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3)
- 2023(2929)
- 2022(2333)
- 2021(2308)
- 2020(1703)
- 2019(4090)
- 2018(4129)
- 2017(6007)
- 2016(4447)
- 2015(5041)
- 2014(5220)
- 2013(4354)
- 2012(3953)
- 2011(3745)
- 2010(3972)
- 2009(3410)
- 2008(3422)
- 2007(3183)
- 2006(2875)
- 2005(2806)
- 学科
- 教育(18910)
- 中国(9119)
- 管理(7467)
- 济(6617)
- 经济(6612)
- 理论(6530)
- 业(6364)
- 企(5975)
- 企业(5975)
- 教学(5550)
- 学(4620)
- 发(3613)
- 思想(3566)
- 政治(3438)
- 发展(3427)
- 展(3303)
- 革(3298)
- 思想政治(3271)
- 政治教育(3271)
- 治教(3271)
- 财(3268)
- 德育(3228)
- 改革(3148)
- 研究(3121)
- 高等(3113)
- 教育改革(2785)
- 技术(2673)
- 方法(2615)
- 学校(2582)
- 学法(2527)
- 机构
- 大学(55829)
- 学院(51209)
- 教育(25838)
- 研究(20277)
- 范(18870)
- 师范(18838)
- 师范大学(15764)
- 京(13772)
- 管理(12653)
- 济(11458)
- 职业(11251)
- 科学(10949)
- 经济(10907)
- 理学(10725)
- 理学院(10468)
- 管理学(10137)
- 教育学(10082)
- 管理学院(9996)
- 技术(9980)
- 北京(9709)
- 江(9691)
- 所(9626)
- 研究所(8694)
- 中国(8044)
- 职业技术(7690)
- 中心(7631)
- 州(7443)
- 教育学院(7405)
- 院(7353)
- 财(6744)
共检索到89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振华
理解精神乃是一种重视理解,并以理解为行为目的和手段的意识、倾向、态度和风格。理解精神是个好东西。教育主体发扬理解精神,重视以理解为行为的目的和手段,无论是对于文化知识的获得,还是对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个体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宏聚
重视理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已成为世界理科教学改革的重要走向。新课程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价值教育中被称为价值目标。理科课堂中的价值教育是指在理科教学活动中,通过教授内容或学习活动的方式,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活动。课堂中试图达成的价值目标将内化为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学生从事理科学习及日后从事科学研究而应遵循或具有的"正当性原则",是个体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理科课堂 价值教育 课堂教学 科学素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舒志定
对学校教育现实性的质疑,不是为了澄清或说明学校教育是客观、真实存在的"自然事实",而是因为学校教育面临着"虚无主义"的危机。对此,运用马克思分析"现实中的个人"的思想线索,阐明理解学校教育对象的基本要求,辨析标准化、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在教育历史性视域中展示教育现实性命题的内涵与要求,在此意义上论定学校教育现实性消失是一个真实的命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张家军
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的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从"道德危境"入手,在理想的沟通情境下通过与学生对话,才能达到与学生的"视野融合",真正建立起理解型的师生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甘均良
理工科大学在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实施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微观与宏观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专业与“非专业”的关系,基础与“非基础性”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为学生发展个性、创造性地学习留下足够的空间,营造有利的氛围。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途径 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正江
经验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意味着什么?在教育过程中,经验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围绕这一主题,论文从"经验与学生知识的习得"、"经验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经验与学生品格的形成"三个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经验的独特教育价值。论文认为,经验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形态,具有某些独特的优良品性;经验是学生求知的重要工具,某些类型知识的获取必须诉诸经验;根据智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学生应当有自主探究与发展的学习经验、与原始问题打交道的学习经验;根据品格形成的基本原理,学校应大力加强活动类、实践类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并致力于沟通学校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实施生活德育。
关键词:
经验 教育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伯海
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内在相等的关系,主要依据有三:一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起同度量系数的作用;二是工资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增长;三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使劳动者的消费构成发生了变化。确认实际价值的存在具有三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捍卫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与一惯性;二是使抽象的价值理论回归现实生活,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应用;三是贯通理论、解除迷津、确保劳动价值理论的永恒真理与光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健生
自从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神经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创立精神分析学以来,它不仅成为一种有效的精神治疗学,同时也担负着文化工作的使命,弗洛伊德因之自许引发了自哥白尼、达尔文之后的第三次人类革命。虽然这次革命是心理学方面的,但其影响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精神分析成为无所不包的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当然,这个体系包含了许多精神分学家的贡献,尽管他们分属不同的学派,存在新旧精神分析之别,理论观点甚至相互矛盾以至争吵不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时下正热议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已进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确非常缺乏工匠精神。这里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他指的是工作者对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对服务业等来说也同样是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工匠精神,这是提升竞争实力的基础。然而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思。什么是工匠精神?通常把它解释为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敬业乐业的工作态度。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小英
如何理解教育政策,这是教育政策研究者常常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从教育政策现象出发,解析政策现象之中蕴涵的政策问题及其本质,进而以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为认识基础,认为教育政策就是作为公共权威的政府为了解决相互冲突的对教育产品的不同需求,通过对教育中所负载的价值的选择,从而提供的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和采取的政府行为。这种理解融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看待教育政策的视角,关注了教育政策的多维度、公共性和"价值负载"的性质。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政策问题 准公共产品 价值负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唐亚阳
大学是有自身独特精神气质和性格偏好的文化机构,人文、求真、服务是大学的宗旨与重要使命。自由、独立、首创是大学追求卓越的重要条件,开放、理性、革新是大学止于至善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大学精神 性格 宗旨 卓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增元 郑文全
随着教育产权理论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这一概念、理论本身进行学术反思和清理,杨克瑞教授的《教育产权:研究的误会》是致力于此的一篇力作,然而其立论基础、基本观点以及推理方式还有值得继续思考之处。教育领域内的产权研究确实存在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借用"教育产权"表达"学校产权"的含义;严格地讲,这不能概括为"研究的误会"。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不同层面的问题,两者并不矛盾,不能因为"非营利性"否定教育产权研究的价值。我国教育产权研究的现实基础和必要性在于教育实践的推动,而不是学者一时的"兴奋"使然。推进教育领域的产权研究,需要明确区分"教育产权"与"学校产权"的概念,教育产权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