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7)
2023(8303)
2022(6910)
2021(6098)
2020(4752)
2019(10694)
2018(10583)
2017(19588)
2016(10145)
2015(11378)
2014(11520)
2013(11600)
2012(11458)
2011(10818)
2010(11360)
2009(10569)
2008(10213)
2007(9250)
2006(8822)
2005(8512)
作者
(32040)
(26911)
(26735)
(25269)
(17191)
(12621)
(12054)
(10400)
(10228)
(9734)
(9332)
(8867)
(8786)
(8751)
(8350)
(8200)
(8000)
(7631)
(7623)
(7398)
(7066)
(6669)
(6492)
(6296)
(6129)
(5993)
(5828)
(5818)
(5503)
(5244)
学科
(72131)
经济(72080)
管理(25800)
(24928)
地方(24688)
中国(21074)
(17244)
企业(17244)
方法(16560)
(15652)
地方经济(15614)
业经(14475)
数学(14137)
数学方法(14072)
(11971)
农业(11460)
(11235)
(11121)
金融(11121)
(10351)
银行(10342)
(10218)
环境(9726)
(9597)
技术(9326)
(8809)
贸易(8797)
(8543)
(8286)
产业(8241)
机构
学院(158839)
大学(156832)
(78624)
经济(77152)
研究(66026)
管理(54986)
中国(50644)
理学(44892)
理学院(44242)
管理学(43665)
管理学院(43348)
(38212)
科学(37683)
(34296)
(33222)
研究所(30514)
中心(28271)
北京(26100)
(25684)
(25130)
经济学(25040)
财经(24983)
(23469)
(22526)
(22409)
师范(22341)
经济学院(22039)
(20750)
科学院(20671)
业大(20140)
基金
项目(93788)
科学(73700)
研究(72152)
基金(65185)
(55832)
国家(55305)
社会(47143)
科学基金(46679)
社会科(44772)
社会科学(44765)
(37243)
基金项目(33573)
(31087)
教育(30502)
(28354)
编号(28325)
资助(26560)
自然(26242)
自然科(25556)
自然科学(25549)
自然科学基金(25054)
成果(23836)
发展(23748)
(23360)
重点(21555)
课题(21463)
(19881)
(19763)
国家社会(19600)
创新(18720)
期刊
(104959)
经济(104959)
研究(59482)
中国(40731)
(24683)
管理(24136)
(23844)
科学(21455)
学报(21000)
(19504)
金融(19504)
教育(18116)
经济研究(17697)
农业(16859)
大学(16510)
业经(16227)
技术(15560)
学学(15262)
财经(13516)
问题(13285)
(11871)
技术经济(10272)
世界(9995)
(9844)
国际(9143)
(8775)
论坛(8775)
科技(8760)
(8622)
经济问题(8585)
共检索到276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郝春  刘学敏  
本文认为,科技进步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北京发展循环经济要立足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障碍。科技发展与循环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科技发展为循环经济实践提供手段和方法,推动循环经济实践活动由低水平不断向高水平发展;反过来,循环经济发展催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指引科技发展的方向。文章还提出了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对策建议: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社会发展科技;二是产学研结合,有效集成研究力量;三是强化技术共享,建设社会发展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四是广泛开展国际技术开发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春平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颖  
2010年,北京实际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972万人,提早10年突破国务院批复的到2020年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环境资源的承载极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薇  
在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循环经济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北京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北京经济向着"低投入、高产出、可循环"的方向发展。在压缩的工业化和工业制造业耗能过大的双重压力下,北京应积极探索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立足于北京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实,提出企业清洁生产模式、生态工业园模式和工业废弃物可持续利用模式,通过对北京市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能源消费与水资源消费的数据进行标准差和平均值的比较计算,认为北京应积极压缩耗能高、污染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业的循环转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是北京市循环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剑峰  
一、蟹岛循环经济模式简介北京蟹岛位于朝阳区金盏乡,占地200hm2。其中,90%左右的土地用于有机农业生产,10%左右的土地用于发展旅游业。为了寻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有机、环保、可持续”的经营理念,以有机农业为依托,以休闲度假为手段,开创了“前店后园”和“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翁心刚  亓涛  
本文探讨了发展现代物流业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认为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增长对物流需求逐步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物流需求的质量,现代商业发展对城市配送产生旺盛需求,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新的物流需求,形成新的物流市场,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也对北京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加快服务内容调整,探索新型服务模式,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实现物流业的现代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解振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把依法治国战略贯彻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经济转型、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全过程,特别是要深入探讨如何发挥法制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关小虎  崔颖  
本文梳理了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观点,并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常波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后进行的创新。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发展无疑对扩大社会投资提出了旺盛需求。本文拟对新形势下完善绿色投资体系、提高我国循环经济投资效率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霍玲  
循环经济思想是当前促进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推动腐屑资源利用是循环经济思想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实现途径。腐屑资源利用符合大农业体系的基本框架,而大农业体系又是全部农业范畴与循环经济思想的有机结合。我们应构建腐屑生态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迎接新的历史性的农业变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卉彤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容量有限的特大城市,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继勤  孙茂龙  
从循环经济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为背景出发,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思想的发展以及北京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建立了北京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指标与政策的理论框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颖  
本文对北京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北京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利用法规、政策和标准等手段对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进行引导;通过加大资金、科技投入,联合企业、中介、行业协会等多方合作,构建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打造技术、人才、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宣传教育等措施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春艳  周连第  郝利  
循环农业是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北京的循环农业发展由于受到生产小单元、农民认识不足、缺乏成熟技术、政策操作性不强等因素的制约而后劲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联系分散农户,起到宣传推广循环农业的理念和技术、解决循环农业产品的销售、保障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等作用。因此,需要制定有效对策,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来推动北京循环农业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善祥  
文章首先总结分析了1984年芜湖会议以来我国图书馆界为经济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接着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图书馆应该加强科技宣传,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积极为实施国家的科技计划服务;努力为科技决策服务,增强决策意识;大力为经济建设重点工程服务,发挥科技查新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