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2)
2023(12800)
2022(10796)
2021(9739)
2020(8080)
2019(17702)
2018(17510)
2017(32915)
2016(17691)
2015(19930)
2014(19876)
2013(19074)
2012(17661)
2011(16328)
2010(16594)
2009(16080)
2008(15231)
2007(14241)
2006(12941)
2005(11922)
作者
(50923)
(42523)
(42400)
(40342)
(27105)
(20093)
(19267)
(16248)
(16172)
(15258)
(14550)
(14173)
(13846)
(13452)
(13431)
(13135)
(12582)
(12554)
(12184)
(12133)
(10815)
(10300)
(10277)
(9925)
(9581)
(9468)
(9447)
(9278)
(8604)
(8271)
学科
(88527)
经济(88355)
管理(54739)
(45454)
(39503)
企业(39503)
方法(29204)
数学(23593)
数学方法(23393)
中国(22106)
地方(20098)
(20077)
(19678)
业经(19597)
(19569)
(17605)
(14919)
理论(14246)
(14173)
金融(14165)
(13704)
银行(13685)
地方经济(13316)
(13198)
(13084)
环境(12380)
农业(11996)
(11983)
贸易(11972)
(11656)
机构
学院(258574)
大学(257416)
(114083)
经济(111698)
管理(93835)
研究(91207)
理学(79139)
理学院(78275)
管理学(76890)
管理学院(76408)
中国(70653)
(56126)
(53868)
科学(51046)
(45617)
财经(43300)
中心(41060)
(40788)
研究所(40493)
(38994)
(38040)
经济学(36553)
北京(33933)
(33613)
师范(33278)
业大(33026)
(32654)
经济学院(32333)
(31871)
财经大学(31813)
基金
项目(162615)
科学(128725)
研究(122500)
基金(118009)
(101548)
国家(100724)
科学基金(86597)
社会(81390)
社会科(76296)
社会科学(76274)
(63311)
基金项目(60901)
教育(56772)
自然(52657)
(52522)
自然科(51446)
自然科学(51432)
自然科学基金(50516)
编号(49633)
资助(48219)
成果(41806)
重点(37034)
(36399)
课题(35629)
(35385)
(34859)
国家社会(33674)
(33594)
教育部(31925)
(31854)
期刊
(141628)
经济(141628)
研究(84786)
中国(57312)
(45314)
管理(38627)
学报(37474)
(36259)
科学(35044)
教育(29674)
大学(29473)
(28332)
金融(28332)
学学(27867)
农业(23772)
经济研究(23712)
财经(23700)
技术(22803)
业经(21466)
(20539)
问题(17233)
(13740)
技术经济(13042)
世界(12587)
国际(12213)
统计(12178)
商业(12007)
理论(11874)
(11829)
(11575)
共检索到412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舒庆  黄明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体系的发育,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战略性特征的经济布局的运行机制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投资主体及其行为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经济布局的运行体制及实现这种运行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 投资主体的变动及其对经济布局的影响1.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是最主要的经济利益主体,国民经济的运行,包括经济布局主要是通过中央计划,以行政命令安排的。企业只是政府的一个附属部门,而非独立的经济主体,缺乏独立的区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凤玲  白暴力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党中央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和路线图。经济建设上,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更高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政治建设上,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京城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组织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财政作为重要的经济部门和调控手段,必须转换职能,深比改革,这是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曦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将使计划经济特色很强的县域经济,从内涵到外延,从量到质,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巨大的飞跃。县级政府作为上层建筑最基础、最庞大的组成部分,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对县域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元强  
(一) 从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我国高教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教育体制,这个体制是以苏联为楷模的。清华大学作为一所工科大学,基本上以各种工业部门为对口,设置了机械系、建工系、水利系、电机系、动力系等,1958年以后在这些系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工物系、工化系、自动控制系、无线电系、精仪系等。在系之下设置专业,专业基本上是对着各种工业企业下的具体业务部门设置的。例如:机械制造系分为机械制造、铸工、锻压、焊接、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平  练岑  马小丽  
一、我国企业工资改革现状及问题 1.企业工资改革进展成效从调整利益分配入手启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之一。从1982年提出“奖金不封顶,征收奖金税”,到1986年提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分配、国家征税”,直至1990年又提出:“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企业自主分配”,特别是去年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和十四大召开之后,企业工资改革的进展逐步加快。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10万户国有企业、4100万职工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中开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志电  
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布局的作用、条件、主要内容及模式。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其布局模式也不尽相同,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择能促进本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昊炜  熊晓琳  
双循环格局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宏观规模、质量;中观区域、产业;微观企业运行三维度联立分析国有经济运行现状特点。并从规模、质量、社会功能等角度出发选取并构建国有经济省域、行业布局效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国有经济省域及行业间布局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经分析发现,当前国有经济布局存在宏观布局标准不清晰,中央、地方发展不均衡;中观区域布局分化明显,行业布局转型"两难"抉择凸显;微观"竞争中立"趋势下,布局优化面临国内外双重挑战等问题。对此,应在宏观上坚持"底线思维",做到中央地方一盘棋;中观上空间布局动态调整,资源整合进退有序;微观上分类混改有的放矢,资本运营提质增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宝通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采取过两种战略和布局。50~70年代,区域平衡发展的战略居主导地位,并按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区布局经济。80年代,区域倾斜发展的战略居主导地位,并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布局经济。从实践的情况看,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由于内地和沿海差距较大,按六大区布局经济,追求平衡目标,势必把建设的目标放在内地。这样的布局经济,虽然使内地经济迅速发展,并改变了近现代生产力偏于高海一隅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长生  胡亭亭  胡本田  许跃辉  
经济布局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从比较优势、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动态发展四个方面探讨了经济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主要是通过价格体现出来的。价格管理体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改革后的价格管理体制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其中市场起着主要的基础性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汉超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根本格局。从现实效果上来看,当前我国政府与市场有朝着"强政府和强市场"发展的趋势。政府与市场的"双强"趋势继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职能范围,并让其职能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伯言  
在一国的社会、经济活动中 ,交通运输业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它很早就被各国有关国家视为“被规制产业” ,政府的产业规制也可谓由交通规制而发端。本文试图通过对交通规制经济原理的简要介绍 ,引出笔者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交通规制基本原则及规制改革基本思路所持的粗浅之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东安,陈功  
长期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效率的运行机制和特有的工作方式。人口情报工作产生于这一时期,适应国情需要并主要为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已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而今在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时,人口情报工作也相应改变其工作机制以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建立一个更加完备协调的系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节下,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人口情报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人口情报虽然一般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但科研部门、生产部门对情报的吸收利用却能促进物质财富更快地增长。 1 搞好人口情报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首先应该对情报市场和情报用户进行研究,使人口情报工作更具有目的性,从而提高人口情报的利用率和社会经济价值。从人口情报工作服务的对象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 1.1 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人口情报必须为解决宏观的人口问题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