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5)
- 2023(13183)
- 2022(10819)
- 2021(10077)
- 2020(8274)
- 2019(18835)
- 2018(18646)
- 2017(35941)
- 2016(19277)
- 2015(21664)
- 2014(21579)
- 2013(20855)
- 2012(18622)
- 2011(16896)
- 2010(17116)
- 2009(15971)
- 2008(15896)
- 2007(14395)
- 2006(12770)
- 2005(11484)
- 学科
- 济(75434)
- 经济(75257)
- 管理(59861)
- 业(54316)
- 企(47678)
- 企业(47678)
- 方法(34926)
- 数学(28959)
- 数学方法(28324)
- 财(21833)
- 中国(20995)
- 农(20724)
- 制(19746)
- 业经(19509)
- 理论(16159)
- 学(15665)
- 务(13498)
- 财务(13439)
- 财务管理(13405)
- 银(13329)
- 体(13319)
- 银行(13314)
- 农业(13160)
- 和(13063)
- 地方(13055)
- 企业财务(12759)
- 行(12698)
- 融(12382)
- 金融(12377)
- 贸(12080)
- 机构
- 学院(273861)
- 大学(272370)
- 济(106836)
- 经济(104427)
- 管理(104192)
- 理学(89872)
- 研究(89262)
- 理学院(88878)
- 管理学(86945)
- 管理学院(86438)
- 中国(67554)
- 京(56927)
- 科学(54783)
- 财(54750)
- 所(44436)
- 农(42670)
- 财经(42611)
- 江(41997)
- 中心(41118)
- 研究所(40027)
- 业大(39161)
- 经(38483)
- 范(35558)
- 北京(35393)
- 师范(35192)
- 州(33274)
- 农业(33083)
- 院(32852)
- 经济学(32793)
- 财经大学(31689)
- 基金
- 项目(184254)
- 科学(145912)
- 研究(135432)
- 基金(133489)
- 家(116449)
- 国家(115497)
- 科学基金(99574)
- 社会(87379)
- 社会科(82010)
- 社会科学(81980)
- 省(73303)
- 基金项目(69461)
- 教育(64494)
- 自然(63769)
- 自然科(62332)
- 自然科学(62317)
- 划(61303)
- 自然科学基金(61188)
- 编号(54902)
- 资助(54687)
- 成果(45789)
- 重点(42042)
- 部(40759)
- 课题(39445)
- 创(39020)
- 发(38439)
- 制(37939)
- 创新(36365)
- 国家社会(35899)
- 教育部(35359)
- 期刊
- 济(119568)
- 经济(119568)
- 研究(79922)
- 中国(58193)
- 财(44647)
- 学报(43086)
- 管理(40698)
- 农(39908)
- 科学(39627)
- 教育(35121)
- 大学(33732)
- 学学(31821)
- 农业(26469)
- 技术(25644)
- 融(25190)
- 金融(25190)
- 财经(21762)
- 业经(19844)
- 经济研究(19244)
- 经(18667)
- 问题(15181)
- 统计(14454)
- 版(13913)
- 策(13568)
- 业(13435)
- 科技(12732)
- 技术经济(12650)
- 决策(11824)
- 理论(11811)
- 财会(11651)
共检索到408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慧玲 何立胜 李军超
笔者在嵌套式规则体系的分析框架下,引入政府、企业与社会多方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对社会性规制与CSR的耦合展开研究,其中,社会性规制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内化为企业行为的决定因素;企业通过履行其社会责任对政府规制产生影响;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影响为二者的耦合提供外部监督机制和信息平台。授权型自我规制、共同规制与回应型规制是实现二者耦合的有效模式选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樊慧玲
社会性规制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耦合是满足消费安全、生产安全及良好环境等公共需求的必然选择。作为政府规制与CSR耦合的模式,必须既体现政府规制的强制力,又具有CSR的内生性;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授权型自我规制、共同规制和回应型规制便是实现二者耦合的有效治理模式。
关键词:
授权型自我规制 共同规制 回应型规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荣长玲
企业物流指的是企业内部的物品流动,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是企业物流较为常用的两种模式,二者的耦合实现路径有助于企业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之间的关系,从运输环节、储存环节、装卸搬运环节、包装和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环节、配送环节六个方面阐述了智慧物流与共享物流的耦合机制,并从物流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物流信息共享服务、物流专业人才四个方面分析了其耦合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文章研究了实现智慧物流以及共享物流的路径,为企业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智慧物流 共享物流 耦合机制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汉明 吴丹红
文章从制度理论中的"制度同形"概念出发,分析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制度动因以及制度压力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路径选择过程,得出以下结论:作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着行为模仿、质量相似和设置机构相似的"同形"现象;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是影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愿和质量的制度根源;制度压力影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路径为:制度环境制度压力企业执行行为企业特征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愿和质量。在这个路径中,公司特征是制度压力作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中间媒介,表现了不同企业应对制度压力的容纳能力和处理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强 林立
社会性规制在市场失灵的背景下产生,并以纠正市场失灵为目的。但是,同经济性规制一样,社会性规制也存在失效问题。因此,分析社会性规制失效的原因和改革传统社会性规制模式,就成为发挥社会性规制、纠正市场失灵功能的关键。对传统社会性规制模式的改革,不应该只是一般性的修补,而应该以治理理论为基础,引入网络化治理的思想,重构社会性规制模式,构建网络化社会性规制模式。
关键词:
社会性规制 治理 网络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保林
产业集群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其形成和成长依赖于集群租金的产生和可持续增长。集群内部适应性制度变迁与租金形成和增长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制度变迁的适应性效率视角,探讨如何通过提高我国产业集群租金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认为:集群内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适应性越强,其柔性越强,应付集群危机和产生租金的能力就越强,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越强;集群租金的产生来源于其内部柔性的雇佣制度、金融制度和柔性生产制度的适应性变迁;其内在作用机制在于适应性制度变迁来提高集群内部企业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集群内部和外部制度安排的适应性效率,从而提升产业集群的抵抗风险和危机的能力。
关键词:
集群租金 制度变迁 适应性效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殷慧芬 张留禄
破产免责制度为债务人提供全新开始机会的独立性价值逐渐得到了立法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建立我国破产免责制度的基本思路是:破产免责是债务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债务人应根据法律的规定直接获得破产免责,而无需经过法院的许可。存有欺诈行为或试图滥用破产免责逃避债务的债务人获得破产免责的可能性需受到限制,破产免责的效力也不应及于税收、罚款等债务。为确保破产免责权利不被滥用,法院在破产免责生效后应可作出撤销免责的裁定。
关键词:
破产免责 模式选择 制度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亦琴
农业是弱质产业 ,具有很高的自然和市场风险 ,产业竞争力弱。构建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借鉴国外经验 ,笔者认为 ,应建立健全以政府政策性保险为主导、农民合作保险为基础、商业性保险为补充的兼具政策性、互助性、经营性特点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规避农业风险和提高农业竞争力。
关键词:
农业风险 国内支持 农业保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裴志军
社会性规制是政府为了保护广大的消费者、雇工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而对产品和服务、广告、工作场所以及环境质量进行的规制。为了保证市场的繁荣和有序、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和谐,政府进行社会性规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政府规制的失灵,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规制、激励性与协商性规制、联合规制、标准替代等政策选择,有效地实现社会性规制的目的,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社会性规制 规制政策 和谐社会 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少波 张文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剖析了信用的制度内涵,分析了信用制度的基本功能以及信用制度的演进和变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信用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在于推进以政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正式规则变迁、加快以社会道德提升和重塑为核心的非正式规则演进以及强化制度实施机制建设。
关键词:
制度 信用机制 路径选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构建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认为城乡流通体系失调、关系失调源于流通制度、落后的农村经济基础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约束。对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和谐城乡流通统筹路径选择:(1)解除城乡流通不协调的经济约束;(2)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流通的制度环境;(3)创新城乡流通尤其是农村流通的制度供给模式;(4)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以流通技术促进农村流通效率的提高,实现城乡流通协调;(5)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鼓励农村流通主体的创新;(6)以"公平高效"为目标,改进农村流通监管。
关键词:
城乡流通 协调机制 路径选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盘晓愚
郎德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基于村集体组织、全民参与、"工分制"分配的经济组织模式,与当地苗族社区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社会组织结构的耦合。郎德案例揭示出:经济组织模式与社会组织结构的耦合,保证了文化传承和产业的有效运行,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建明
解决交易不确定性问题不能单纯依赖法律秩序,私人契约安排和组织化的市场机制是极端重要的。我们应从实际出发,首先认识现实中不同的交易类型,然后找出与之相匹配的最经济的规制结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
关键词:
交易 不确定性 规制结构 信用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国晖 郑萌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两者的紧密结合往往会带来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本文通过对耦合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的分析比较,认为松散耦合理论在研究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方面是适用且有效的,继而分析了两者之间微观层面的互动机制、中观层面的匹配机制以及宏观层面的协同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炼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三种运作模式,即科技产业园融资模式、科技金融机构模式、补贴资金市场化运作模式,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金融创新 耦合机制 耦合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金荣 刘威
文章结合目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特点、发展状况及内审制度框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框架体系,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制度框架实现路径,以期促进金融控股集团的持续发展,并为我国金融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