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
2023(942)
2022(788)
2021(693)
2020(568)
2019(1385)
2018(1299)
2017(2419)
2016(1342)
2015(1460)
2014(1649)
2013(1603)
2012(1611)
2011(1358)
2010(1487)
2009(1389)
2008(1443)
2007(1283)
2006(1200)
2005(1171)
作者
(4266)
(3480)
(3350)
(3317)
(2298)
(1650)
(1532)
(1383)
(1359)
(1304)
(1209)
(1198)
(1184)
(1125)
(1111)
(1077)
(1062)
(1049)
(999)
(978)
(939)
(924)
(894)
(851)
(846)
(845)
(790)
(756)
(748)
(739)
学科
管理(4452)
(4057)
经济(4049)
(3570)
(3045)
企业(3045)
(1963)
中国(1857)
(1844)
(1609)
教育(1452)
(1409)
银行(1409)
理论(1337)
方法(1331)
(1309)
(1303)
环境(1222)
(1167)
(1138)
财务(1137)
财务管理(1135)
(1081)
金融(1081)
企业财务(1076)
业经(1015)
(1008)
及其(976)
制度(969)
(969)
机构
大学(20142)
学院(19583)
管理(6726)
研究(6670)
(6569)
经济(6331)
中国(5944)
理学(5252)
理学院(5169)
管理学(5024)
管理学院(4990)
(4674)
(4520)
科学(4273)
(4080)
(3909)
师范(3877)
(3607)
(3473)
中心(3314)
(3201)
财经(3169)
(3130)
研究所(3064)
师范大学(2987)
北京(2913)
(2802)
业大(2620)
农业(2597)
(2409)
基金
项目(11117)
科学(8571)
研究(8552)
基金(7753)
(6874)
国家(6797)
科学基金(5628)
社会(5270)
社会科(4932)
社会科学(4931)
(4276)
教育(4144)
基金项目(4039)
(3719)
编号(3523)
自然(3491)
自然科(3338)
自然科学(3338)
自然科学基金(3276)
成果(3213)
资助(3194)
课题(2716)
重点(2588)
(2575)
(2415)
国家社会(2199)
(2196)
(2192)
教育部(2179)
(2176)
期刊
(9533)
经济(9533)
研究(7330)
中国(6452)
(4213)
教育(3959)
学报(3644)
(3043)
金融(3043)
科学(3038)
(3022)
大学(2841)
管理(2683)
学学(2517)
财经(1907)
农业(1844)
图书(1733)
技术(1664)
(1596)
业经(1409)
书馆(1371)
图书馆(1371)
(1296)
会计(1202)
问题(1109)
资源(1090)
(1084)
经济研究(1043)
(1042)
理论(1023)
共检索到36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辉霞  
从根源上讲 ,精神损害赔偿是人身权利的救济内容 ,即侵犯人身权的一种民事责任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很多问题作出了规定 ,这表明了中国司法机关对于自然人人格利益法律保护的重大进步 ,具有人格权法律保护的里程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怡然  周孜予  
在当今司法实践中,由于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过于狭窄,已经不足以解决出现的所有司法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在规定上也存在着一定弊病。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争议,具体的赔偿范围也难以确定,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势在必行。针对这些尚存在的问题,文章对比国外的赔偿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立法现状,提出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参照民法进行,扩大赔偿范围,明确赔偿法中部分规定以及修改赔偿数额上下线的四个方面的完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骁宇  
合同解除引发的损害赔偿在学术界引起诸多争议。本文试图根据导致合同解除原因存在的差异,展开不同类型的分析,以确定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范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珊珊  
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确定是环境损害赔偿的关键性环节。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限定于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精神损害,从而难以对于潜在的环境损害及生态环境自身的损害实行有效补救,也难以实现保护公民环境权益及公共环境利益的目标。公共信托理论、环境权理论与损害赔偿社会化理论为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在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基础上,将生态环境等自身损害纳入赔偿范围,并通过相关制度构建来保障环境损害赔偿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斐  朱昊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是由国家政策由上而下强力推动产生,而非司法实践倒逼的结果。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创设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虽然在我国已经实施八年,但其适用范围仍然没有被学界和实务界厘清。实践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有名无实”,规范手段和立法目的之间有矛盾。作为主要制度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生态系统功能损失或自然生物因素的不利改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这一民事赔偿诉讼只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有关部门应当实事求是地运用该制度的有限功能,充分发挥该制度保护权利人财产权益、维护司法秩序的设计功能。该类诉讼制度的赔偿范围仅限于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人身损害或与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相关的财产利益损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慧  
从比较视域本文考察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及地区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尽管立法有宽严,但判例突破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强大趋势。英美法以不断出现的司法判例为动因,以"合同性质"、"合同目的"、"可预见性"及"明显后果"等为限制条件,把握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尺度,再到逐步扩大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使之类型化,从而明确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大陆法主要是通过扩大法条解释、变通救济理念予以救济,或通过增设法律条文进行规定,满足现实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需求,这些均可作为我国构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实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世文  
传统上,学术界对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本文对否定说的主要理由进行反思后提出:人格不会商品化;不能由惩罚性赔偿替代;精神损害发生可预见;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并在对其他国家(地区)立法、学说及相关判例的考察中,论证了违约责任中应有精神损害赔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秦文献  
案情简介王某系某建筑公司职工。2011年6月,王某在工作时不慎被一根没有固定牢固的钢丝绳突然甩出击伤其右眼,经治疗无望后王某右眼球被摘除并安装义眼。王某支付医疗费用3万元,建筑公司支付医疗费用1万元。建筑公司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后因赔偿问题双方协商未果,2012年2月,王某申请工伤认定,2012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道光  
某日,张某在深圳人民北路准备乘中巴回家。上车投币后欲往后排空座就坐。这时该车司机王某在车门没有关好的情况下,突然起动车辆,并欲超越前面的车,导致还没站稳的张某被抛出车门,头部撞地出血,急诊后查实:属脑挫裂伤、左腕舟状骨骨折。治疗出院后,经深圳市交管局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小组评定为10级伤残,就赔偿问题交警进行了多次调解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石光,卢建海,周宏柱,王亚臣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法律原则和规定,结合我国医疗事故所致人身损害的特点,探讨了其赔偿范围和标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延书  
《民法典》认可当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时,被侵权人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对公民人身权益保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相关条款表述较模糊,导致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范围不明,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不清。因此,还需从法学解释的角度入手,明确具有人身意义特定物的判断标准。同时,物品所有权人并非一定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应当通过判断物上承载的人身利益主体,确定谁是《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中的适格被侵权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宁  
在保险人未能善尽诚实理赔义务时,其不仅应依约承担保险责任,还须赔偿该违约行为给被保险人、受益人造成的期待利益的损失。在消费者保险中,当保险人故意不履行理赔义务时,被保险人、受益人得请求惩罚性赔偿金。对于因违约行为造成被保险人、受益人严重精神损害的,保险人还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牛立夫  
旅游合同是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混合合同。针对旅游纠纷中的精神损害问题,适用传统的侵权责任解决已经面临一系列不足。鉴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主要国家的立法和判例都已经承认了旅游合同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因此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也应当对此加以明确规定。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玉松  
本文通过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有关条文的扩张解释,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想,以解决旅游合同中旅游者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