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8)
2023(9062)
2022(7352)
2021(6833)
2020(6046)
2019(13397)
2018(13490)
2017(25700)
2016(14193)
2015(16145)
2014(16103)
2013(16060)
2012(14668)
2011(12650)
2010(13218)
2009(12721)
2008(13572)
2007(12707)
2006(11358)
2005(10616)
作者
(41041)
(34398)
(34057)
(32012)
(22079)
(16100)
(15515)
(13323)
(12794)
(12753)
(11528)
(11476)
(11335)
(10806)
(10646)
(10294)
(10148)
(10043)
(9949)
(9861)
(8591)
(8434)
(8420)
(7965)
(7845)
(7666)
(7609)
(7474)
(6900)
(6759)
学科
(81674)
(77036)
企业(77036)
管理(68608)
(64478)
经济(64390)
方法(29710)
(26253)
业经(25994)
(22365)
(21388)
财务(21360)
财务管理(21331)
数学(21182)
数学方法(20923)
企业财务(20224)
农业(16702)
技术(16082)
(15257)
(14951)
中国(14610)
理论(14321)
(14039)
经营(13191)
(12954)
企业经济(12435)
(11571)
决策(10688)
技术管理(10582)
(10318)
机构
学院(210651)
大学(204962)
管理(89119)
(87247)
经济(85445)
理学(74532)
理学院(73826)
管理学(72733)
管理学院(72326)
研究(60723)
中国(53449)
(45055)
(43697)
科学(35603)
(34915)
(34620)
财经(34398)
(31142)
(31075)
中心(29151)
业大(28599)
(27563)
北京(27479)
研究所(27348)
农业(27108)
商学(25819)
商学院(25571)
经济学(25141)
财经大学(25104)
经济管理(23039)
基金
项目(125246)
科学(99947)
研究(93241)
基金(91389)
(77460)
国家(76636)
科学基金(68530)
社会(59674)
社会科(56568)
社会科学(56551)
(50314)
基金项目(48025)
自然(44535)
自然科(43626)
自然科学(43615)
自然科学基金(42917)
教育(42732)
(39935)
资助(38114)
编号(37869)
(32157)
成果(30134)
(29153)
(27554)
重点(27004)
创新(26224)
(25447)
课题(25238)
(24624)
人文(24138)
期刊
(107755)
经济(107755)
研究(60953)
中国(46318)
(42129)
管理(42081)
(32889)
科学(27860)
学报(27298)
农业(22339)
技术(22217)
大学(21900)
(21094)
金融(21094)
学学(20742)
教育(19574)
业经(19168)
财经(18325)
(15932)
(15811)
经济研究(15552)
技术经济(13900)
财会(13760)
问题(13148)
会计(12212)
现代(11748)
世界(10957)
商业(10880)
(10465)
经济管理(10170)
共检索到335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铭  
在现行劳动关系法律法规中,对于试用期时限、可使用范围等进行了明确,保障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在企业实践中,试用期间由于劳动者个人原因、企业管理需要或不可抗力等因素,会出现因不能在试用期内完全出勤而导致劳资双方相互考察不充分的情况出现,在后期可能存在较大的用工、发展风险或额外成本投入。因此,在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相关内容的情况下,有必要从企业劳动关系角度探索相关的管理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印德祥  庄志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一、如何理解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这个命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试用期就是劳动合同期限。凡是劳动合同期限里能做的事情,试用期里大多数也能做。比如,劳动合同期限内允许协商解除劳动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大卫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较《劳动法》更为详尽和具体,但是部分规定在立法中没有考虑到实施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同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已经比较完善的做法背道而驰,这将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有待今后修订完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姜颖  
《劳动合同法(草案)》对我国已有的试用期规定作了修改,规定以岗位性质确定试用期,但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将使试用期的确定更加困难,且不具有可操作性。以合同期限确定试用期,并在整体上缩短试用期限,应是试用期制度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再平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为了进行相互了解、考察和选择而在合同中所约定的一定的期限。实际中,由于有的企业未能正确理解有关劳动法规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和要求,导致经常发生这方面劳动争议。因此有必要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以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强  
由于劳动法律出于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之考量,在法律规范上加入了大量国家干预的内容,使得劳动法律兼具有私法与公法之双重性质,因而对劳动合同试用期之法律属性的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劳动法理论本身,更应以民法理论为基础。在劳动法范畴,试用期为劳动合同之特别契约;而在民法范畴,试用期为劳动合同所附之解除条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学友  
问:今年6月中旬,王某与一家食品加工公司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了3个月试用期。劳动合同中还载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公司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到2个月的时候,王某因男友与她分手而感情受挫,一度情绪不好、有时精神恍惚,虽未明显影响工作,但也因去医院看病请假两次(各半天时间)。据此,单位怀疑其可能患有精神病,便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的作法有法律依据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爱春  
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劳动合同自试用期开始第一天就是有效成立的,当事人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内(包括试用期)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立法规定当事人在试用期内符合一定条件或履行一定程序的情况下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对于其没有遵守相应的条件、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则因其行为违法更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能因为《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就简单地认为,在试用期内,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不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荣位  
"仁道和谐"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的因素第一。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拔得头筹,就必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企业的"经营之道"与对员工的"人文关怀"统一起来。只有将全面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做细做小做实,才能使广大员工将企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为之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之灵魂与核心只能是"以人为本",而"人文关怀"在构建这一劳动关系过程中的作用,也是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文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