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0)
2023(8663)
2022(7366)
2021(6420)
2020(5077)
2019(11343)
2018(11254)
2017(21284)
2016(11113)
2015(12442)
2014(12539)
2013(12619)
2012(12329)
2011(11589)
2010(11959)
2009(11203)
2008(10906)
2007(9945)
2006(9504)
2005(8960)
作者
(33473)
(27932)
(27894)
(26456)
(18072)
(13295)
(12679)
(10806)
(10731)
(10266)
(9839)
(9327)
(9194)
(9102)
(8751)
(8604)
(8287)
(8112)
(8077)
(7737)
(7375)
(6866)
(6774)
(6672)
(6435)
(6290)
(6150)
(6150)
(5692)
(5490)
学科
(75380)
经济(75231)
管理(28906)
(26852)
地方(24181)
中国(21500)
(20778)
企业(20778)
方法(19901)
业经(17153)
(16850)
地方经济(15457)
数学(15185)
数学方法(15107)
(12496)
农业(11561)
(11477)
(11101)
金融(11100)
(10796)
(10563)
(10437)
银行(10429)
(10287)
环境(10016)
理论(9714)
(9601)
(9462)
贸易(9452)
(8975)
机构
学院(171100)
大学(169231)
(82803)
经济(81214)
研究(67650)
管理(60824)
中国(51493)
理学(50310)
理学院(49658)
管理学(49010)
管理学院(48662)
科学(37606)
(36849)
(36359)
(34562)
研究所(30612)
中心(29178)
(27800)
财经(27706)
经济学(26291)
(25475)
(24839)
(24811)
师范(24626)
北京(24285)
(23724)
经济学院(23122)
(22381)
科学院(20447)
业大(20354)
基金
项目(101891)
科学(80803)
研究(78941)
基金(72403)
(61498)
国家(60916)
社会(54296)
科学基金(52018)
社会科(50374)
社会科学(50358)
(40716)
基金项目(37314)
教育(34880)
(33247)
编号(31643)
资助(29282)
(29191)
自然(29146)
自然科(28441)
自然科学(28437)
自然科学基金(27926)
成果(26825)
发展(24460)
(24045)
课题(23460)
重点(23298)
(22237)
国家社会(22125)
(20969)
(19693)
期刊
(110298)
经济(110298)
研究(62233)
中国(42361)
(26448)
(25946)
管理(25881)
科学(22541)
学报(22085)
教育(20728)
(20016)
金融(20016)
经济研究(18391)
大学(17562)
农业(17544)
业经(17123)
学学(16334)
技术(16147)
财经(15086)
问题(13927)
(13195)
世界(10574)
(10426)
技术经济(10403)
国际(9751)
商业(9126)
经济问题(9011)
经济管理(8776)
改革(8587)
(8587)
共检索到292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序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手段。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和衡量问题,提出了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落脚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泊溪  岳颂东  
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协调与失调建国4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城乡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提高,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总体和总的趋势上说,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相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比较好的。但是,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存在着某些不协调。1.国民经济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大。建国40年来,由投资周期所决定的大幅度的经济波动在我国曾出现过8次,几乎每一次波动,都伴随着经济扩张、农轻重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的恶化,从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失衡,随后不得不进行紧缩与调整,加强农业和基础产业,农轻重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威莎  
中国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人口与经济两者不相协调的程度加深。因此,必须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最终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不是人口发展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反,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人口的发展。但是,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城乡二元结构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课题组  周叔莲  郭克莎  
二、城乡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Ⅱ)(四)城乡收入和消费变动的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变动不协调的表现是城乡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它是工农业增长速度落差过大和城乡产业发展不协调的必然结果,这种不协调态势也是从1985年以后开始的。1994年与1985年相比,按可比价计算,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增加了69.4%,年平均增长6.0%,而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6.1%,年平均增长3.5%。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维国,李婷  
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不遗余力追求的目标,定量描述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是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本文应用定量描述方法,描述了辽宁省各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叶立梅  
讨论了城市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中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的不协调状况,提出了提高我国城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长新  王维国  
一、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人口、社会、经济三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它们在各个层次上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研究方便起见,我们把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视为一个大系统,而把人口、社会、经济看作这个大系统之下的三个子系统。所谓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三者之间的协同合作、相互适应,保持某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过程和态势。刻画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解决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描述各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水平;二是,怎样表现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三是,如何判断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在此分述如下: (一)各系统发展状况及发展水平的定量描述 一个系统的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宏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贺国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已进入全国中上水平。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省委、省政府加强了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提出造福于民,要先从关心群众健康做起,做好卫生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的必备条件。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初步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配合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婷  姚晓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所带来的繁荣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教育,教育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也越发重要和明显。文章认为,教育不但关系着我国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和政治竞争中的地位,更是协调发展我国内部东西南北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唯一手段,而且,发展教育还提高了人民的知识结构水平,储备了未来全局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人力资本,直接制约和影响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城乡二元结构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课题组  周叔莲  郭克莎  
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从各个方面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关系:一个是各个产业部门和社会部门的发展关系,另一个是各个经济区域和社会区域的发展关系。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属于区域发展关系的范畴。但是,城市和乡村是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区域,它们在产业构成、发展水平、发展趋势以及由此形成的关系上,都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区域和区域关系。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时期,城乡经济和社会形成了二元性结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存在着摩擦和对立,又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这一点,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就成为关系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的城乡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