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6)
2023(4915)
2022(4103)
2021(3815)
2020(3239)
2019(7542)
2018(7038)
2017(12496)
2016(6534)
2015(7383)
2014(7034)
2013(7549)
2012(7028)
2011(6536)
2010(6895)
2009(6310)
2008(6179)
2007(5580)
2006(5134)
2005(5052)
作者
(21551)
(18062)
(17762)
(16883)
(11563)
(8476)
(7838)
(6960)
(6950)
(6359)
(6324)
(6026)
(6025)
(5904)
(5666)
(5569)
(5415)
(5220)
(5195)
(5162)
(4690)
(4557)
(4481)
(4159)
(4019)
(4007)
(4005)
(3898)
(3717)
(3694)
学科
(30475)
经济(30456)
(22041)
管理(20536)
(17621)
企业(17621)
方法(12079)
技术(11799)
数学(10068)
数学方法(9927)
中国(8852)
(7972)
教育(7092)
(6724)
业经(6363)
技术管理(6330)
(6033)
研究(5990)
地方(5968)
(5902)
贸易(5895)
理论(5762)
(5632)
农业(5595)
(5396)
关系(4516)
(4342)
(4182)
服务(4081)
(3968)
机构
大学(103030)
学院(99161)
(43072)
经济(42027)
研究(41049)
管理(37106)
理学(31315)
理学院(30879)
管理学(30257)
管理学院(30039)
中国(27966)
科学(24488)
(23597)
(21060)
(19320)
研究所(18966)
(17630)
中心(17119)
(17046)
业大(15979)
北京(15326)
农业(15099)
(15052)
(14673)
师范(14529)
财经(13366)
(13074)
(13030)
经济学(13022)
技术(12917)
基金
项目(65645)
科学(51790)
研究(48835)
基金(46661)
(41940)
国家(41632)
科学基金(34690)
社会(30560)
社会科(29105)
社会科学(29098)
(25906)
基金项目(23725)
教育(23354)
(21935)
自然(21750)
自然科(21291)
自然科学(21285)
自然科学基金(20894)
编号(19241)
资助(19084)
成果(15706)
重点(15556)
(14899)
(14817)
(14713)
课题(14520)
创新(13847)
国家社会(13238)
教育部(12463)
大学(12107)
期刊
(49624)
经济(49624)
研究(35600)
中国(29518)
教育(19431)
学报(17212)
(16972)
科学(16639)
管理(15915)
(13483)
大学(13348)
技术(13143)
农业(12028)
学学(12018)
(8177)
经济研究(7947)
技术经济(7512)
(7228)
财经(7047)
科技(6943)
(6771)
金融(6771)
业经(6272)
(6270)
(6092)
(6049)
论坛(6049)
问题(5981)
图书(5721)
国际(5218)
共检索到166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宓文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疑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但是,如何从理论上正确阐明科学技术能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根据,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试从生产力的历史发展和科学技术本身的本质、特点两个方面对科学技术能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两大根据作一番透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明刚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新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重大发展,它以其创造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论造诣而颇具特色,对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首要特色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用“第一生产力”来说明现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在古希腊美丽的传说中,是无私无畏的普罗米修斯给人类送来了火种,照亮和温暖了整个世界,为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在20世纪80年代,新技术革命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速度一下子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给人类送来了新的火种,为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现代化、更加美好、更加理想、更加文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科学命题。它是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做出的一种科学判断。这种判断包括: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形态;它们在现代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质变中充当着决定性的角色;它们是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且正在成为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这一命题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承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本文试图对这一论断的伟大意义、理论依据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其巨大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意义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依我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坚持社会主义是假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一次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世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川省社科院科学学所所长、研究员胡世禄邓小平同志作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现在再来回顾这一论断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小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福长  郭连声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怍用的、革命的力量"。"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熟练程度,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生产力同其他事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耀标  
本文就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质含义的意义、科技与经济相互作用、科技进步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和方向等十个方面,深化认识,升华思想,确立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龙头观”、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庆承瑞  
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妇女解放庆承瑞(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在许多人谈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时都强调妇女要更多地参与社会的、生产的和科学技术的实践运动,才能取得和男子一样的地位和得到彻底的解放。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振元  
“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理论上认识科技第一生产力,是否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1、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这一理论建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十年内乱期间,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到一场空前的浩劫。大批科研机构被砸烂、科技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助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是目前理论界与企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几个月来,我国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方权  
农业劳动力素质是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的提高和改进,农业劳动对象的拓展、升级换代,都是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结果。到本世纪末,我国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必将上升为第一位因素。今后十年,我国农业要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战略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明瑜  
一 (一)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高度概括了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力的关系。 (二)起于十八世纪下半叶的上一次产业革命,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把自然科学并入了生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科学技术成为一般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浚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最近,小平同志又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12月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也作了论述。当前,在各级政府的工作部署中,切实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生产力”的位置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祁宝庆 ,常聪明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广为实施的星火计划,有效地把科学技术送到了广大农村,唤起了亿万农民科学致富的劳动热情,开发和转化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加速了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农民技术大军。星火技术的扩散和燎原,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建立,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使得农村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