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5)
- 2023(6303)
- 2022(4460)
- 2021(3899)
- 2020(2850)
- 2019(6463)
- 2018(6419)
- 2017(10981)
- 2016(6562)
- 2015(7505)
- 2014(7705)
- 2013(7042)
- 2012(6282)
- 2011(5756)
- 2010(5830)
- 2009(5219)
- 2008(5142)
- 2007(4649)
- 2006(4457)
- 2005(4170)
- 学科
- 济(29695)
- 经济(29668)
- 农(15902)
- 业(15356)
- 管理(13608)
- 中国(11666)
- 农业(11515)
- 地方(11414)
- 业经(10542)
- 企(9252)
- 企业(9252)
- 发(7575)
- 发展(6757)
- 展(6743)
- 方法(6654)
- 理论(6171)
- 教育(5867)
- 教学(5822)
- 农业经济(5800)
- 数学(5540)
- 财(5477)
- 数学方法(5461)
- 地方经济(5257)
- 学(4918)
- 制(4886)
- 产业(4836)
- 信息(4065)
- 融(4036)
- 金融(4035)
- 建设(3936)
- 机构
- 学院(94986)
- 大学(91850)
- 研究(35128)
- 济(35061)
- 经济(34177)
- 管理(30176)
- 理学(25415)
- 理学院(25044)
- 管理学(24367)
- 管理学院(24197)
- 中国(24126)
- 科学(21896)
- 京(20169)
- 农(19456)
- 所(18102)
- 研究所(16469)
- 江(16135)
- 范(16020)
- 师范(15876)
- 财(15576)
- 中心(15435)
- 农业(14739)
- 业大(14589)
- 州(13194)
- 院(12565)
- 北京(12556)
- 技术(12429)
- 师范大学(12382)
- 财经(12109)
- 省(11798)
- 基金
- 项目(62975)
- 研究(49620)
- 科学(48498)
- 基金(42107)
- 家(37099)
- 国家(36726)
- 社会(30389)
- 科学基金(30366)
- 社会科(28442)
- 社会科学(28433)
- 省(26510)
- 教育(24076)
- 基金项目(22209)
- 编号(21812)
- 划(21758)
- 成果(18177)
- 自然(17372)
- 自然科(16960)
- 自然科学(16956)
- 自然科学基金(16621)
- 课题(16480)
- 资助(15751)
- 发(15690)
- 重点(15124)
- 年(13945)
- 创(13209)
- 部(13050)
- 发展(12767)
- 国家社会(12671)
- 展(12564)
共检索到149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毅 梁克荫
西部地区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充分适应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西部地区人才流失极为严重。因此,必须调整西部地区的教育结构和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培养扎根深、用得上、用得起、留得住的乡土化人才,同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为乡土化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乡土化人才 教育结构 培养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唐昌维 张路
针对西部地区高校在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高校培养物流人才的价值取向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高校 创新型 物流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檀俊 李瑞红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大学生参与西部地区支教活动,重新构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高校校内支持系统的构建、帮扶学校信息网络构建、大学生支教项目人才成长阶段式培养和应用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这四个方面分析如何构建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才培养 西部地区 支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红
依托了西部地区的多元化社会资源与当地高等院校合作共建的互惠双赢模式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校地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体系,力争为国内广大经济欠发达区域的政府和高校合作开展"校地共建"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和体系。文章结合某高校的"校地共建"实践为案例,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人才市场需求,探索西部地区"校地共建"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合作模式、运行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校地共建 应用型人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时儒山
文章介绍了为响应国务院提出的"东部沿海地区支援西部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天津市民族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为西部地区培养复合型、技能型少数民族人才的经验和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厚义 胡航
新世纪人才需要和我国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发展现实迫切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西部财经院校人才培养需在着眼世界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才需求。围绕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建设、人文精神培育与实践教学等环节,积极探索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提供教学质量。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财经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雪琴 张帆 钟宇 王长亮 丁云海 胡庭兴 翟明普 钱宗亮
中国西南地区乡土杨树基因资源丰富,被认为是青杨组的现代自然分布和演化中心之一。约有28个种,22个变种和10个天然杂交种在该区有自然分布,其中包括25个中国特有种,18个地区特有种。这些资源在科学研究、杨树遗传改良、区域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但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在前人研究及笔者调查基础上,对西南地区乡土杨树基因资源的价值、保护和利用进行探讨,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和关心这些基因资源。杨属系统分类是研究最多的领域,但在分类体系和种间演化关系上依然存在许多疑点;近年有研究对该区青杨和滇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其他种类尚未涉及。在中高山河谷地带和高原面上,乡土杨树被广泛用于行道树、...
关键词:
杨树 基因资源 保护 利用 中国西南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戎
2000年以来,教育部实施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改革,各地已陆续开发或编写了不少具有地方性知识特色的乡土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中国乡土知识传承和乡土课程与教材建设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件大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毛建军 郑淑玉
乡土教材既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具体依托,也是深化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论文以贵州黔南、黔西南等布依族聚居区为关照对象,对布依族地区近80年乡土教材的编撰进行梳理。在梳理布依族地区乡土教材编撰历史脉络的同时,从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教育两个维度对布依族地区乡土教材进行深度审视。
关键词:
乡土教材 布依族 民族教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晋 蒋昌华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座谈、个案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职能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调查显示,乡镇政府依然履行着较强的经济发展职能,并没有真正实现由区域经济发展"领导者"向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换。一方面,乡镇政府热衷于发展地方经济,公共决策依然对私人决策有较强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税费改革减少了乡镇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在本应发挥作用的公共产品市场上,乡镇政府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此外,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花费大量精力在处理上访事件上。
关键词:
乡镇政府 政府职能 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乐虹 唐圣春
目前,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机构的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规定了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人员配置与机构设备及功能设置不配套;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需要提高,特别是在预防保健、健康促进以及护理等方面缺乏培训;乡镇卫生院之间功能差距较大,村级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弱;现行管理体制使卫生机构更重视临床医疗。
关键词:
西部乡村 人员素质 服务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福 江日青
土地流转对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流转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依法科学推进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土地流转,必须做到:合理选择流转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做好规划、引导、扶持、监管等工作;保证社区和农户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参与权;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和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乡村旅游 土地流转 发展 权益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健毅 黎芳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而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是解决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困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乡村呈现文化多元化和教育需求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除一般素养外,还应具备由本土化知识、跨文化能力及乡土情怀构成的特殊素养。其中,本土化知识应包含地方自然与人文的知识以及地方学生心理特征知识;跨文化能力应包含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和整合多元文化的能力;乡土情怀应包含对民族地区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认同和热爱,以及以教育促进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需基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背景、教育目标的特殊性,从课程体系、课程资源、课程实践三方面开展基于本土文化背景的有根基、有情感、有实践的融合共生的教师教育。具体而言,可以从特殊素养显现于培养目标中、本土文化融合于课程内容中、挖掘利用民间资源、丰富校园民族文化、融本土实践于课程教学中、悟教育智慧于实践环节中六方面着手培养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崇旺
试论明清商人的乡土神信仰张崇旺明清商帮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学术界历来认为,地域、血缘、乡谊三者是凝聚商帮的重要因素。但笔者认为,以乡土神为核心的商人信仰圈,则对地域性商帮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依托和保障作用。商人信仰早在唐代已萌芽,宋以后渐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