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3)
- 2023(4625)
- 2022(3897)
- 2021(3499)
- 2020(2995)
- 2019(6723)
- 2018(6655)
- 2017(12602)
- 2016(6976)
- 2015(7847)
- 2014(7933)
- 2013(7646)
- 2012(6981)
- 2011(6417)
- 2010(6531)
- 2009(6406)
- 2008(6441)
- 2007(5872)
- 2006(5285)
- 2005(5092)
- 学科
- 管理(28052)
- 济(25370)
- 经济(25301)
- 业(23275)
- 企(20889)
- 企业(20889)
- 制(11506)
- 财(10904)
- 方法(9281)
- 体(7957)
- 数学(7626)
- 数学方法(7511)
- 中国(7210)
- 业经(7048)
- 体制(6964)
- 农(6654)
- 务(6608)
- 财务(6587)
- 财务管理(6570)
- 企业财务(6250)
- 银(5936)
- 银行(5928)
- 行(5648)
- 融(5428)
- 金融(5426)
- 划(5160)
- 学(5143)
- 度(4884)
- 环境(4862)
- 制度(4853)
- 机构
- 大学(103693)
- 学院(102343)
- 济(42917)
- 经济(41992)
- 管理(38782)
- 研究(34290)
- 理学(32814)
- 理学院(32448)
- 管理学(32002)
- 管理学院(31791)
- 中国(26887)
- 财(24595)
- 京(21574)
- 科学(19110)
- 财经(18374)
- 所(17091)
- 江(16761)
- 经(16479)
- 中心(15505)
- 研究所(14965)
- 农(14865)
- 经济学(13610)
- 财经大学(13558)
- 业大(13493)
- 北京(13461)
- 州(12699)
- 院(12670)
- 范(12252)
- 师范(12123)
- 经济学院(12072)
- 基金
- 项目(65532)
- 科学(52386)
- 研究(48869)
- 基金(48678)
- 家(42048)
- 国家(41715)
- 科学基金(36121)
- 社会(32564)
- 社会科(30871)
- 社会科学(30866)
- 基金项目(25486)
- 省(25102)
- 教育(22642)
- 自然(22454)
- 自然科(21915)
- 自然科学(21910)
- 自然科学基金(21540)
- 划(21103)
- 资助(19369)
- 编号(19082)
- 制(18812)
- 成果(16579)
- 部(15268)
- 重点(14964)
- 创(13954)
- 课题(13832)
- 国家社会(13825)
- 教育部(13436)
- 发(13329)
- 性(13199)
共检索到163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亿培
由于诉讼和解具有体现当事人处分权以及节约诉讼资源等优势,在许多国家都受到重视,但我国对这一制度的规定非常简单,并且没有明确赋予其结果以法律效力。本文阐述了诉讼和解的涵义及其法律性质,并详细地分析和解与调解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有关建立和解制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诉讼和解 调解 制度前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海
纳税人既有纳税的义务,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此乃税法理论的精髓之一。我国税法侧重于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因而作为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的纳税人,对其享有的权利不甚了解,对税款的真正用途更是无从知晓。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适度的行政公开、确认纳税人的起诉资格、扩大纳税人诉讼案件的适用范围等途径建立健全我国的纳税人诉讼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欣
可尝试为投资者提供包括单独诉讼、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乃至集体诉讼在内的司法索赔渠道,形成路径之间的相互补充和良性竞争集团诉讼是美国主要的群体性诉讼机制在普通法系国家,集团诉讼指允许多个原告针对同一被告的多个索赔请求能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得到解决的诉讼机制,在这样的程序中,原告中的一人或几人("代表原告")可以以其自身和有索赔权的其他原告("集团成员")的名义向同一被告提出起诉,前提是集团成员和代表原告的诉求具有同类的法律和事实问题。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只有代表原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韩进川
行政公益诉讼可以使人民参加国家事务管理与监督的法律权利得到实现。从财税领域来看,行政公益诉讼表现为纳税人公益诉讼,是由纳税人以其纳税人身份提起请求禁止财政公共资金违法支出、行政机关违法行为的诉讼,以使公共利益免受侵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利根 李新庄 钱德洲 沙亮
研究目的:指出当前违法用地问题突出,分析土地制度还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提出立法对策和法律架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法理推断法、对比研究法。研究结果:(1)主要依靠行政权力进行监管、保护的模式不利于实现国家土地资源安全;(2)健全社会公益监督机制有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监管、保护力度及其效果。研究结论:构建行政与公益诉讼特殊司法救济双轨并行保护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规定,受害者可以提起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诉讼。由于单个受害者的经济实力以及诉讼能力远不及污染企业,为了弥补受害者个体诉讼能力的不足,我国可以参照西方国家的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赋予环境公益组织有限的诉权,给予他们适格原告的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充分保护广大民众的环境公共利益。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公益诉讼 适格原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伟群
票据因遗失、灭失等发生票据事故失去票据的时候,失票人就无法行使其票据权利,其利益也自然受损。为使失票人免遭利益损失,我国《票据法》规定了挂失止付、公示催告以及请求付款诉讼三种补救措施。可是,从英美法体系中移植到我国票据法中的请求付款诉讼这一制度却在我国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问题,本文从中、英、美不同的法律规定出发,探究原因,积极开展讨论。
关键词:
票据 善意取得者 公示催告 请求付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方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韶华 刘潇天
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设计重点关注保护众多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免受侵害或侵害危险。众多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易遭受侵害,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亟待完善。本文比较了各国消费者公益诉讼的主要模式,对我国发展和完善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消费者 公益诉讼 法律制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平容
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有利于维护消费领域的公共利益。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告一元化和民事判决拘束力的相对性,容易导致消费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盲区。我们应从立法上完善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原告主体资格多元化的机制,健全消费公益诉讼的物质保障,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适当扩张消费公益诉讼既判力的范围,为消费公益诉讼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消费 原告多元化 既判力扩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清兰
1989年《行政诉讼法》尚无行政诉讼调解制度,2014年基于社会现实需要应运而生,其在实践中彰显的生命力足以引起极大重视。我国行政观念的转变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合理性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既贴合我国司法实践中解决行政纠纷的内在要求,也是缓解紧张行政法律关系的外部需要。但现行法律规定适用范围较为狭窄,并且"自由裁量权"规定笼统,调解制度设计不够完善。文章以问题为导向,对调整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适用范畴以及完善行政诉讼调解配套机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行政诉讼调解 调解制度 必要性 制度完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郭翔 赵佳辰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通过环境公益诉讼保护文物的情况,由于文物所承载的社会公共利益具有特殊性,其在类型、性质与内容上均不同于环境社会公共利益,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受到侵害的文物仍然难以获得全面救济。建议修改《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对破坏文物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并且将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规定为第一顺位的原告,将检察机关规定为第二顺位的起诉人。
关键词:
文物 公益诉讼 环境 原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郭翔
部分残疾人因身体和其他原因,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后私益诉讼维权存在一定困难,导致其维权比例偏低。保障残疾人的利益属于公共利益,应当得到司法救济。近年来,人们已经意识到可以通过民事公益诉讼机制来维护残疾人共同利益,但目前的起诉条件在一定条件下限制了残疾人民事公益诉讼的提起。因此,应当尽快修改《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共同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并明确规定残疾人组织、残疾人个人和检察机关提起残疾人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
残疾人 公益诉讼 民事诉讼 制度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成泓
诉讼保险通过商业活动以使诉讼风险向社会分散,从而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并提高了诉讼救助的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接近正义。我国可以并且应当移植诉讼保险制度,理由有:在经济学上,诉讼费用具有可保性;在法律上,现行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都有其不足,而诉讼保险正好可以弥补二者的不足;现有法律规范的缺失、学理研究的不足、传统无讼价值观以及专业人员的缺乏,均不能成为移植的障碍。具体制度构建可以从保险模式、保险责任范围、保险费率、赔偿限额以及设立法律规制措施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诉讼保险制度 制度移植 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南丽军 张献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权力的触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而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者,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的行为往往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公共利益受损的实践状况,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应运而生,并在学界引起了如火如荼的探讨。文章正是基于此背景,研究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状况,分析当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增加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扩大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明确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以及健全行政公益诉讼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共利益 行政公益诉讼 制度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