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0)
- 2023(8029)
- 2022(6654)
- 2021(6156)
- 2020(5093)
- 2019(11346)
- 2018(10765)
- 2017(21232)
- 2016(11418)
- 2015(12305)
- 2014(12160)
- 2013(11955)
- 2012(10990)
- 2011(9857)
- 2010(9642)
- 2009(8713)
- 2008(8938)
- 2007(7867)
- 2006(6875)
- 2005(6273)
- 学科
- 济(43349)
- 经济(43298)
- 业(33522)
- 管理(32185)
- 企(27791)
- 企业(27791)
- 方法(22813)
- 数学(20028)
- 数学方法(19891)
- 银(18180)
- 银行(18034)
- 行(16794)
- 制(16237)
- 财(12494)
- 中国(11291)
- 融(11210)
- 金融(11210)
- 农(10539)
- 贸(10412)
- 贸易(10404)
- 易(10182)
- 业经(9960)
- 度(9893)
- 学(9887)
- 制度(9883)
- 业务(9484)
- 务(8331)
- 财务(8325)
- 财务管理(8312)
- 银行制(8216)
- 机构
- 大学(163754)
- 学院(161808)
- 济(67780)
- 经济(66548)
- 管理(62643)
- 研究(55274)
- 理学(54742)
- 理学院(54119)
- 管理学(53279)
- 管理学院(52981)
- 中国(47563)
- 农(37490)
- 科学(35680)
- 京(33571)
- 财(31550)
- 农业(30329)
- 业大(29256)
- 所(28948)
- 研究所(26850)
- 财经(25990)
- 中心(25973)
- 江(23886)
- 经(23878)
- 经济学(21861)
- 银(20958)
- 北京(20249)
- 经济学院(20080)
- 银行(20068)
- 财经大学(19856)
- 院(19377)
- 基金
- 项目(115196)
- 科学(90521)
- 基金(86977)
- 家(79394)
- 国家(78776)
- 研究(74592)
- 科学基金(66805)
- 社会(50150)
- 社会科(47856)
- 社会科学(47843)
- 基金项目(46587)
- 自然(46122)
- 自然科(45165)
- 自然科学(45148)
- 自然科学基金(44416)
- 省(43913)
- 划(37861)
- 资助(35315)
- 教育(33719)
- 编号(26345)
- 重点(26179)
- 部(25484)
- 创(24435)
- 计划(23551)
- 发(23549)
- 科研(23287)
- 创新(22927)
- 业(21990)
- 国家社会(21851)
- 教育部(21501)
共检索到234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德磊 赵定涛
竞争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激烈的竞争可能有益于效率,但却可能加剧银行的脆弱性。竞争与银行脆弱性之间的关系不仅受市场环境和管制政策的影响,而且还受银行特许权价值、集中度和规制俘获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监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旭
Erkki Koskela & Rune Stenbacka(2 0 0 0 )所构造的投资技术模型来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信贷市场上风险 (项目选择 )之间的关系以及把竞争引入借贷市场的社会福利涵义。该理论表明 ,银行竞争与金融脆弱性之间没有均衡点 ,而贷款市场的竞争能够降低贷款利率 ,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同时也使社会净福利增加。本文在分析该模型的基础上 ,论证了银行竞争在我国金融稳定与发展中的必要性 ,要求我们要加快银行业改革 ,促使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
银行竞争 金融脆弱性 银行改革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高山
从银行的自身特征来看,银行机构天然具有脆弱性。当这种脆弱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引发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生成机理,可以概括为银行体系内脆弱性聚集、临界点冲击、银行危机爆发三个阶段。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政府部门为了有效治理银行体系脆弱性,一方面要将传统的行政约束转变为法律约束,另一方面要将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主体地位法律化。在加强法律约束的同时,重建储蓄银行序列,进一步加强银行组织体系建设。
关键词:
银行 脆弱性 危机 传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诗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牛小凡 王舒悦 沈扬扬
研究县域银行业竞争水平对农村居民经济脆弱性的影响,能够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基于CHIP2013和CHIP2018数据,利用VEP方法构建了农村居民经济脆弱性的评价指标,实证研究了县域银行业竞争对农村居民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域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缓解农村居民经济脆弱性,该作用来源于县域银行业竞争对农村居民非农工资性工作参与和土地转出选择的提升。未来的“三农”工作应更多关注农村居民的经济脆弱性,以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同时,应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提高县域银行业竞争程度,发挥金融在支农惠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经济脆弱性 金融支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璐 钱雪松
银行脆弱性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银行业信贷猛增的背景下,人们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更加关注。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提出了信贷热潮会增加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假说。同时,基于1990-2011年中国相关数据构造了银行脆弱性指标并界定了信贷热潮,实证考察了信贷热潮因素对中国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分析表明,信贷热潮不仅自身会降低银行体系稳健性,而且倾向于加大金融体系结构性特征对银行脆弱性的负面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只有避免出现较长持续期的信贷热潮,同时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降低银行业集中度,才能有效提高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关键词:
银行脆弱性 信贷热潮 金融体系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国祥 王亚君
为了研究股票市场波动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本文选取了银行不良贷款率来衡量银行脆弱性,并通过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股市波动与银行脆弱性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波动会直接或通过房地产市场、通货膨胀等途径对银行脆弱性形成反向冲击,即股市上涨将降低银行的脆弱性。因此,在目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状况下,采取积极的政策促进股市平稳发展可以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使银行增加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项后军 曾琪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上的期限错配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同业业务的期限错配,不仅深刻影响了银行的经营,还对商业银行的内在稳定性和脆弱性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以同业业务期限错配为分析主线,探讨银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作用机制,分析同业业务期限错配及其流动性创造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金融强监管对同业业务期限错配与银行脆弱性之间关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过度参与同业业务造成的期限错配尽管显著增加了同业业务流动性创造,却导致了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功能的下降;同业业务流动性创造显著增强了期限错配与银行脆弱性之间的关系,随着同业业务流动性创造的膨胀,同业业务期限错配进一步加剧了银行脆弱性,且中小型银行的脆弱性水平显著高于大型银行。2016年下半年开启的一系列监管强化政策造成同业业务流动性剧烈波动,市场因监管政策冲击,产生了一系列的恐慌反应,短期内反而加剧了银行脆弱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劲
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内生性,是银行业与生俱来的内生特点,其形成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1.低杠杆率。巴赛尔新资本协议虽然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标准,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银行业高负债率、低杠杆率的特点仍然突出,以较少的资本撬动较大规模的资产,既是银行业特有的行业特点,也成为导致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重要原因。随着资本监管的逐步深入,资本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稀缺的资源和银行与监管部门博弈的主要对象,各种规避资本监管的方法被商业银行冠之以业务创新纷纷出炉,监管资本套利的手段层出不穷,这又进一步推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俊仰 周飞虎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演变成系统性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世界,对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经济的平稳增长产生了巨大冲击,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银行体系脆弱性包含于金融体系脆弱性之中,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银行体系对于任何国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小芳
银行内在的脆弱性是导致银行挤兑并引发银行危机的关键。为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倒闭而对其他金融机构丧失信心,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和稳定,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已刻不容缓地摆到了银行经营决策者和监管者的面前。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高额城乡居民储蓄的安全需要明示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华外资银行需要明示的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的银行业监管体系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
银行存款 潜在风险 保险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艳芬 陈守东 邵志高 杨东亮
银行体系脆弱性是在银行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银行体系内多种风险的积聚状态。本文分析了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周期性与内生性特征,构建出月度核心测度指数,识别中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运用平滑区制转移模型(STAR)研究其动态演化路径,并利用自助抽样法对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以来,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较高,并持续在较高的水平上振荡;其动态变化路径是非单调积聚的,从高区制状态返回到低区制状态需要较长时间;未来一段时期的银行体系脆弱性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词:
银行体系脆弱性 核心测度 区制转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俊仰 周飞虎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演变成系统性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世界,对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经济的平稳增长产生了巨大冲击,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银行体系脆弱性包含于金融体系脆弱性之中,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银行体系对于任何国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金玲
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脆弱性及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应从解决法人治理、不良资产处置及资本金补充等问题入手,作者同时认为,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转变还必须辅之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及允许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等相关政策改革。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国有商业银行 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瑞波 刘江会
传统上对构成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理由——“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应该得到澄清。一个基本的结论是,认为混业经营会加剧银行体系不稳定性并危及金融安全的理论根据不足,并且缺乏经验支持。因此,基于“银行体系脆弱性”角度考量的分业经营理念应该加以修正。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对于中国而言,金融管理体制由分业模式向混业模式的转变也将只是一个时间和时机的问题。
关键词: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