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274)
2022(2893)
2021(2809)
2020(2464)
2019(5871)
2018(5871)
2017(11513)
2016(6372)
2015(7440)
2014(7767)
2013(7631)
2012(7455)
2011(6896)
2010(7343)
2009(7013)
2008(7430)
2007(6657)
2006(6353)
2005(6108)
2004(5425)
作者
(20390)
(17003)
(16832)
(16098)
(10990)
(8075)
(7744)
(6439)
(6430)
(6426)
(5992)
(5777)
(5744)
(5536)
(5470)
(5180)
(5047)
(5000)
(4990)
(4950)
(4433)
(4256)
(4244)
(4002)
(3888)
(3804)
(3712)
(3571)
(3540)
(3516)
学科
(26176)
经济(26127)
(17453)
贸易(17444)
(16915)
管理(15639)
(14552)
(11462)
企业(11462)
方法(10218)
(8405)
数学(7932)
数学方法(7717)
中国(7016)
(6963)
(6701)
(6552)
(6362)
关系(5936)
地方(5763)
(5525)
出口(5519)
出口贸易(5519)
业经(5444)
(5029)
银行(5016)
理论(5006)
(4833)
金融(4832)
(4786)
机构
大学(103783)
学院(101731)
(44329)
经济(43418)
研究(40010)
管理(32759)
中国(30175)
理学(26844)
理学院(26445)
管理学(25819)
管理学院(25631)
科学(23295)
(23103)
(22107)
(21692)
研究所(19599)
(17860)
(17255)
中心(16863)
财经(16500)
(16109)
师范(16002)
北京(15302)
(14724)
农业(13996)
(13963)
经济学(13936)
(13788)
业大(13531)
师范大学(13068)
基金
项目(57343)
科学(44034)
研究(43383)
基金(40816)
(35668)
国家(35385)
科学基金(28208)
社会(26339)
社会科(24900)
社会科学(24892)
(21293)
基金项目(20664)
教育(20387)
(18877)
编号(17900)
资助(17857)
自然(17437)
自然科(17015)
成果(17008)
自然科学(17007)
自然科学基金(16683)
重点(13572)
(13520)
课题(13351)
(12845)
(11891)
教育部(11533)
中国(11340)
(11249)
大学(11127)
期刊
(54807)
经济(54807)
研究(37422)
中国(19467)
(17518)
学报(16091)
(15845)
科学(14203)
教育(13791)
(13329)
国际(12551)
管理(12355)
大学(12298)
(12256)
金融(12256)
农业(11783)
学学(11119)
经济研究(9228)
问题(9210)
业经(8821)
财经(8268)
世界(7746)
(7119)
技术(7116)
(6442)
贸易(6442)
(5949)
国际贸易(5529)
图书(5342)
商业(5209)
共检索到172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卞亚军  
本文首先提出了影响美国长期经常账户逆差的几种可能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美国1981年到2002年的数据对这些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前一年度实际有效汇率、政府财政赤字率、GDP增长率是影响美国长期经常账户逆差的根本原因。接下来,笔者分析了美国贸易赤字调整的着眼点及其调整背后的利益集团因素。最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应从中得到的若干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枝仲  
2002年伊始,美元对各主要货币开始贬值,截止到2002年12月20日,美元对欧元贬值达15%,对日元贬值达8%。美元贬值有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持续多年的大规模贸易逆差所造成的贬值压力。美国贸易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穆良平  张静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玉娟  
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并没有和经济衰退、就业机会减少紧密联系,美国的贸易逆差和美国经济增长事实上并存和相辅相成。贸易顺差国的外汇储备为了保值增值源源不断流入美国,支持了美国的投资,而强势美元和美国资本市场优势是外围国资金流入的保证。大量廉价商品的进口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并促进了产业升级;同时,经济全球化是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引擎,信息技术是美国经济增长和贸易逆差扩大的推动力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冬梅  刘海云  
美元特权的形成使贸易逆差成为输出美元的主要途径,并对贸易逆差起到了助长作用,集中表现在美元特权使美国维持着巨额贸易逆差而不受外汇储备短缺的制约和金融危机的威胁,却使其他追求美元储备的国家依靠贸易顺差和过度储蓄来摆脱不利处境,从而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美国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但贸易逆差的继续发展和未来的调整势必会影响美元特权地位的巩固,使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活动面临极大的风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崔光灿  
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世界流动性过剩转变为流动性紧缩。本文运用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国贸易逆差是其向全球输出流动性的一个主要渠道,是前一阶段全球货币流动性过剩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带来了全球资产价格上涨。而美国消费下降、贸易逆差减小,则进一步恶化了世界流动性紧缩程度。世界主要经济体必须从优化贸易结构、调整汇率制度、加强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等多方面入手,解决流动性过剩或紧缩问题产生的根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颜佩仪  
对美国贸易逆差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时间序列的研究表明,美国的贸易逆差与美元汇率无关。美国应该调整其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才能有效改善贸易逆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福永  
美国贸易逆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形成美国长期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美国的经济特点、美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和维持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兴  刘子兰  
美国贸易逆差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对美国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是其实体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外部反映,美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不断提高是其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深层次根源。服务业所占比重的提高一方面增加了美国对制造业产品的进口;另一方面也大大削弱了其产品出口能力。与服务业所占比重提高相伴随的是制造业向海外的转移,而这种产业转移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国贸易逆差。本文进一步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以上观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美国的贸易逆差使美国获得了大量的外国资金,有利于调节美国的经济周期,并且在最近的“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同时,美国的就业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因而可以说,贸易逆差对美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中美贸易中,由于中国对美国有较大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美国没有任何理由指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丹  冯飞云  
中越作为当今世界两大新兴经济体,两国经贸关系的协调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当前中越贸易失衡问题日趋突显,已严重影响双边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的发展。基于越南对华贸易逆差现状以及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视角,文章认为越南供应链面临出口需求激增与对华进口依赖局面,而越南制造业常年位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本土配套产业基础薄弱,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使其不得不增加对中国进口的需求,从而形成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局面。最后结合RCEP为两国贸易带来的机遇,文章分析出可扩大中越贸易规模、改善贸易失衡的产品,并进一步为缩小两国贸易逆差提供新思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俊  
中国对美国服务贸易逆差巨大,逆差主要来源于旅游和知识产权收费等部门。服务业发展滞后是我国对美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建议打破国内服务市场垄断,促进服务业创新,增进服务业企业竞争力。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支撑体系也是推动我国服务出口发展,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减缓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的重要手段。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刘璐  张冲  
文章以马歇尔-勒纳条件为理论基础,以美国指责他国操纵汇率为研究背景,以2010年后美国主要的贸易逆差来源国为研究对象,使用HS四分位行业的月度进出口贸易数据,对美国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1)美国对外贸易中存在"潜在的反比较优势现象",这与"里昂惕夫之谜"相互印证。(2)总体来看,美国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分国家来看,仅中美之间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但人民币升值对美国贸易逆差的改善效果有限。(3)贸易结构、贸易惯性以及中间品效应是美国贸易逆差形成并逐渐加剧的重要原因,且贸易政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的研究对于正确认知汇率与贸易之间关系,有力反驳美国的汇率操纵指控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