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2)
2023(5745)
2022(5024)
2021(4661)
2020(3836)
2019(8625)
2018(8453)
2017(16834)
2016(9016)
2015(10052)
2014(9967)
2013(9752)
2012(9253)
2011(8456)
2010(8862)
2009(8279)
2008(8500)
2007(7782)
2006(7395)
2005(6661)
作者
(24776)
(20410)
(20381)
(19636)
(13490)
(9757)
(9460)
(7918)
(7827)
(7788)
(6998)
(6808)
(6787)
(6627)
(6625)
(6295)
(6161)
(5973)
(5963)
(5885)
(5145)
(4973)
(4918)
(4783)
(4693)
(4653)
(4652)
(4539)
(4100)
(4073)
学科
(38209)
经济(38066)
管理(29889)
(28271)
(25074)
企业(25074)
方法(12854)
(12314)
中国(12028)
(10953)
(10656)
业经(10293)
地方(9968)
数学(8923)
(8781)
数学方法(8728)
(7943)
理论(7926)
农业(7579)
(7010)
贸易(7005)
(6985)
及其(6929)
(6811)
政策(6554)
(6410)
银行(6408)
(6199)
(6167)
技术(5880)
机构
学院(128842)
大学(127142)
(56023)
经济(54677)
管理(51465)
研究(46319)
理学(43134)
理学院(42652)
管理学(42113)
管理学院(41809)
中国(35810)
(28456)
(27239)
科学(24551)
(22400)
(21410)
财经(21204)
中心(20811)
研究所(19543)
(19005)
(17755)
师范(17682)
北京(17645)
(17079)
(16907)
(16784)
经济学(15898)
财经大学(15287)
业大(14639)
经济学院(13998)
基金
项目(77489)
科学(62406)
研究(61827)
基金(56018)
(46848)
国家(46402)
社会(41166)
科学基金(40609)
社会科(37837)
社会科学(37825)
(29923)
基金项目(28345)
教育(28343)
编号(26029)
(25571)
自然(24334)
自然科(23759)
自然科学(23755)
自然科学基金(23349)
资助(23285)
成果(22917)
课题(18840)
(17736)
(17579)
重点(17124)
(16362)
(16051)
项目编号(15858)
国家社会(15842)
教育部(15602)
期刊
(70462)
经济(70462)
研究(46304)
中国(30027)
(21871)
管理(21752)
教育(17476)
(16631)
科学(15864)
(15204)
金融(15204)
学报(13794)
大学(11505)
业经(11266)
技术(11245)
经济研究(11124)
农业(11001)
财经(10841)
学学(10496)
(9286)
问题(8875)
(7892)
现代(7223)
国际(7176)
(6828)
论坛(6828)
经济管理(6387)
技术经济(6382)
世界(6319)
改革(6260)
共检索到213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海龙  
今后计划生育发展面临着新环境、新困难和新问题,综合治理、协调发展将成为推进计划生育社会运行的主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目标:(1)促进计划生育对社会协调发展的总需求平衡。这是计划生育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宏观协调的首要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文庄  苏杨  包凤云  杨蕊  
授利、造福、方便于民的普惠性惠民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但惠民政策的政策过程不尽完善,以致若干惠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利于基本国策执行的导向。这其中尤以计划生育政策受到的影响最突出。文章列举若干惠民政策,总结其对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根据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从政策过程理论角度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制度成因:未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以致"国家义务部门化",基本国策的主要执行部门在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参与力度不够。在借鉴国内外惠民政策协调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建立以"国策上位、区别优惠"为特征的基本国策协调机制,从惠民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各个方面强化基本国策主要执行部门的参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欣  苏杨  杨蕊  
授利、造福、方便于民的惠农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出现了普惠性惠农政策在关联影响尤其是利益导向上不利于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根据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从政策过程理论角度分析。未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是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为此,本文以计划生育为例提出了建立基本国策协调机制的三务路径,并明确在当前形势下,既需要建立以"以和为贵兼顾优先优惠"为特征的基本国策协调机制,也需要计划生育部门与时俱进地调整人口政策的内容、导向和手段,通过有为有位实现三个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宝元  
一、计划与市场问题研究应有战略视野计划与市场问题,如果进行大跨度、全方位的思考与探究,就可以发现,它原来并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研讨的问题,甚至也并非仅仅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的问题,而实际上是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才历史地、现实地提出来的一个世界性论题。而如果就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历史跨度和经济性质范围来更实质地讲,计划与市场问题乃是一个纵跨世界近现代历史全过程横贯世界两大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难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梦觉  
针对目前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行政约束对人口控制作用弱化 ,新的动力机制也正在逐渐形成的特点 ,提出了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低水平 ,广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险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若干社会保障制度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续西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除汉族外,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中如何开展计划生育?笔者曾就此问题走访有关计划生育部门,并做了一些调查。现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开展计划生育的政策依据 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中央和自治区已有明确规定。198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乃山,杜淑英  
试论计划生育“三一一”工作法刘乃山,杜淑英/1990年胶州市提出了每季度一次"三服务"、"一考核"、"一通报"即"三一一"工作法。经过试点,反复论证,从1991年第一季度起,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1994年初,青岛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群  
为了解决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解除农民对落实节育措施,子女养育和养老等问题的顾虑,把保险引入计划生育工作,是控制人口的有效途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的新内容。本文就如何认识保险在人口控制中的意义、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以下看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家麟  
作为人口学分支之一的计划生育学已经形成为一个拥有许多分支的科学群,计划生育心理学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应当承认,由于国内外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草创阶段,故研究成果和著述较为鲜见。1980年春在教育部召开的高校人口学研究规划会议上,与会者曾呼吁对人口学的各分支学科开展研究。为此,作者不揣孤陋,谨就个人所接触的资料和个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来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引起讨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莫蕙芳  
印度是世界上开展计划生育较早的国家。印度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对人口增长的控制,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大量预算拨款。印度的计划生育工作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是有成效的,1965—198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19.9%,总和生育率下降18.7%。有些地方,如喀拉拉邦、卡尔那塔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等,计划生育工作搞得较好,人口出生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济民  
在中国,对于控制人口增长和有计划发展人口的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经历了30多年的历程,才终于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庚章,彭大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与集镇的大量富余人员不断涌向社会,户口意识日趋淡化,严重冲击现行的计生管理体制。以户籍所在地管理为主的现体制,对增加的流动人员,愈来愈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逐步建立以属地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已势在必行。目前在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控制人口增长,搞好计划生育属地管理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俊国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有人称其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为什么这样难,笔者经过一段抓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实践,深深体会到:农民在计划生育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是造成这项工作难度大的重要原因。农民的这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宗接代心理。由于封建宗族思想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思想深处始终认为:只有生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续“香火”;而女孩迟早要嫁人,成为别人家的人。没有男孩,女孩再多仍然是“孤老”,是“断了香火”。有的农户因为没有生男孩,会受到婆母、妯娌和邻居的欺侮和奚落,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生子传宗接代心理,重男轻女意识,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最大阻力,农民的很多思想顾虑都与这种思想意识有关。解放后,由于新《婚姻法》和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这种封建宗族思想和旧的生育观念有所冲击。但近年来,由于农村一些地方又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