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0)
2023(4756)
2022(3853)
2021(3744)
2020(3309)
2019(8087)
2018(8162)
2017(17084)
2016(8915)
2015(9949)
2014(10002)
2013(9812)
2012(8798)
2011(7792)
2010(8180)
2009(7554)
2008(7222)
2007(6364)
2006(5621)
2005(5184)
作者
(25017)
(20746)
(20601)
(19895)
(13080)
(9860)
(9324)
(8048)
(7857)
(7459)
(7132)
(6979)
(6750)
(6635)
(6551)
(6433)
(6298)
(6000)
(5800)
(5781)
(5310)
(5122)
(5037)
(4773)
(4742)
(4645)
(4602)
(4412)
(4215)
(4012)
学科
(44868)
经济(44844)
方法(24388)
(23665)
管理(23555)
数学(22761)
数学方法(22264)
(19321)
企业(19321)
中国(9977)
(9838)
(9370)
地方(8860)
(7794)
业经(7482)
(7127)
理论(6877)
(6859)
贸易(6855)
(6669)
农业(6575)
产业(5738)
结构(5691)
地方经济(5625)
(5600)
财务(5568)
财务管理(5559)
(5545)
金融(5544)
(5535)
机构
学院(126618)
大学(125610)
(55445)
经济(54480)
管理(50139)
理学(43758)
理学院(43330)
管理学(42237)
管理学院(42024)
研究(39831)
中国(30309)
(26039)
(24709)
科学(24142)
财经(19860)
(19803)
(18265)
(18126)
(18079)
中心(18005)
研究所(17980)
经济学(17894)
业大(17729)
北京(16316)
经济学院(16173)
(15334)
师范(15148)
财经大学(14879)
(14594)
(14532)
基金
项目(84397)
科学(67165)
基金(62151)
研究(59932)
(54077)
国家(53734)
科学基金(46863)
社会(38727)
社会科(36944)
社会科学(36934)
(33407)
基金项目(31918)
自然(30907)
自然科(30289)
自然科学(30285)
自然科学基金(29746)
教育(28996)
资助(27710)
(27548)
编号(23617)
重点(19330)
(18827)
成果(18546)
(18006)
(17390)
课题(16746)
教育部(16415)
创新(16360)
国家社会(16161)
科研(16149)
期刊
(57751)
经济(57751)
研究(36893)
中国(22123)
管理(19613)
(19181)
学报(18168)
科学(17632)
(15664)
大学(14461)
学学(13766)
技术(13490)
教育(12758)
经济研究(10634)
农业(10482)
(10290)
金融(10290)
财经(10138)
统计(9798)
业经(9025)
(8777)
(8684)
决策(7992)
问题(7883)
技术经济(7727)
商业(6425)
(5845)
(5407)
现代(5298)
科技(5295)
共检索到181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力  黄起  刘德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力  黄起  刘德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1现状特点1.1山西重型产业在全国举足轻重在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中,国家对山西予以了很大的政策优惠和投资倾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山西对基地建设更是注入了几乎全部的精神寄托,对重型产业投入了比其他产业多10倍乃至上百倍的物质财富,建起了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克莎  
一、投资结构的变动对产出结构发生影响的是资产结构,但资产结构是由投资结构形成的.结构协调型的增长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结构的协调.实证分析表明,改革以来我国资产结构与产出结构的失衡态势大体上是一致的,而资产结构失衡则是投资结构失衡的结果.从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构成变动看(表1),第一次产业的投资比重由1978年的10.5%下降到1988年3.0%(近两年的投资比重略有回升,但这些投资大部分尚未形成固定资产起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毕正华  
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调节下,当前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但2004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问题比较突出,笔者从加快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角度,思考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及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实现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更为有效的发展道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法珂  
随着能源危机的多次爆发,世界各国对国内能源非常重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靠廉价劳动力和能源消耗来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能源过度消耗给我国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环境恶化、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等。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我国的环境变化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因此,我国必须减少能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其利用率,减少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我们就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及时进行生产设备的更新。我们需要使用低碳能源来替代高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以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率、改变产业结构的方法,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本文对我国能源消耗、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必琳  陈蕊  杨善林  
本文从分析1999~2004年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入手,指出总需求存在结构问题: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引发了诸多问题;消费需求由于其增长的内在性和受政策、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增长不明显,但近两年出现扭转趋势。同时,“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所具有的三个优势决定了要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可持续增长,增长模式就要努力实现从“投资主导”到“消费主导”的转变。笔者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就业、创新供给、稳定预期和扩大消费信贷等宏观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一、全球经济不平衡造成全球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界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美国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失衡。这种理论的基础说起来也很简单,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定义,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差就等于经常项目差额,如果一个国家的储蓄低于这个国家的投资,那么这个国家必然有经常项目的逆差和外贸的逆差。所以,要消除经常项目逆差,就必须纠正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就美国的情况来讲,美国必须提高储蓄率,美国的国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治龙  
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上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政府干预和调节市场 ,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开辟了道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红  赵雪媛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针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从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途径入手 ,通过建立AHP模型 ,分别计算消费、投资、出口三个增长途径的权值以进行分析 ,得出拉动经济增长诸多要素的权值排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 ,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一个国家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模式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只有选择适当的增长模式才能够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宁,曾尊固  
本文从阐述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入手 ,分析调整农业结构与构建区域特色农业的关系 ,进而就构建区域特色农业问题提出若干理论思考和实证探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聪丽  陈宪  
本文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模型,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3-2014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与结构调整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和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规模的约束。(1)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规模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模式转变增加。(2)处于"三期叠加"的中国城市经济一、二产业调整的"结构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专业化向多样化发展模式的适时转变,有助于二、三产业调整中"结构红利"的进一步释放。(3)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专业化、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璋  唐兆涵  
2015年末以来,中央多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提法暗含着一个共识和假定,即在此之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偏重需求管理。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需求管理并不能解决长期中的经济增长问题。然而一个事实却是,我国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下,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长期以来,我国在偏重需求的管理模式下,供给方面却没有出现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特征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而从根源上剖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认为其是我国未来长期中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本文还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