- 年份
- 2024(1025)
- 2023(1719)
- 2022(1335)
- 2021(1491)
- 2020(1112)
- 2019(2505)
- 2018(2235)
- 2017(4051)
- 2016(2316)
- 2015(2740)
- 2014(2643)
- 2013(2612)
- 2012(2545)
- 2011(2266)
- 2010(2464)
- 2009(2229)
- 2008(2300)
- 2007(1968)
- 2006(1819)
- 2005(1832)
- 学科
- 财(9967)
- 财政(9269)
- 济(8911)
- 经济(8902)
- 政(7740)
- 学(6612)
- 管理(5073)
- 教育(4945)
- 中国(4439)
- 思想(3156)
- 理论(3065)
- 政治(3030)
- 业(2910)
- 制(2802)
- 策(2761)
- 经济学(2748)
- 及其(2637)
- 方法(2561)
- 农(2521)
- 出(2499)
- 政策(2453)
- 思想政治(2439)
- 政治教育(2439)
- 治教(2439)
- 地方(2423)
- 德育(2422)
- 体(2390)
- 方针(2379)
- 企(2341)
- 企业(2341)
- 机构
- 大学(35675)
- 学院(33074)
- 济(13155)
- 研究(13013)
- 经济(12882)
- 财(12102)
- 管理(9384)
- 中国(9057)
- 科学(8251)
- 京(7541)
- 理学(7530)
- 理学院(7416)
- 管理学(7284)
- 管理学院(7205)
- 所(6958)
- 财经(6792)
- 经(6121)
- 范(6115)
- 研究所(6069)
- 师范(6067)
- 财政(5666)
- 江(5660)
- 经济学(5275)
- 中心(5194)
- 北京(5064)
- 政(5063)
- 师范大学(4997)
- 财经大学(4926)
- 教育(4690)
- 农(4628)
共检索到59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敏 王伟 孙华
西汉初年的思想家贾谊在吸取前人思想、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以及分析现实社会矛盾的基础之上,阐发了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他认为施仁义、行博爱才是治国之本,统治者应该用贤爱民、重本抑末、慎用刑罚才会天下大治。他认为人的道德品质不是生而俱有,而是“教习然也”,是由后天环境影响和学习所造成的,因此主张通过以礼为主的后天教育,来使人性向好的方向发展,才有利于国家的兴盛。贾谊政治思想中蕴含的哲学理念对其政治主张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贾谊 仁政思想 民本 人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胜红 伍中信
从人类起源探析古代审计与会计哲学基础同源,梳理中西方审计史料,揭示了夏、商、周三代亲亲尊尊封建宗法等级思想、秦朝法家思想和汉武帝之后新儒家思想的中国古代审计思想演进哲学基础,反对科学主义中国化的费尔巴哈等人本主义思想和倡导科学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中国近现代审计思想演进哲学基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神本主义思想和西塞罗人文主义思想的西方古代审计思想演进哲学基础,以美英为主基督教文明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十八世纪德国人文主义思想、歌德等"人格"人文主义思想的西方近代审计思想演进哲学基础,以美英为主基督教文明的反科学主义费尔巴哈等人本主义思想和倡导科学主义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西方现代审计思想演进哲学基础。通过人类审计思想历史演进哲学观点验证物本经济阶段雇佣审计思想产生规律,借此规律探析出雇佣审计思想→合作审计思想→共享审计思想的人类审计思想一般演进规律。
关键词:
审计思想 儒家思想 基督教思想 哲学基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书玮
贾谊赋作的流传与《新书》关系怎样,陈振孙在其《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贾谊《新书》正文含有其赋作,陈氏所见本已失传,它对后世版本有什么影响,笔者在此试图加以分析。
关键词:
贾谊 赋作 《新书》 版本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法运
0引言众所周知,在人类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接受者一方由于决策和行为的需要自觉不自觉地选择着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在情报过程中,信息由信息源发出,经情报机构处理后再由各种传播渠道传递给接受者。由于社会信息数量大,且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个别的、特定的,因此在情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勇军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或思潮的产生与兴起必定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着深厚的渊源,并且只有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实际相结合,才能够成为一种教育实践,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全人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实际的意义?从分析西方全人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所依据的哲学基础着手,结合我国教育与社会的现状与改革方向,阐述了西方全人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教育目的 全人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丽霞
中国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通过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社会发展中践行伟大的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其是通过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来大力发展与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践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开展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了主题的转变,从发展中的斗争哲学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哲学思想在社会发展中从根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哲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杨建林
寻找情报学的哲学基础是情报学发展过程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合适的哲学理论,可以真正揭示出信息的本质以及数据、知识、智能、智慧等相关概念的本质,进而为解释情报与情报过程的本质提供合适的工具,进而可以明确情报学特定的研究领域与特定的研究问题。通过对中国情报学界对情报学哲学基础研究的分析以及相关哲学思想的研读与吸收,本文重新论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计算等概念的本质,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信息与计算的关系,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情报等概念之间的递进或包含关系。本文在分析情报过程以及情报过程中的信息交互的基础之上,明确指出情报学特有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研究表明,信息哲学基本可以胜任情报学哲学基础这一角色,但是其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哲学视角可以发现,情报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分支具有正当性,它具有自身特有的研究领域与研究问题;情报学已经发展出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情报学 哲学基础 信息本质 情报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晓东
"何谓儿童"、"何谓哲学"以及"何谓教育",这些追问与寻求是儿童哲学课的哲学基础。儿童哲学课应当围绕"儿童的哲学"来展开,使"儿童的哲学"按其本性在儿童发展的内在时间(即儿童的自然时间而非机械钟的时间)里从容而充分地展开。儿童哲学课应当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面向儿童的全部生活,应当允许和鼓励儿童以其"一百种语言"来"做哲学"。如果儿童哲学课合理地解决了以上问题,那么,它就可以帮助儿童在思与诗的道路上充分展开其天性、天赋、天命,它便可望成为那些谋求儿童整全发展的其它课程的楷模。
关键词:
儿童 哲学 教育 儿童的哲学 儿童哲学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世定
在宣传《企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一些文章重新提出了“会计是商业语言”的观点。他们认为,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为适应对外开放,便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需要用“国际语言”代替各国的“方言”。这种解释通俗易懂,便于宣传。但仅仅把会计看作是一种语言是不全面的,或者说,没有恰如其份地概括出会计的本质属性。一、“商业语言”与“会计信息系统论”西方会计学者把会计视为商业语言的观点由来以久,至于起源于何年何月已无从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试从科学与哲学思想的角度,探讨"整体教育"思潮的认识论基础及其所强调的基本原理,借以勾勒"整体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所带来的启示与局限。
关键词:
整体教育 传递 交流 变革 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辉旭
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哲学制约着课程观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课程在哲学面前具有能动性、选择性。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用于课程研究,作为课程论的哲学基础,满足课程发展的要求,建立实践课程论,这是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用实践哲学审视课程历史,探究课程本质,反思课程问题,把握课程规律及其特点,是实践课程论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哲学 课程 课程论 课程哲学 实践课程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石
本文试图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论证,国家信用货币的基础是"主权",而国家的主权来自于全体成员所订立的契约;与此类似,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来自于各成员国主权的部分让渡。另一方面,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与"主权"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超主权"的权力。因此笔者认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成立的基础在于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这一权力是建立在各参与国的同意的基础上的。本文还以欧元为例,对形成"超主权"货币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国际金融 世界元 欧元 主权 社会契约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莉莉
每个时代的思想理论都是社会活动的结果和时代产物,思想路线的演进都有一定的哲学基础。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有其学理和实践基础,产生源于对社会背景的考量,哲学基础是思想发展的逻辑起点,实践基础是孕育思想产生的土壤。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体现三个维度:一是社会背景,即职业教育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时空方位的把握与认识;二是时代维度,即职业教育思想是由新时代、新使命催生与发展的;三是哲学维度,即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运用历史辩证思想丰富教育理论体系得到新的科学结论。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和哲学基础对深入了解职业教育的作用、发展战略与教育目标,以及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等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是在中国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教育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检云 张雄艳
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切实增强协同育人自觉,需要正确的高等教育哲学支撑。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政治论为方向,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是增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自觉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
关键词:
各类课程 思政课 协同育人 高等教育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