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4)
2023(11303)
2022(8711)
2021(7694)
2020(6154)
2019(13481)
2018(13306)
2017(24394)
2016(12916)
2015(14501)
2014(14650)
2013(14082)
2012(12949)
2011(11934)
2010(12238)
2009(11539)
2008(11048)
2007(10250)
2006(9687)
2005(9092)
作者
(39147)
(32905)
(32528)
(31256)
(20827)
(15204)
(14692)
(12634)
(12432)
(11673)
(11288)
(10787)
(10761)
(10627)
(10171)
(10116)
(9667)
(9483)
(9279)
(9060)
(8526)
(8132)
(8007)
(7586)
(7526)
(7372)
(7111)
(7086)
(6607)
(6464)
学科
(75401)
经济(75337)
管理(35172)
(29844)
(22810)
企业(22810)
中国(21509)
地方(20762)
方法(18696)
(18019)
业经(16295)
数学(15600)
数学方法(15424)
(15150)
地方经济(13291)
(12753)
农业(12485)
(11766)
(11177)
(10947)
金融(10940)
(10868)
(10562)
银行(10543)
(10250)
理论(10101)
环境(9483)
产业(9242)
(8934)
技术(8766)
机构
学院(192102)
大学(190882)
(86272)
经济(84458)
研究(74314)
管理(65892)
中国(55745)
理学(54896)
理学院(54245)
管理学(53157)
管理学院(52796)
科学(43549)
(41531)
(38958)
(37943)
研究所(34068)
中心(32513)
(32000)
(31485)
财经(29819)
经济学(27701)
(26969)
(26820)
(26775)
北京(26726)
师范(26486)
业大(26131)
(24778)
农业(24552)
经济学院(24407)
基金
项目(120839)
科学(94747)
研究(92340)
基金(84764)
(73869)
国家(73238)
科学基金(61561)
社会(59296)
社会科(56027)
社会科学(56011)
(48673)
基金项目(43030)
教育(41164)
(39905)
编号(37312)
自然(35582)
自然科(34745)
自然科学(34731)
自然科学基金(34060)
资助(33491)
成果(31813)
(29020)
重点(27907)
课题(27787)
(25349)
(25340)
国家社会(25262)
发展(24088)
创新(23763)
(23722)
期刊
(110469)
经济(110469)
研究(65411)
中国(47080)
(31558)
学报(30445)
(29862)
管理(28400)
科学(27697)
教育(25372)
大学(23651)
学学(22022)
农业(20781)
(19653)
金融(19653)
经济研究(18854)
技术(18847)
业经(16845)
财经(16113)
(14155)
问题(14110)
技术经济(10806)
(10666)
(10301)
科技(10161)
(9871)
论坛(9871)
世界(9849)
统计(9523)
国际(9408)
共检索到317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邱国锋  
一、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标志与特征 (一)拥有基础较好的协作共同体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原有以“实验室”、“实验基地”等表达的概念已远为不足。一定地域内拥有高科技企业群、工程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中试基地、高校开发中心、高科技工业园,乃至科技工业城(带、线)等,其表现形态与传统工业经济形态不同的之处,在于内部有严格的分工,外部有良好的协作关系;实体会员中的科研人员,地位上占主导作用,数量上占多数(如20—80%);科技人员还应占有企业实体一定的股权或经营决策权;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年龄结构呈梯状分布等。以此才能形成一体化综合开发的整体优势。 (二)产业结构中智力密集型为主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瑞林  骆华松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品、要素等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维纳的关税同盟理论到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都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既有负效应,又有正效应。基于此,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应该以市场化为基础,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有效的主体组织和适当的补偿机制为保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忠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区域集团,其一体化进程却非常缓慢。目前,在东北亚地区有两个潜在优先发展的FTA,即一个双边的日本—韩国FTA和一个三边的日本—韩国—中国FTA。根据国际形势和东北亚主要国家的政策变化,可以预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要进入提速阶段。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从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的二维发展过程上,都应该选择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的实现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兰君  
本文在秦皇岛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指引下,立足休闲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分析了秦皇岛的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得到各方指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温彬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欧洲联盟的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使“欧洲经济圈”和“北美经济圈”已初显其形。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何去何从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一般认为,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社会经济制度各不相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迥异而不易做出制度上的安排,只能是一种开放的、松散的功能型联合。笔者认为:东亚国家(地区)如果一味强调开放性、松散性,各自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澈元  李露  韦玮峰  
全球化和区域化条件下,两岸经济合作场域向国际经济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也是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向国际经济空间的合理延伸。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全面建成和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凸显了这一趋势的现实紧迫性。基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国际经济空间的复杂性、敏感性,在客观评估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两岸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两岸合作策略,是两岸应采取的合作路径,而选择次区域合作方式在大陆适宜区域设立CAFTA与ECFA机制衔接的先行先试区,开展相应的政策试验则是支撑该项合作的可行政策工具。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久文  邓慧慧  叶振宇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和进程,指出京津冀都市圈处在加速向全面一体化演变的关键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京津冀合作的思路、途径与政策重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心益  张勇  赵毅峰  冉春红  
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何心益,张勇,赵毅峰,冉春红一、现状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在四川省(以下称我省)不断深化,科技投入得到全社会一定程度的重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科技投入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1992年我省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健民  孙世民  周衍平  陈会英  
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观点,论述了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动态性与可控性,并分析了其对实施农业科技一体化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惠然,余春祥  
科研院所进入企业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云南省科委许惠然,余春祥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现有职工98人,专业技术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有6人,中级职称的有24人。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于1990年从省农科院分离出来,进入中国烟草总公司...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浦东的开发开放,进一步突出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龙头”和“发展极”作用。发展的新形势和竞争的新格局给上海提出的历史性任务是,借助浦东开发开放,尽快形成较强的增长势头,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同时也要尽快将这种增长势头对长江流域产生较强的扩散和辐射作用。成本较小并能迅速实现这一任务的可行途径是,上海与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建立一体化经济,并按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在上海与苏锡常之间重新配置产业,从而使两地的外部经济内部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子昂  张书铭  
本文从石油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发展趋势和中国石油科技经济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并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最佳实践经验和中国石油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入世后适合于中国石油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和其它相关措施。这对中国石油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志华  
论科技经济一体化山东省科委潘志华科技经济一体化是按照现代科技和现代经济发展规律要求,建立科学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开放高效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形成以科技信息知识为主要支撑的经济结构,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综合发展。科技经济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正伦  
科技经济一体化与技术创新张正伦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一、科技经济一体化是一种发展趋向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走科技经济一体化道路,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向。因为当今世界各国都在为增强“综合国力”而努力,在综合国力构成要素中,科学技术固然是最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作汀  
上虞市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浙江上虞市委书记姚作汀上虞市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科委确定的杭嘉湖高科技区成员单位,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总面积1427.5平方公里,人口76.6万,辖18个镇和6个乡,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1987年开始,上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