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3)
2023(7338)
2022(6230)
2021(6010)
2020(4841)
2019(11037)
2018(11318)
2017(18986)
2016(11666)
2015(12776)
2014(12480)
2013(10914)
2012(9444)
2011(8750)
2010(9023)
2009(8067)
2008(7615)
2007(6501)
2006(5994)
2005(5475)
作者
(27575)
(22831)
(22710)
(21771)
(14358)
(10877)
(10473)
(9006)
(8638)
(8219)
(7739)
(7552)
(7268)
(7177)
(7090)
(7050)
(6991)
(6764)
(6663)
(6510)
(5844)
(5671)
(5355)
(5258)
(5230)
(5165)
(5101)
(4995)
(4682)
(4548)
学科
(29121)
经济(29082)
管理(23000)
教育(20929)
(19328)
中国(15750)
(15679)
企业(15679)
方法(11012)
(10807)
理论(10298)
数学(9472)
教学(9467)
数学方法(9304)
(9229)
(8299)
(8116)
业经(8035)
(7077)
农业(6670)
(6409)
体制(5766)
技术(5682)
(5618)
贸易(5615)
发展(5482)
(5442)
(5425)
银行(5407)
(5358)
机构
大学(138599)
学院(137722)
研究(50677)
(45553)
经济(44271)
管理(43755)
理学(37358)
理学院(36793)
管理学(35888)
管理学院(35591)
教育(32679)
中国(31294)
(30585)
(30281)
师范(30097)
科学(29947)
(25072)
师范大学(24507)
(23151)
(23064)
研究所(22688)
(22132)
技术(21595)
中心(21420)
职业(20899)
北京(19946)
业大(19313)
(18109)
(17772)
农业(17174)
基金
项目(88065)
研究(74079)
科学(70635)
基金(58533)
(50166)
国家(49523)
教育(43979)
社会(43508)
科学基金(41707)
社会科(40861)
社会科学(40853)
(37636)
编号(34238)
(33300)
成果(30139)
基金项目(29900)
课题(27678)
自然(24314)
(24098)
自然科(23731)
自然科学(23726)
自然科学基金(23300)
资助(22672)
重点(21771)
规划(20920)
(20797)
(20717)
项目编号(20106)
(19482)
(19141)
期刊
教育(57599)
(53846)
经济(53846)
研究(52790)
中国(41167)
(20353)
学报(19656)
(17643)
科学(17444)
技术(17432)
职业(16389)
大学(16197)
管理(15520)
农业(13893)
学学(13343)
技术教育(10759)
职业技术(10759)
职业技术教育(10759)
业经(10103)
(10079)
金融(10079)
经济研究(8842)
(8777)
论坛(8777)
财经(8372)
(7380)
(7280)
(7055)
高等(6816)
图书(6796)
共检索到221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必文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树立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素质教育观,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素质教育观念。注重产学、校企结合,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设置适当的文化课程。要造就一支"双师型"和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步松  
在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视野下,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是涉及根本,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从哲学的高度思考才能厘清两者的辩证关系,真正体现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在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从哲学的层面考察、研究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发展规律和方法途径,试图回答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理论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海芍  郇秀红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制器"走向"育人"。二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选修课从无到有,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与通选课一起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三是引发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试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仁忠在《职教论坛》2012年第10期中撰文分析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依据的教育公平,指出了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并提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追求教育公平的改革建议。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要把它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作者分析了约翰.罗尔斯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仁忠  
教育公平是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若干教育不公平问题,已经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未能充分彰显,并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推进追求教育公平价值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文章具体地提出要制定高职生生均拨款的基本标准,鼓励各地提高高职生生均拨款;调整和优化高校布局结构,大量增加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数量;确立公平优先原则,转变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扩大高职生专升本规模,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重构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关系,加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舒雁滨  吴雄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高等素质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应试教育将逐渐被素质教育替代,高校体育教育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受到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健康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高校体育教育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确定管理目标,制定管理方案,完善管理体制,研讨教育方法,提高创新观念,不断壮大师资素质培训,顺应教育形式的发展,提高高校体育管理能力,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成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剑宇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探索科学合理的基本素质教育目标、设计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素质教育更加规范和高效,同时也将推动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建设,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践表明,这种以基本素质教育目标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简洁、科学,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特殊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丹  郝子强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改革进程中,应密切关注国内外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成果,努力分析我国人文素质教育滞后的主要原因,深入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分析,在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品牌课程、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大胆探索和实践,持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水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守功  
高中教育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宗旨是为学生进一步成长发展打好基础。它的任务是“双重的”,既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优秀学生,又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后备力量。在现条件下,要完成“双重任务”,关键就是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校各项改革,真正建立与完善素质教育体系。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素质教育的保证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这支队伍应有好的职业道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要懂得教育规律,有一颗对教育事业永远火热的心。几年来,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校内培养为主和引进优秀教师为辅的原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德仁  
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而不是单纯的学科教育。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对目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做法以及一些带倾向性的认识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把握、对现阶段高校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谭英   周建芳   曹成建  
以“文献检索”或者“信息检索”为核心的传统信息素质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的信息素质类课程举步维艰,部分高校已经停止开设信息素质类课程。四川师范大学以终身学习为导向改革传统信息素质教育,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调整课程名称、转变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方式、建设教学团队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强化信息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得了包括两门国家一流课程、一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内的诸多成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燕祥  
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当前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难点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梳理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途径: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科学优化教育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鲍丽雯  
基于高等职业院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高职院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课要符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律,要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要针对高职生的个性特点,要符合基础课教材改革的要求,要适应以就业为导向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