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3)
- 2023(3599)
- 2022(3212)
- 2021(3106)
- 2020(2612)
- 2019(5869)
- 2018(5789)
- 2017(10385)
- 2016(6159)
- 2015(7352)
- 2014(7450)
- 2013(7115)
- 2012(6799)
- 2011(6030)
- 2010(6318)
- 2009(5656)
- 2008(5793)
- 2007(5428)
- 2006(4896)
- 2005(4415)
- 学科
- 济(20928)
- 经济(20901)
- 管理(14622)
- 业(13636)
- 企(10821)
- 企业(10821)
- 方法(10476)
- 教学(9056)
- 数学(9045)
- 数学方法(8787)
- 理论(7047)
- 学(6485)
- 农(6401)
- 中国(5622)
- 学法(5497)
- 教学法(5497)
- 教育(5050)
- 财(4580)
- 业经(4319)
- 农业(4170)
- 制(4034)
- 贸(3964)
- 贸易(3961)
- 易(3831)
- 学理(3704)
- 学理论(3704)
- 和(3549)
- 地方(3518)
- 组织(3290)
- 技术(3237)
- 机构
- 大学(91798)
- 学院(91536)
- 研究(30419)
- 济(29888)
- 管理(29542)
- 经济(29045)
- 理学(25377)
- 理学院(24986)
- 管理学(24112)
- 管理学院(23953)
- 中国(21939)
- 科学(21748)
- 农(19980)
- 京(19889)
- 所(16713)
- 业大(16466)
- 农业(15888)
- 江(15311)
- 研究所(15286)
- 范(14973)
- 师范(14704)
- 中心(14379)
- 财(13803)
- 技术(12989)
- 北京(12431)
- 州(12111)
- 师范大学(11645)
- 财经(10942)
- 农业大学(10887)
- 省(10743)
- 基金
- 项目(58336)
- 科学(43672)
- 研究(41217)
- 基金(39372)
- 家(35584)
- 国家(35244)
- 科学基金(28980)
- 省(24164)
- 社会(23024)
- 教育(21713)
- 社会科(21694)
- 社会科学(21686)
- 基金项目(21026)
- 划(20288)
- 自然(19697)
- 自然科(19265)
- 自然科学(19259)
- 自然科学基金(18945)
- 编号(17392)
- 资助(16643)
- 成果(15194)
- 重点(13644)
- 课题(12978)
- 部(12373)
- 发(11839)
- 大学(11770)
- 创(11631)
- 计划(11390)
- 科研(11221)
- 年(10892)
共检索到141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旦
西藏大学舞蹈系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高等舞蹈专业培养基地。本文针对全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现状,结合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民间舞蹈教学情况,强调通过吸纳其他兄弟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因素,更加丰富西藏大学的藏族舞蹈教学内容,使其形式多样、特色浓郁、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更加突出,同时在此吸纳过程中,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藏族舞蹈的教学等。
关键词:
西藏 民族民间舞 教学 吸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颦 马黎
民间舞是由特定文化群体利用文化物质材料和文化精神构成的综合创造的动态意象。从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舞在旅游产业消费中的变化来看,旅游作为一种生机勃勃的表演产业,伴随着对"原生"文化表演的追求,傣族民间舞的重构和消费特征由文化物质材料向文化精神转化。但这并没有使民间舞的特质意象消解,而是旅游作为一种地方文化重构中生机勃勃社会因素与其他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一起作用于民间舞的现代创造重构中。使民间舞在旅游发展中被更深层次的融入当代审美意识成为新的现代民族文化的精神产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檀鹏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艺术资源,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不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代表了华夏文明的不朽传奇。成人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不同,所惠及的受教育人群广泛,教育目标多样化,十分适合民族民间舞的普适性传播,为其扩大群众基础,吸引社会审美观注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以二者的结合方式为中心,思考和研究民族民间舞成人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侧重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月梅
证券市场资金吸纳状况是证券市场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影响证券市场资金吸纳的因素 ,有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银行存款利率、货币投放量、收入分配的不均衡性等 ,依此可构造模型进行量化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资金吸纳 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翠玲 毕婷 施莹 吴潇
从过程/能力视角提出IT吸纳能力的概念,剖析IT吸纳能力的维度结构,深入分析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提出14个假设,利用问卷调研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全部假设都得到验证。揭示出IT吸纳能力的三个维度各自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造成企业IT吸纳能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吸纳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丽文 吴林飞 齐培潇
区域技术转移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但目前我国区域技术转移呈现出极不平衡现象,导致科技强国建设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探究我国区域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内地30个省域的技术转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区域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可归纳为5种类型,其中,高效率组态可分为能力-中介主导型、环境-中介主导型和经济主导型;而在能力-中介缺失型和经济-能力-环境缺失型组态下呈现出低效率。此外,能力-中介主导型组态可同时推动技术输出方与吸纳方发展,环境-中介主导型组态可单方面提升技术输出效率,而经济主导型组态可促进技术吸纳实现高效率。结论可为合理规划技术转移发展路径、促进技术转移协调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吕晨 孙威
人口集聚区的地域特征差异对人口迁移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从地域特征出发研究人口集聚区对于迁入人口的作用机制可为地域功能区划和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参考。本文以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为基础,构建人口集聚区对迁入人口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以东莞市为案例,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识别人口集聚区对迁入人口的作用力以及各类拉力的作用强度。结果显示:①东莞市各乡镇人口集聚程度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在1995-2000年全市人口迅速集聚期,区域人口集聚度主要与地区就业岗位增加、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迁移的路径依赖相关。②该市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特色给迁入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对外来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③人口以路径依赖的形式进行链式迁移可以减低迁移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④对人口集聚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路径依赖拉力、就业岗位拉力、收入水平拉力;综合的区域拉力与人口集聚度呈三次曲线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萍 吴宏
长期以来,对金融创新在中国金融市场扩散吸收中的时滞效应的认识往往归咎于微观市场主体缺乏吸收能力或竞争所致,而忽略了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所具有的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与金融创新国在金融体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相关率、产权制度、市场结构等因素上存在的结构性不均衡,发现异质性金融市场间的结构和金融工具比例的差异性对金融创新扩散可能产生的阻碍机制也是引发我国采纳金融创新扩散中出现时滞现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异质市场 时滞效应 制度 吸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伍淑花
随着1958年成立于古都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建校50周年的到来,西藏民族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5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西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党和国家乃至全社会为发展西藏民族高等教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为西藏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经过50年的探索和实践,西藏已初步形成符合西藏实际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西藏 民族高等教育 成就 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美哈阿依·喀依尔
在素质教育语境下,民族高校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应改革传统教学法,引导学生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同时教师也应在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品德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民族民间舞蹈 教学 思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曾世宏 马铭
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较高、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然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扩张效应并没有伴随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而得到明显的提高。其中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解决我国就业难题,本文试图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低就业吸纳能力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国有单位比重和行业工资水平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因此,应该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私人有效投资、促进行业产出增长、消除现行的二元就业体制、打破部分生产性服务行业的行政垄断,促进生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就业吸纳能力 二元就业体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研 王磊 毕新华 苏婉
文章基于余翠玲提出的信息技术吸纳能力三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结合中小企业的特性及原有模型的不足,提出新的影响因素模型;同时,结合吉林省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一方面,揭示了地区、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对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揭示了信息技术咨询对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的特殊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吸纳能力 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野 李平
采用弧弹性方法测算我国286个地级市的就业弹性,从城市规模和所处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不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高就业弹性是否以牺牲城市劳动生产率为代价以及不同规模城市就业弹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失衡问题较为突出,较大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总体上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各类城市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普遍较高;较大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在绝对数值上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在增速上与城市生产效率存在替代关系;较大规模城市的较强就业吸纳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工业化发展阶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勾鹏 叶庆华 魏秋方
湖冰物候事件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本文以西藏纳木错湖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多光谱反射率产品数据监测了2000-2013年纳木错湖冰冻融日期,并结合多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实测湖面温度、湖面辐射亮温分析验证了湖冰变化的原因。纳木错湖冰变化较好地响应了区域气候变暖:开始冻结日期延迟和完全消融日期提前使湖冰存在期显著缩短(2.8 d/a)、湖冰冻结期增长、湖冰消融期缩短,其中消融期变化最为明显,平均每年缩短3.1 d。湖冰冻融日期的变化表明:2000年后纳木错湖冰冻结困难,消融加速,稳定性减弱。纳木错湖冰变化主要受湖面温度、湖面辐射亮温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它们可以作为气象因子来解释区域气候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