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7)
2023(9271)
2022(7753)
2021(6880)
2020(5707)
2019(12793)
2018(12424)
2017(24304)
2016(12744)
2015(14531)
2014(14653)
2013(14472)
2012(13702)
2011(12710)
2010(13045)
2009(12720)
2008(12375)
2007(11582)
2006(10751)
2005(10079)
作者
(37428)
(31439)
(31427)
(29935)
(20133)
(14801)
(14248)
(12064)
(11898)
(11275)
(10969)
(10467)
(10384)
(10143)
(9945)
(9704)
(9227)
(9196)
(9134)
(8676)
(8042)
(7532)
(7515)
(7388)
(7218)
(7080)
(6972)
(6653)
(6363)
(5954)
学科
(78450)
经济(78287)
管理(43620)
(35936)
(31957)
企业(31957)
方法(26107)
数学(21236)
数学方法(21092)
中国(17761)
地方(17495)
(16783)
(16718)
业经(16580)
(14435)
(13165)
地方经济(12465)
(12278)
(11821)
金融(11818)
(11062)
(11018)
银行(11011)
(10628)
理论(10472)
环境(10311)
体制(9472)
(9417)
(9399)
财务(9392)
机构
大学(201684)
学院(199164)
(98040)
经济(96237)
管理(75118)
研究(71057)
理学(63343)
理学院(62667)
管理学(61877)
管理学院(61481)
中国(55660)
(48030)
(41620)
财经(37138)
科学(36650)
(34844)
(33511)
经济学(32435)
中心(31549)
(30946)
研究所(30539)
经济学院(28647)
财经大学(27475)
北京(26693)
(24980)
(24970)
(24687)
师范(24516)
(23767)
业大(22594)
基金
项目(120956)
科学(97426)
研究(91544)
基金(90924)
(77034)
国家(76423)
科学基金(66683)
社会(64827)
社会科(60569)
社会科学(60547)
基金项目(46966)
(44820)
教育(41662)
自然(39363)
自然科(38471)
自然科学(38464)
自然科学基金(37820)
(37250)
资助(37126)
编号(35031)
成果(30128)
(28661)
(28487)
国家社会(27320)
重点(27235)
(26306)
教育部(25631)
课题(25021)
人文(24882)
(24703)
期刊
(121497)
经济(121497)
研究(70100)
中国(42262)
(38731)
管理(31915)
科学(25784)
学报(25394)
(24191)
金融(24191)
(23640)
财经(21369)
大学(21090)
经济研究(20213)
学学(19965)
(18496)
教育(17967)
技术(16791)
业经(16302)
问题(15330)
农业(14795)
(11919)
技术经济(11546)
世界(11072)
国际(10610)
统计(9885)
理论(9679)
经济管理(9669)
经济问题(9587)
改革(9490)
共检索到323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剧乂文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笔者认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原有的各项具体制度进行一系列重大变革,着力实现制度创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易振球  曾广灿  吴奕新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实现这个改革目标,必须在企业组织、市场体系、政府职能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市场,以至理顺政企关系,改变和改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方式,都会发挥连带的积极的影响。由此,深入研究如何建立适应社会化、现代化经济的产权制度,实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裘实  
(一)有的同志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中性的.它既不存在姓资姓社的制度属性问题,也不会因依存的外部条件(社会经济制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运作.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无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体制,必附着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作,虽不会使它带上制度属性,但社会基本制度形成的不同外部条件,却会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敬琏  
1978年12月,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虽然从一开始我国就把引入市场作为改善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无论是正确认识市场交易的本质以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还是把科学的认知落实到改革实践中去,都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社会主义的主体财产权,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的是传统的计划体制,其重大的制度缺陷,可以归结为:主·体·产·权·的·模·糊·和·缺·损·,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要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其中心环节是主体产权的构建。本文提出如下论题:建立拥有主体产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主体财产权构建和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干一   曾广友  
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本文对下述三个方面略述已见。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态我们现在所讲的市场经济,一般是指社会经济运动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和主导,一切经济活动受市场规律制约的经济运行形态。现有资料表明: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世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克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是改革旧的产品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本文就怎样利用当前有利条件加快建立这种新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讲一点看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东生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根本性变革阶段。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有利于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不能从概念出发进行主观想象,而应在分析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加以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础方式的商品经济,它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立而与计划调控相统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难点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虽然“两权分离”和“政企分开”的改革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自主经营提供了条件,但如果国有资产存量流失、增量乏力的现象得不到控制,自负盈亏的机制不能建立,那么国有企业就难以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前国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文斌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凄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确定了其基本框架,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新的发展和重大贡献,对于我国社会上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耕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已勿庸置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尚要进一步培育。我们任务的艰巨性和困难性不仅仅在于认识上的纠偏,以及“模式”上的重设,更为主要的还是如何在传统体制的框架中转变机制,怎样在既定机理的条件下转换手段,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其中涉及一个重要命题是重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任何一种体制及机制都要有确定的微观基础支撑和运作,时下,加快传统体制下的微观基础革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史哉书  
反生产价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基础天津商学院马列部史哉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两个基础;一个是它的体制基础,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个是它的运行规则基础,这个问题现在还停留在对一般商品经济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上。本文提出的反生产价格,目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家勇  陈健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作用程度的加深和政府与市场角色的不断转换,我国经济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法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仍不足以完全支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现代经济增长和现代社会生活。推进我国经济法治化进程有三个着力点:一是运用法治力量解决政府权力面临的"两难",构建法治政府;二是以法治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构建有效市场;三是以法治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孟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基础可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主义建立之初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基础;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终形成的思想基础。我们应认识这些思想基础,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家勇  陈健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作用程度的加深和政府与市场角色的不断转换,我国经济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法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仍不足以完全支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现代经济增长和现代社会生活。推进我国经济法治化进程有三个着力点:一是运用法治力量解决政府权力面临的“两难”,构建法治政府;二是以法治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构建有效市场;三是以法治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达昌  王映松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深化财政改革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把市场经济机制引入财政体制内部,从而实现财政体制模式由计划经济型向市场经济型的转变;另一方面,财政体制的框架设计要以服从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作为出发点及归宿。可以预见,深化财政改革只有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展开,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