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6)
2023(7946)
2022(6787)
2021(6302)
2020(5065)
2019(11586)
2018(11413)
2017(22650)
2016(12285)
2015(13798)
2014(14062)
2013(13630)
2012(12839)
2011(11828)
2010(12157)
2009(11788)
2008(11900)
2007(10816)
2006(9910)
2005(9345)
作者
(34246)
(28622)
(28267)
(27326)
(18565)
(13529)
(12927)
(10869)
(10712)
(10593)
(9777)
(9422)
(9334)
(9251)
(9234)
(8867)
(8507)
(8400)
(8389)
(8117)
(7460)
(6898)
(6873)
(6619)
(6473)
(6462)
(6424)
(6349)
(5682)
(5532)
学科
(48974)
经济(48888)
管理(44062)
(38769)
(34058)
企业(34058)
方法(18820)
(17745)
(16198)
数学(15299)
数学方法(15077)
(13945)
中国(13382)
业经(12506)
(10865)
(10828)
贸易(10823)
(10660)
银行(10655)
(10651)
(10595)
(10232)
(10222)
财务(10203)
财务管理(10180)
理论(9917)
(9910)
金融(9908)
企业财务(9673)
(9281)
机构
大学(182978)
学院(182526)
(81144)
经济(79348)
管理(70062)
研究(61100)
理学(58927)
理学院(58361)
管理学(57597)
管理学院(57229)
中国(49527)
(44669)
(37655)
财经(33422)
科学(31732)
(30113)
(29755)
(29392)
中心(27823)
研究所(25949)
经济学(25837)
财经大学(24650)
北京(24043)
(22992)
经济学院(22980)
(22932)
(22869)
师范(22848)
(21885)
业大(20632)
基金
项目(109000)
科学(87583)
研究(85611)
基金(80280)
(67196)
国家(66605)
科学基金(58299)
社会(56072)
社会科(53175)
社会科学(53168)
(41129)
基金项目(40712)
教育(40029)
编号(35412)
自然(34941)
(34535)
自然科(34109)
自然科学(34099)
资助(33571)
自然科学基金(33523)
成果(31387)
(27267)
(25898)
课题(25158)
重点(24412)
(23654)
教育部(23172)
国家社会(23045)
(22894)
(22842)
期刊
(97506)
经济(97506)
研究(63329)
中国(38482)
(36063)
管理(28921)
(25507)
金融(25507)
(21951)
教育(21895)
科学(21292)
学报(21032)
财经(17922)
大学(17631)
学学(16415)
经济研究(15399)
(15384)
技术(15307)
业经(14575)
农业(13957)
问题(12327)
(11420)
国际(9986)
理论(9502)
现代(8901)
世界(8710)
技术经济(8436)
实践(8336)
(8336)
(8109)
共检索到293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钦先  李安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断增强。本文在对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货币观点和信贷观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敏  
在货币关系日益重要的今天,货币政策正成为各国政府,特别是主要工业国政府调控经济的最重要手段。货币政策是否能得以有效实施,取决于它所依赖的传导渠道的内在性质。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几种可能的途径,它们主要是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用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这些渠道同样也存在于我国的经济之中,只是因为一些条件上的差异,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显得不够完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东  
简单地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际经济的变动以及所实施影响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不同目标的货币政策都会寻找到一个包含有多种传导渠道的机制组合来为其服务。从理论上采讲,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可以通过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用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来实施,而这些渠道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存在要求,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所起的作用也不尽一致。本文将依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对这些渠道进行重新梳理,并给出笔者的看法。这项工作对探讨中国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可能途径显然是很有益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正元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主要有财富效应、资产结构效应和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三种理论。当前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性较为严重等原因 ,货币政策主要由信用可能性效应这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补充地位的渠道来传导 ,传导效率较低。要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就必须提高金融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程度 ,提倡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参与 ,减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使得财富效应和资产结构效应渠道能逐渐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主要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对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平抑经济波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并有选择性地对已有理论所揭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货币政策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并基于全景分析视角,将金融市场传导渠道与其他传统渠道共同纳入全景分析中的综合传导体系内,从而形成一个完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为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光友  邱长溶  
本文在简要回顾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内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分类、归纳及评介,并得出了几点启示性的结论:我国当前以信用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逐步被货币渠道所取代;货币政策传递的环境和条件不完善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主要原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索彦峰  
遵循理论的发展脉络,沿着狭义信用传导机制与广义信用传导机制这两条主线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理论进行了回顾,并作了简要评述。理解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信用以及不完美的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作用。这要求在准确把握经济的结构和制度特征的基础上,以货币经济学的新范式重新审视货币与信用的关系,这也是未来研究的立足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艾莲  
本文通过对信用渠道的理论分析以及银行信贷渠道和广义渠道的探讨,认为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同样影响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的逐步发展和深入,信用渠道会逐渐成为辅助性的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云霄  秦海英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 ,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 ,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 ,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 ,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 "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 ,这有赖于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新松  龙革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伟刚  
随着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货币政策传导问题的理论争鸣,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为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特殊性及西方理论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廖强  
西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述评谢平廖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历来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是由于它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等共同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效果。关于货币政策如何传导,尽管西方货币理论界始终存有分歧,但无论是新古典综合派的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辜岚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如果说日本80年代中后期推出的货币政策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一张温床,那么90年代以后实行的货币政策则旨在"医治"泡沫崩溃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顽疾"。但是,90年代至今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能否使日本的经济"起死回生"呢?尽管国内已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失效,但本文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运用最新的数据,分阶段详细讨论,得出日本的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受阻从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甚微的结论,并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表象引发出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菁菁  杨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银行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的信用观理论 ,然后对欧元区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欧洲央行的处境作了简要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