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7)
2023(3701)
2022(3036)
2021(2473)
2019(4505)
2018(4363)
2017(8356)
2016(4170)
2015(4751)
2014(4853)
2013(4966)
2012(5010)
2011(4864)
2010(5117)
2009(4939)
2008(4554)
2007(4227)
2006(4128)
2005(3948)
2004(3550)
作者
(13790)
(11707)
(11680)
(11206)
(7570)
(5339)
(5216)
(4485)
(4473)
(4264)
(4191)
(3928)
(3858)
(3689)
(3624)
(3621)
(3480)
(3332)
(3291)
(3130)
(2991)
(2801)
(2771)
(2764)
(2707)
(2683)
(2422)
(2408)
(2265)
(2237)
学科
(48135)
经济(48112)
地方(14457)
方法(11839)
管理(11621)
地方经济(11593)
数学(10593)
数学方法(10526)
中国(8172)
(8112)
(7568)
业经(7183)
经济学(6110)
(6018)
企业(6018)
环境(5437)
(5172)
产业(4838)
(4782)
金融(4782)
(4770)
(4458)
(4394)
(4322)
资源(4136)
总论(4037)
(3910)
信息(3901)
(3798)
银行(3797)
机构
大学(75317)
学院(75180)
(45750)
经济(45073)
研究(30437)
管理(25801)
中国(22155)
理学(21560)
理学院(21288)
管理学(21022)
管理学院(20859)
(18037)
经济学(16115)
科学(15737)
(15407)
(15193)
财经(14305)
经济学院(14097)
研究所(13736)
(12748)
中心(12364)
(11662)
(10350)
财经大学(10281)
北京(9757)
科学院(9628)
社会(9395)
(9353)
师范(9310)
经济研究(9267)
基金
项目(42935)
科学(34281)
基金(32028)
研究(31770)
(27140)
国家(26954)
社会(23510)
科学基金(23138)
社会科(22420)
社会科学(22414)
(16283)
基金项目(16251)
资助(13406)
教育(13370)
(12824)
自然(12568)
自然科(12264)
自然科学(12262)
自然科学基金(12018)
(11733)
经济(11645)
(11219)
编号(11172)
国家社会(10545)
发展(9889)
重点(9808)
(9766)
(9566)
成果(9170)
教育部(8605)
期刊
(60183)
经济(60183)
研究(29222)
中国(13342)
(13294)
管理(11778)
经济研究(11090)
科学(9034)
学报(8953)
财经(8764)
(8060)
(7787)
问题(7590)
(7440)
金融(7440)
技术(7230)
大学(7213)
学学(7015)
业经(6977)
技术经济(6242)
统计(5556)
世界(5384)
(5309)
农业(5148)
经济问题(4935)
国际(4713)
(4644)
经济学(4644)
经济管理(4447)
决策(4362)
共检索到125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景芝英  徐雪梅  
本文从传统的聚集经济概念存在的明显缺陷出发,对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探讨。作者认为,聚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复合经济。确切地说,它是由聚集规模经济和聚集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探讨聚集经济的本质,对资源空间配置机制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盖翊中  
以往的文献表明,制度资源和聚集经济是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分析文献入手,通过建构模型的方式论证了制度资源与聚集经济对产业空间集聚的正向影响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进田  
长期以来,聚集经济一直被认为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各种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城市和城市经济。但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聚集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将在具体分析聚集经济形态和本质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说明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川  
城市化和经济聚集是现代区域经济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由于城市化现象所反映的规模收益递增因素与新古典经济的竞争性均衡不相容,因此,城市化问题很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得到解释。这样,长期以来标准的经济分析很少关注经济聚集现象和城市的形成。直到20世纪70年代,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把垄断竞争问题重新引入到主流经济学后,垄断竞争模型才成为处理规模收益问题的有力工具,新经济地理也由之发展而来;与此同时,新兴古典经济学以超边际分析为工具深入分析了分工对城市形成和产业迁移的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安岩  赵经华  郝晓雅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两高一资"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一直是困扰河北省委、省政府的一大难题,也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河北省正在大力推进的工业聚集区建设便是一种把发展与转变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本文对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聚集区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从工业聚集区形成的推动力量、工业聚集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以工业聚集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与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本文认为,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科技型人才流动的产物,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发生质变时就会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是人才聚集效应的一种特殊形式,除了具备人才聚集效应的诸多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文章提出,科技型人才流动的动因有引致性动因和驱致性动因两种,要形成人才聚集现象进而实现人才聚集效应必须同时提升这两个方面的水平。而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边界的存在则需要地区或企业严格控制好科技型人才聚集度,使之处于最优点以保障经济水平快速有效的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但聚集优势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地方化经济效应,而不是城市本身发展所产生的城市化经济效应。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我国一直所奉行的所谓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致。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城市化经济所带来的聚集效益。但是,由产业空间集中产生的地方化经济效应不一定必然地导致城市化经济效应的结果,二者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在我国,这个转换过程实质上就是由分散的城镇化模式转向集约型城市化道路的过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作权  
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许多重大挑战都与经济的空间结构调整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了基于国土空间整体、以高端聚集为中心的中国经济空间发展战略。首先以美国为例阐述经济高端聚集这种空间发展模式在辽阔的国土地域上的实现过程;然后分析中国经济的高端聚集趋势以及所面临的空间分割和低端离散的局面。本文认为,中国目前应该实施无地域分割的空间发展政策,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自由贸易,促使中国经济包括市场、人口和产业走向持续高端聚集的发展轨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玲玲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本文从城市聚集经济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聚集经济效应的交互作用,由于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的交互作用导致了城市化过程。其次,对城市化运行的根本动力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产业推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与政策三个层面进行详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就业问题、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社会公共服务问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以及资源环境问题五个方面,最后,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恒  
对跨国公司区位选址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聚集经济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新的区位优势来源。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作为中间组织的产业集群的交易特质,指出聚集经济交易费用节约的性质,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对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意义,并据此考察了跨国公司集群区位选择的收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青山  李名良  
对中国中西部六省外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和城市规模对农民工的生活成本和名义工资均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大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不能向大城市厂商索要更高的名义工资,以要求厂商根据大城市更高的房价对其名义工资进行补偿。这意味着高房价等聚集不经济效应阻止资本和人口向大城市过度聚集的市场功能在我国处于失灵的状态。这种"失灵的状态"阻碍着我国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凌云  洪怡恬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金融、文化等产业的聚集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然而,对于物流产业聚集能否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本文基于京津冀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地区物流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区物流产业聚集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低。物流产业聚集水平越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反之,物流产业聚集水平越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低;内陆城市的物流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明显弱于沿海城市物流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董晓芳  袁燕  
企业创新会受其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及所在城市其他企业在地理上集聚而产生的外部经济影响。本文运用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会受益于不同的聚集经济:新生或年轻企业的创新更多地受益于产业多样化带来的雅各布外部经济,成熟企业的创新则更多地受益于产业专业化带来的马歇尔外部经济。本文为文献中关于马歇尔外部性还是雅各布外部性更促进企业创新的争论提供了新的经验检验证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因果  
本文利用1997-2003年中国17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通过一个包含城市产业差异的聚集经济函数,实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就业结构、聚集经济对区域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集经济与区域城市产业结构关联性存在差异;东部城市密集人口引致了城市生产率的降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宇  凌泽华  张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人才聚集是推动创新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科技人才聚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对比分析法解析川南经济区科技人才聚集环境现状与不足,提出提升科技人才聚集环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