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5)
2023(5892)
2022(5010)
2021(4567)
2020(3839)
2019(8724)
2018(8573)
2017(16346)
2016(8870)
2015(10106)
2014(9973)
2013(10038)
2012(9121)
2011(8238)
2010(8331)
2009(8111)
2008(8183)
2007(7364)
2006(6660)
2005(6353)
作者
(25572)
(21610)
(21337)
(20468)
(14073)
(10347)
(9667)
(8366)
(8098)
(7946)
(7419)
(7340)
(7067)
(6962)
(6927)
(6690)
(6393)
(6376)
(6356)
(6288)
(5546)
(5224)
(5168)
(4949)
(4889)
(4868)
(4811)
(4756)
(4310)
(4200)
学科
(35546)
经济(35476)
管理(35230)
(31020)
(26794)
企业(26794)
(12626)
方法(12511)
(11959)
数学(10534)
(10465)
数学方法(10440)
业经(9573)
中国(9300)
(8753)
地方(8287)
体制(7449)
(7155)
财务(7129)
财务管理(7110)
环境(7059)
企业财务(6726)
(6621)
银行(6615)
(6428)
(6427)
金融(6425)
供销(6416)
(6339)
(6291)
机构
学院(129397)
大学(128958)
(54629)
经济(53499)
管理(50123)
研究(43541)
理学(42342)
理学院(41885)
管理学(41290)
管理学院(41035)
中国(33941)
(28436)
(27733)
科学(24829)
(21599)
财经(21531)
(21308)
中心(20447)
(19339)
(19255)
(18967)
研究所(18813)
业大(17604)
北京(17319)
经济学(16943)
(16109)
(15910)
师范(15768)
财经大学(15728)
经济学院(15081)
基金
项目(85032)
科学(68136)
研究(62940)
基金(62802)
(53906)
国家(53475)
科学基金(46913)
社会(41694)
社会科(39525)
社会科学(39518)
基金项目(33039)
(32963)
自然(29938)
自然科(29234)
自然科学(29225)
自然科学基金(28710)
教育(28519)
(27857)
资助(25390)
编号(24680)
(22124)
成果(20216)
(19296)
重点(19180)
(18238)
(17908)
课题(17854)
国家社会(17319)
创新(16933)
教育部(16784)
期刊
(66748)
经济(66748)
研究(41437)
中国(29834)
(23875)
管理(20819)
(18183)
学报(18043)
科学(17610)
大学(14290)
(13966)
金融(13966)
学学(13527)
教育(12300)
技术(12028)
农业(11615)
财经(11457)
业经(11028)
经济研究(9847)
(9751)
问题(8686)
现代(6426)
(6240)
技术经济(6154)
理论(6060)
(5994)
科技(5898)
财会(5893)
(5821)
资源(5726)
共检索到205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一平  
六盘水市是一个以开发能源和原材料资源为主的重工业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各项建设事业也取得了较大成就。最近,攀西——六盘水地区义被列为国家十九个重点经济开发区,六盘水将被建设成为我国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之一。其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它预示着六盘水经济开发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即将来临。六盘水市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由于部门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资源组合开发极端化。工业部门之间不配套,产品系列加工联系脱节,联动效应无从发挥。因此,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确立主导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博  陶和平  刘邵权  杨莉  
选择贵州省具有典型贫困山区特征的六盘水市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分析空间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经济承载量三大要素的主要影响因子,定量分析了六盘水市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表明,六盘水市六大风景区的空间日容量为3.4万人/d,社会环境容量为1.37万人/d,经济环境容量为1.59万人/d,总旅游环境承载量为501万人/年。社会承载容量成为制约喀斯特景区发展并限制接待游客容量的主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游客对该景区认知少,部分景点由于地势险恶或资金投入少等还未开放和宣传,交通不发达,景区内的可达面积开发较小。本研究可为深层次推进旅游业的经济拉动效应和环境优化效应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士彬  张勇荣  安裕伦  
运用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区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 a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建设用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性增强且有向高地形位扩展的趋势,水田的优势分布范围缩小,但在低地形位优势增强,建设用地、水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增强导致旱地、灌木林地优势分布区间上移并收缩;②研究时段内工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未出现明显的分化,各类型相间分布,未形成明显的以建设用地为中心的带状分布格局;③1990年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形位梯度上的分布已经分异成高、中、低三段式格局且20 a间未发生明显改变,各土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该社2005年12月正式以统一法人机构挂牌以来,以“立足钟山区、服务钟山区、发展钟山区”的市场定位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品种和服务手段,打造与农、与城各宜,丰富的金融服务品牌。努力为城乡工商业和居民提供先进、灵活、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全方位提高了钟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六盘水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截至2006年7月末,该社存贷规模达18亿元。几年来,钟山区联社成效显著。2004、2005年连续两年荣获全省88家县级联社各项存款绝对额增加前十名;2005年8月钟山联社营业部被贵州省银行业协会授予“精品网点”荣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福波  
"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对于盘活农村土地、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三变"改革与发达地区的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三变"改革与经典农地股份合作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同的是,"三变"改革产生于城镇化水平不高、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欠发达地区;其制度成因具有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特点;制度特点表现为在经典的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加入了资产租赁的做法,而且政府深度参与并主导了产业发展;"三变"改革的制度绩效表现为推动了城乡生产要素良性互动与乡村治理结构优化。因此,"三变"改革是经典股农地份合作制的升级与再造,是农地股份合作制在贵州的新实践。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慧莲  韩旭东  李艳  郑风田  
破解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小、散、乱"难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贵州省六盘水市舍烹村用六年时间(2012-2017)从一个藏在大山深处贫困落后的"空壳村"一跃成为美丽乡村中明星村落的发展经验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可行之道。本文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描摹村庄在内部资源重组、组织重构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及颇具借鉴意义的做法,对村庄发展过程中"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制度设计予以剖析。进一步通过案例实证得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村庄尚需重塑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柯刚  朱道林  
乌蒙山区的六盘水市在农村税费改革进程中 ,认真执行国家政策 ,初步实现了“减轻、规范、稳定”的目标。全市现有计税面积为 1 2 9.1 2万亩 (以二轮承包为依据 ) ,而实有耕地面积为 5 62 .72万亩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习惯亩”与“丈量亩”的差别。本文就这一差别进行耕地投入产出分析 ,基本结论是 :减轻后的农民负担并非全是农民的合理负担 ;很大一部分旱地种植是亏损的 ,在亏损种植的旱地上不应征收农业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波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作为能源型工业城市的六盘水市面临着环境恶化、能耗大和资源日益减少等问题,其生产方式及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向生态型城市转变、实施生态立市是六盘水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就能源型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及升级、注重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向生态型城市转变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六盘水市中心支行调研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凌  崔云霞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当初的"两权分离"到今天的"三权分置",坚持不变的是村集体经济性质,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近年来,贵州农村推行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以产业为平台,以股份为纽带,打造"股份农民",做到"产业联体、股份连心",形成了一种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力量,对于实现土地有价值的流转,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再造和乡村治理模式的重构,推动城乡发展要素的双向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饶华敏  
西部地区要缩小乃至消除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不断加快自身发展步伐,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当前的关键是要走好第一步,即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六盘水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得天独厚的矿产等资源的比较优势,只有确立正确的资源开发战略原则,才能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饶华敏  
我国粮食、 环境及资源问题的突显, 使得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面临极大的挑战, 向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方向转变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园区对于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文章从投资情况、 经营效益及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经营主体培育现状等 3 个方面对六盘水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得出管理模式及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资金管理、 农业产业化发展、 人才引进与培养、 市场化体系建设六大方面存在的问题, 构建出具有六盘水特色的、 省内一流、 国内领先的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思路, 提出发展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及立体农业、 延伸园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立  刘邵权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耕地-粮食-人口"这一思路而展开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单一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反映社会发展实际。从土地功能视角出发提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的新体系:基于土地粮食视角的人口承载力、基于建设用地视角的人口承载力、基于土地经济关系视角的人口承载力。首次将土地经济关系引入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利用不同土地类型与国民经济部门的关系进行人口测算,可以真实反映当今经济社会下人口承载的实际状态。以攀枝花市、六盘水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仅从本区域评价结果来看,原有传统的土地粮食人口承载能力在此次评价中并不构成最大限制因素,而是建设用地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饶华敏  
我国存在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及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面临极大的挑战,故向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方向转变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园区对于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文章从投资情况、经营效益及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经营主体培育现状等3个方面对六盘水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管理模式及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资金管理、农业产业化发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市场化体系建设等6方面存在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出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思路,提出发展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及立体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