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6)
- 2023(4535)
- 2022(3451)
- 2021(3276)
- 2020(2360)
- 2019(5505)
- 2018(5582)
- 2017(9489)
- 2016(5339)
- 2015(5958)
- 2014(6047)
- 2013(5610)
- 2012(5356)
- 2011(4896)
- 2010(5283)
- 2009(4720)
- 2008(4986)
- 2007(4636)
- 2006(4293)
- 2005(3687)
- 学科
- 济(19696)
- 经济(19671)
- 管理(15422)
- 业(9447)
- 企(8226)
- 企业(8226)
- 环境(7810)
- 理论(7635)
- 中国(7129)
- 农(7042)
- 学(6946)
- 业经(6178)
- 地方(6050)
- 方法(5716)
- 和(5370)
- 教育(5302)
- 生态(5302)
- 教学(4674)
- 农业(4638)
- 划(4354)
- 发(4344)
- 资源(4103)
- 财(3934)
- 制(3505)
- 融(3436)
- 金融(3436)
- 数学(3299)
- 银(3260)
- 银行(3257)
- 数学方法(3225)
- 机构
- 学院(74024)
- 大学(72988)
- 研究(25898)
- 济(25209)
- 管理(24877)
- 经济(24386)
- 理学(20224)
- 理学院(19948)
- 中国(19816)
- 管理学(19518)
- 管理学院(19382)
- 京(16846)
- 科学(16314)
- 江(13472)
- 财(13205)
- 范(12655)
- 师范(12553)
- 所(12418)
- 中心(12124)
- 州(11170)
- 研究所(11124)
- 北京(11035)
- 农(10874)
- 技术(10327)
- 院(10019)
- 师范大学(9948)
- 业大(9848)
- 财经(9618)
- 职业(9613)
- 省(8909)
- 基金
- 项目(46220)
- 研究(38437)
- 科学(35320)
- 基金(29854)
- 家(25728)
- 国家(25435)
- 社会(22283)
- 科学基金(21345)
- 社会科(20779)
- 社会科学(20775)
- 省(19615)
- 教育(19000)
- 编号(17174)
- 划(16006)
- 基金项目(15515)
- 成果(14805)
- 课题(13331)
- 自然(12092)
- 自然科(11612)
- 自然科学(11609)
- 年(11563)
- 自然科学基金(11382)
- 资助(11309)
- 重点(11302)
- 发(10476)
- 创(9781)
- 规划(9740)
- 部(9635)
- 项目编号(9602)
- 性(9343)
共检索到124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宏春
生态文明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文章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论基础与理论演化,回顾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及其演变过程,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抽象和实践探索,从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从制定并实施最严格的制度、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部门集成和协调、创建生态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若干保障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宏春
生态文明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文章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论基础与理论演化,回顾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及其演变过程,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抽象和实践探索,从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从制定并实施最严格的制度、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部门集成和协调、创建生态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若干保障措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文传浩 程莉 铁燕
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已有三年,然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在理论上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在各地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应从广义"生态"内涵对生态文明理论内涵进行再认识,进一步科学界定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尽快建立科学性、操作性、适应性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此外,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纲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桑杰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为指导,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理论与实践 生态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彦昕
工业革命以来,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各种工农业产品生产和制造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自然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也就应运而生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有很多,如以石油资源开采为代表的英国阿伯丁、阿塞拜疆巴库,以及中国大庆、东营和克拉玛依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彦昕
工业革命以来,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各种工农业产品生产和制造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自然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也就应运而生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有很多,如以石油资源开采为代表的英国阿伯丁、阿塞拜疆巴库,以及中国大庆、东营和克拉玛依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时见 邵佰东
生态文明教育既体现教育涵化属性,又彰显公共管理属性,具有公共性、耦合性、全面性、长期性等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的场域下,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性工程,不仅要在理论内涵上体现中华民族生态复兴的教育愿景、人民中心生态民生的教育立场、民众生态心智形塑的教育目标、本土生态资源整合的教育特色,而且行动方略上要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任务,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整体性发展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夯实生态文明教育主体责任自觉,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协同治理机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求索
[作者]
卢浪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在理论、历史、实践的逻辑下系统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有机统持续发展、创新文明理念的延续。从实践逻辑来看,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大力培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必然路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守蓉 欧阳宇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探究成就背后蕴藏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困境与破局、理论与实践双重逻辑分析为主线,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引领和科学指导,构筑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理论逻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实现了制度破局、问题破局、治理破局和监管破局,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实践逻辑,造就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突飞猛进的破局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守蓉 欧阳宇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探究成就背后蕴藏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困境与破局、理论与实践双重逻辑分析为主线,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引领和科学指导,构筑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理论逻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实现了制度破局、问题破局、治理破局和监管破局,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实践逻辑,造就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突飞猛进的破局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文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角度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公共支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文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角度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公共支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为历史基石,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实践探索为历史经验而逐步发展成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和马克思共产主义生态图景的实践观,并在实践中以这三个理论为逻辑基点,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发展。笔者从加快顶层设计、倡导全民参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国际合作步伐四个方面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逻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健 汪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鲜明的价值旨趣。领悟这三个方面及其内在联系,必将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辉 白晓菲
“两山”理论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一对辩证统一概念的生动表述。它印证了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要在尊重生态文化和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实践品格、价值逻辑和文化意蕴。探究“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留住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及内在逻辑,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两山”理论 实践品格 文化意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