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22)
2023(2765)
2022(2148)
2021(2244)
2020(1691)
2019(3963)
2018(4025)
2017(5787)
2016(4435)
2015(5135)
2014(5463)
2013(4499)
2012(4262)
2011(3894)
2010(4098)
2009(3383)
2008(3435)
2007(3174)
2006(2862)
2005(2784)
作者
(9406)
(7613)
(7507)
(7355)
(4854)
(3718)
(3686)
(3175)
(2984)
(2940)
(2646)
(2555)
(2510)
(2491)
(2459)
(2457)
(2388)
(2295)
(2260)
(2220)
(2176)
(2040)
(1969)
(1859)
(1806)
(1784)
(1744)
(1668)
(1652)
(1621)
学科
教育(19360)
中国(9829)
理论(7444)
(6027)
经济(6022)
教学(5924)
(4424)
管理(4381)
思想(3931)
研究(3883)
政治(3803)
文化(3702)
思想政治(3656)
政治教育(3656)
治教(3656)
德育(3621)
(3579)
发展(3451)
(3329)
(3282)
(3225)
企业(3225)
高等(3186)
改革(3170)
(2862)
教育改革(2787)
学校(2736)
学法(2694)
教学法(2694)
方法(2657)
机构
大学(54841)
学院(50161)
教育(26218)
研究(20974)
(19744)
师范(19699)
师范大学(16418)
(13868)
科学(11713)
职业(11516)
管理(11035)
技术(10260)
教育学(10216)
(10058)
北京(9860)
(9742)
(9548)
研究所(9100)
理学(8976)
经济(8954)
理学院(8697)
管理学(8319)
中国(8310)
管理学院(8169)
中心(8055)
职业技术(7891)
(7621)
教育学院(7518)
(7509)
技术学院(6814)
基金
研究(29637)
项目(27980)
科学(23337)
教育(22772)
成果(16196)
基金(15615)
社会(15569)
编号(15552)
课题(14451)
社会科(14335)
社会科学(14334)
(13024)
(12874)
(12641)
(12321)
国家(12004)
规划(10310)
科学基金(9408)
项目编号(9322)
(9199)
研究成果(8914)
(8534)
年度(8345)
重点(8041)
(7949)
(7940)
(7935)
(7912)
阶段(7889)
教育部(7606)
期刊
教育(46128)
研究(27384)
中国(21464)
(12445)
经济(12445)
职业(11068)
技术(8498)
技术教育(7189)
职业技术(7189)
职业技术教育(7189)
大学(6129)
学报(6079)
高等(5384)
(5237)
论坛(5237)
科学(5176)
成人(4957)
成人教育(4957)
高等教育(4774)
(4493)
(4456)
图书(4348)
管理(3969)
发展(3911)
(3911)
职教(3818)
学学(3752)
(3711)
书馆(3477)
图书馆(3477)
共检索到90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郑新蓉  
"基础教育"既是每一个儿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认同、国家实力及民族融合团结的基础。基础教育公共性及丰富性必须植根于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土壤。文化和语言适宜的基础教育以国家和儿童最大利益为本,重视共同价值、共同知识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有效传递和可接受性。它包括:对学生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具有敏感性;尊重、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教育内容与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相适宜;教育与周边环境中的语言和文化因素协调统一;教育者能够因地、因时的选择教学语言等内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德四  蒋鸣和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也面临着一些困境,究其根源,在于技术化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者的视阈。笔者认为,从教育学视角出发,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关注人在数字化世界中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完整的教育信息化形态应包括基础性形态、结构性形态和生命性形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治  
本文主要探讨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对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这一阶段的正规学校教育,也包括在这一阶段开展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振元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应当具有明晰的概念、完善的功能体系,能够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中小学阶段的相应基础性教育。在结构方面,它应当打破"普通中小学教育"的一统天下,在深化普通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厉行制度创新,发展和完善其他各类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使之成为一种成型性与发展性有机统一的学校教育,既为学生阶段性成才创造条件,又为学生进一步求学深造打下基础;通过整体优化,形成大文科类、大理工类布局均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翼互动,知识型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的培养共同繁荣,系统整体健康发展的局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志红  朱九思  文辅相  
语言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和终身性,语言教育功能的研究是语言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文献收集、比较研究、调查访谈和实例分析为主要方法,以语言是教育的资源为理论前提,从智育、美育和德育三个方面展示了语言的教育功能。全文共有七章,依内在逻辑结构分成了四个部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强海燕  托尼·布什  
中英双方研究者通过对两国基础教育及学校管理的个案研究与比较 ,用跨文化视角考察分析中英两国基础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两国研究者认为 ,中英两国基础教育办学具有明显的“市场”特征 ;在“科学”与“民主”这一对矛盾性很强的管理概念中 ,两国学校的实践既有显著的不同 ,又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 ;两国的课堂教学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 ,都在困惑中向另一个极端探求出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党和国家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标准和教育功能、教育体系新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形成一种结构性变革的新趋势。基础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突破口,以养成核心素养特别是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重点,系统、集中克服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难题。在人才培养新标准与教育功能、教育体系新要求下,为了应对信息化、创新发展、新全球化的新挑战,基础教育需要实现目标结构、素养结构、课程结构、活动结构与评价结构的整体性变革。为此,需要以结构性调整为目标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集中开展科研攻关,检视课程标准与教材标准,探索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新模式,总结"四有好教师"成长模式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峰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及策略的提出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需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加大政府财政拨款力度 ,强化教育督导评估 ,优化学校布局等。同时 ,要注意避免走入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上可能出现的认识误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萍  梁积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民族基础教育不论是在办学规模、办学形式,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和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由于受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教育依然存在基础相对薄弱、教育成本过高、政府供给不足等问题。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应采取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民族教育结构,完善"双语"教学,实施"三语"教学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使基础教育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凯  赵丽  
在美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不管是州级、学区级还是校级的学生评价,都突现出两个特点:测量运动的思想依旧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评价与绩效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测量运动的余波与绩效责任之风在学生评价领域掀起了新的风浪。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风险测验的盛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印度的民族和语言众多,各种专门委员会和《国家教育政策》对教学语言都有相应的建议和规定,但是《国家教育政策》在各地的落实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绝大多数的印度少数民族(表列部族)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少数民族学生很难接受到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的学校教育,印度政府在这方面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季苹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一个极为深刻的转型与变革的时代,一个几乎一切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在面临挑战和发生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不是零敲碎打的,而是整个的;不是表面形式的,而是根本的。因而,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对基础教育的最基本的问题进行重新分析和理解。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展画  
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学观是基础教育三个最重要的价值观。但是,纵观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在这三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追问。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才算是好学生?究竟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学校的教师?究竟我们的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功能?本文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粗浅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