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0)
2023(14344)
2022(11981)
2021(11208)
2020(8991)
2019(20671)
2018(20305)
2017(36844)
2016(20687)
2015(23280)
2014(23117)
2013(21818)
2012(20481)
2011(18594)
2010(18674)
2009(16449)
2008(15742)
2007(13806)
2006(12284)
2005(11116)
作者
(54890)
(45683)
(45393)
(43280)
(29072)
(21857)
(20806)
(17855)
(17808)
(16447)
(15567)
(15465)
(14528)
(14393)
(14328)
(14009)
(13624)
(13531)
(13151)
(13110)
(11639)
(11202)
(10983)
(10687)
(10317)
(10294)
(10269)
(10078)
(9163)
(9042)
学科
(83460)
经济(83368)
管理(51523)
(49224)
(37938)
企业(37938)
方法(31614)
中国(30293)
数学(27838)
数学方法(27395)
(26517)
地方(23021)
教育(22534)
业经(19993)
(19503)
农业(18157)
(17323)
理论(15416)
(15243)
(14713)
(13762)
银行(13743)
技术(13427)
(13421)
贸易(13406)
(13335)
金融(13331)
(13308)
(12934)
环境(12352)
机构
大学(275535)
学院(275439)
(108313)
经济(105848)
管理(99684)
研究(96280)
理学(84897)
理学院(83859)
管理学(82275)
管理学院(81729)
中国(68873)
(59394)
科学(56384)
(50679)
(47119)
师范(46756)
(46576)
中心(44845)
(44349)
(42281)
研究所(41952)
财经(39320)
教育(38298)
北京(37907)
师范大学(37863)
业大(37130)
(35725)
(35220)
(34928)
技术(33710)
基金
项目(181487)
科学(145524)
研究(141739)
基金(128487)
(109982)
国家(108845)
科学基金(94179)
社会(89121)
社会科(84081)
社会科学(84066)
(73613)
教育(72497)
基金项目(66930)
(62906)
编号(59913)
自然(57999)
自然科(56678)
自然科学(56666)
自然科学基金(55600)
资助(51332)
成果(49960)
课题(44748)
(44493)
重点(42266)
(41377)
(38559)
(36972)
教育部(36536)
发展(35977)
规划(35930)
期刊
(125597)
经济(125597)
研究(92234)
中国(67058)
教育(63293)
(40698)
(39293)
学报(38570)
管理(38198)
科学(36455)
大学(31515)
技术(30228)
学学(27973)
农业(27700)
(26746)
金融(26746)
业经(22096)
财经(19814)
经济研究(19545)
职业(17607)
(17167)
问题(16244)
图书(14245)
(13866)
论坛(13866)
(13739)
(13270)
(12660)
技术经济(12422)
理论(11783)
共检索到433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岳生  唐智彬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城乡关系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归纳了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批判了城乡分离的负面效应,提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融合的条件。基于我国职业教育城乡差距的现实,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职业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彩玲  李建建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时代,党中央用"城乡融合"来界定和推动城乡关系的发展,是我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选择,既符合历史的逻辑,也符合理论的逻辑。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把城乡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放在开放的、公平的、公正的发展环境中,让城乡资源要素对流畅通、产业联系紧密、功能互补互促,推动城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态环境向一体化方向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乡融合发展不是城市的单极发展,而是城乡两极的协同交融发展。因而,城乡融合发展不能只依靠城市的单向带动,而是需要城乡双向共同推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边炎炎  
马克思主义的城市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本规律之上的科学真理。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景,马克思认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新时代,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制度现代化,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指导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城市观为行动指南,促进城乡一体化,完善城市治理机制,深化国家现代化管理能力和管理系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晴  刘俊英  
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诸多相异观点,并没有僭越社会本体论分析框架。文章站在我国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立场上,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作出社会本体论阐释,并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玮  
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中存在着制度固态化严重、制度供给不足、制度供给不平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加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势在必行。在制度设计过程中,要以城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发展过程的双向性以及发展速度的协同性为着力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作培  马亮  
职业教育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强大支撑,城乡统筹发展又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表明,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之间的良性互动,关键在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良性互动的规划机制、资源整合机制、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等,同时又要辩证地处理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若干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利华  
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既承担着城乡统筹发展所赋予的历史任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规模与数量、课程与教学内容以及管理体制与城乡统筹发展还不尽协调。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体系,强化职业教育城乡之间的联动与合作,革新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共同、有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城乡统筹发展是当今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实现转型。然而,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经费投入不足、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体系结构不完善、办学模式不适宜等突出问题,严重迟滞了农村职业教育的转型进程。为此,应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重点采取如下应对措施:以政府作为第一投资主体,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重新厘定培养目标,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加强区域职业教育统筹,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办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成艾  朱德全  
由于社会经济等背景的不同,英、美、日等国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中国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可以在充分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从统筹思想大众化、政府作用彰显化、乡村发展优先化、职业培训集团化、教改工作均衡化五个层面来构建自己的"五化"统筹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常晓天  
破解城乡二元教育结构,赋予城乡居民以平等身份来获取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促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当前职业教育系统关注的热点和难题。文章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定格城乡职业教育二元格局困境、城乡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方向背离城乡统筹发展趋势、城乡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结合度失调导致职业教育供需失衡三个方面揭示了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理论、资源集约理论及产业关联理论提出了支持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可行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仁忠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既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政府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政府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如下:制定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战略规划;实施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财政政策;构建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管理体制;推动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配套改革;加强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行政问责。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入市场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成艾  朱德全  金盛  
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由自组织动力、他组织动力和共组织动力构成。教育理念、教育质量、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等是影响各组织动力生成的主要因素,而需求和创新等则是该动力机制运行之路径保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兴洲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有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具有比较明显的内在优势。在现阶段,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广泛而又迅速的提升城乡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的整体文化和技术素质(主要是技术技能素质和追求较高质量生活的素质)。对广大的农业人口而言,提升上述素质的有效途径非职业教育莫属。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业人口的农业技能素质;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城市化素质;可以通过政治、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育新型农民,等等。而且,职业教育办学灵活、实用,可以深入到田间地头,也可以走乡串户,送教上门,非常适于农村和农民的劳动和生活特征。因此,大力开展职业教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晴  王瑞红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城乡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工农业并举、城乡兼顾的发展战略,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改革城乡关系的战略举措,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准备。江泽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体系的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不断推向前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阳  
合理适度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深刻理解把握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根源,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调节机制奠定基础。现有文献成果主要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计量模型验证影响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较少。在广泛梳理国内外文献成果、回顾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探究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分析得出相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是形成这一差距的主要根源,并据此提出相关调节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