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8)
- 2023(4121)
- 2022(3478)
- 2021(3356)
- 2020(2760)
- 2019(6074)
- 2018(5916)
- 2017(11736)
- 2016(6373)
- 2015(6745)
- 2014(6767)
- 2013(6638)
- 2012(6157)
- 2011(5537)
- 2010(5565)
- 2009(5041)
- 2008(5259)
- 2007(4701)
- 2006(4232)
- 2005(3698)
- 学科
- 济(23953)
- 经济(23800)
- 管理(16919)
- 业(16868)
- 企(14812)
- 企业(14812)
- 方法(11602)
- 中国(9145)
- 数学(8140)
- 数学方法(8007)
- 财(7416)
- 学(7113)
- 农(6709)
- 理论(6411)
- 业经(6307)
- 和(5890)
- 制(5597)
- 人口(5127)
- 务(4783)
- 财务(4774)
- 财务管理(4765)
- 企业财务(4653)
- 社会(4351)
- 农业(4216)
- 地方(4008)
- 银(3793)
- 银行(3787)
- 教育(3725)
- 策(3671)
- 技术(3669)
- 机构
- 大学(91688)
- 学院(89033)
- 济(34663)
- 经济(33776)
- 研究(33572)
- 管理(31780)
- 理学(27466)
- 理学院(27033)
- 管理学(26504)
- 管理学院(26296)
- 中国(23444)
- 科学(20504)
- 京(19760)
- 财(18040)
- 所(17473)
- 研究所(15740)
- 农(15687)
- 中心(14610)
- 财经(14480)
- 江(13504)
- 业大(13162)
- 经(13158)
- 范(12970)
- 师范(12845)
- 北京(12391)
- 农业(12247)
- 院(11995)
- 经济学(11278)
- 财经大学(10936)
- 州(10724)
- 基金
- 项目(60118)
- 科学(48014)
- 基金(45210)
- 研究(42179)
- 家(40186)
- 国家(39842)
- 科学基金(33962)
- 社会(29820)
- 社会科(26936)
- 社会科学(26922)
- 基金项目(23634)
- 省(22192)
- 自然(22059)
- 自然科(21606)
- 自然科学(21599)
- 自然科学基金(21256)
- 划(19965)
- 教育(19635)
- 资助(18348)
- 编号(15773)
- 部(13790)
- 成果(13759)
- 重点(13599)
- 性(12802)
- 国家社会(12202)
- 发(11987)
- 创(11976)
- 教育部(11872)
- 科研(11714)
- 课题(11326)
共检索到135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于人口再生产要不要实行计划管理,能不能实行计划管理,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所面临的新课题。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同时,预见到了人口再生产将发生根本的转变。社会主义的中国,根据革命导师的预见和论断,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人口再生产的计划管理,从实践上回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强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不仅是由"三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的,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必然要求。"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三个文明" 协调发展 必然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阎卡林
我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四化成败和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从我国人口生产的实践来看,之所以造成目前这种严重的人口问题,与我们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人口生产目的认识不清有很大关系。本文拟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人口生产目的一般,私有制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口生产目的,以及我国人口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海波
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或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力,二是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的上述原理,对当代的对外开放研究也是完全适用的。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可以认为,对外开放概念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体型的对外开放,即产品(包括服务)和生产要素以及作为消费者的旅游人员在国家之间的流动;二是制度型的对外开放,即体制的输入和体制的输出。中国的对外开放有着客观必然性,可以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加以论证,其决定性的原因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外开放的决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跃辉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我党指导思想上的第3次理论创新,其指导地位确立的客观必然性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我党指导思想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结果;二是建立在雄厚实践基础上的思想理论;三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三个代表" 指导思想 客观必然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敏
~~合作社从产生以来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之所以具有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这种制度有它的客观必然性和质的规定性。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先后都产生了合作社?它的强大生命力从何而来?我们认为,中国合作社发展道路的曲曲折折,同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在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词:
合作所有制 所有者与惠顾者统一 民主控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良
农业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包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从物质层面上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也是当务之急。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广泛推行套种套养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积极倡导立体种植,充分利用有限耕地资源;变废为宝,拓展农副产品的利用途径;利用高科技开发农产品,延长产业链条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模式选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舜夫 贾春霖 王柯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是指企业根据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进行产品、技术的进出口贸易或直接对外投资经营。有色金属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包含五个方面的涵义:第一,企业是主体,是生产经营的主体,是从事国内外市场活动的主体,有色总公司、地区公司都不是主体。第二,企业的经营方针面向国际市场。决定产品的发展方向时应分析国际市场的客观形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万有志
一、卫生领域引入计划市场机制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的运动机制是计划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由于计划市场的内在统一性,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也必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形成统一的计划市场机制.计划市场机制的目标模式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一方面,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等,把体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参数,通过制定和贯彻各项经济政策,输入市场,改变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勇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由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控制更多地转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的间接调控。现阶段我国指导性计划形式的选择应当是政策供给型,即在总结指令性计划和需求型指导性计划两种方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施以政策为导向的手段和保证供给与需求结构平衡相适应的指导性计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钦先 王伟
1.中国的现实国情更加离不开政策性金融。中国是一个后发的、赶超的、东方的、发展中的、转轨的、正在和平崛起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处在并将继续处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红
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促进企业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保证社会资源高效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大力发展我国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是健全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的客观必然.是企业改制的迫切要求.是国有经济改革的现实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文忠 蔡雄伟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市场经济将成为我国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鹿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理论界到经济部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心、研究和探讨有关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课题。总行苏州会议提出支持商品经济,讲究经济效果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