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6)
2023(8839)
2022(7540)
2021(7147)
2020(5909)
2019(13551)
2018(13542)
2017(27203)
2016(14938)
2015(16781)
2014(17015)
2013(16837)
2012(16167)
2011(15016)
2010(15499)
2009(14661)
2008(14986)
2007(13484)
2006(12369)
2005(11521)
作者
(45014)
(37276)
(37231)
(35618)
(24199)
(17825)
(16907)
(14170)
(14140)
(13842)
(12780)
(12407)
(12263)
(12018)
(11948)
(11507)
(11041)
(10945)
(10944)
(10932)
(9653)
(9268)
(9165)
(8627)
(8580)
(8548)
(8501)
(8147)
(7605)
(7484)
学科
(61190)
经济(61111)
管理(42472)
(41223)
(33064)
企业(33064)
方法(27356)
数学(23475)
数学方法(23129)
中国(18961)
(17577)
(17450)
(14882)
(14633)
(13870)
贸易(13862)
(13551)
(13224)
银行(13203)
业经(13038)
(12738)
(11785)
(11711)
金融(11710)
理论(11448)
农业(10909)
(9845)
财务(9822)
财务管理(9800)
地方(9498)
机构
大学(229634)
学院(227484)
(96834)
经济(94684)
管理(83553)
研究(80851)
理学(70984)
理学院(70138)
管理学(68916)
管理学院(68473)
中国(63064)
(50396)
(48870)
科学(47461)
(42095)
财经(39066)
研究所(37796)
(36111)
中心(35439)
(35384)
(34792)
北京(31485)
(31059)
师范(30786)
经济学(30632)
业大(30195)
财经大学(29074)
(28565)
农业(28443)
(28056)
基金
项目(138280)
科学(109120)
研究(102150)
基金(101247)
(88129)
国家(87397)
科学基金(73532)
社会(64719)
社会科(61283)
社会科学(61267)
(51779)
基金项目(51742)
教育(47964)
自然(46786)
自然科(45688)
自然科学(45668)
(45191)
自然科学基金(44889)
资助(43319)
编号(41240)
成果(36462)
(32297)
重点(31546)
课题(29618)
(29590)
(28436)
(28156)
教育部(27684)
国家社会(26541)
创新(26406)
期刊
(110404)
经济(110404)
研究(75460)
中国(42710)
(37124)
学报(34415)
(32884)
科学(32070)
管理(31841)
(29279)
金融(29279)
教育(26707)
大学(26116)
学学(24511)
农业(21924)
财经(20253)
经济研究(18613)
技术(17576)
(17378)
业经(17045)
问题(15095)
(14190)
国际(12362)
理论(11906)
技术经济(10777)
商业(10623)
实践(10565)
(10565)
(10471)
现代(10465)
共检索到351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秦汉锋  
货币政策是一国为了实现其政治和宏观经济目标而确立的组织、管理、调节和控制社会货币信用量的一种金融措施。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借鉴西方货币政策的成熟作法,对于充分享受“后发性利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伟  
与欧美国家盯住单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不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是同时盯住货币数量和货币价格双目标,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体制转轨的特殊性有深刻的联系。从现阶段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上看,虽然是同时盯住双目标,但更多地是运用数量工具,利率工具运用相对少些,因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货币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健  
通货紧缩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十分有限,影响货币政策效力的因素有:信贷渠道不畅、不良资产、货币市场发育不完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与金融监管力度不对称、金融组织体系效率低。建议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金融体系的商业化进程、优先发展货币市场、强化跨区分行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力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今年上半年通胀的特点是: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生产资料的价格回落;城市的物价上涨趋缓,农村的物价上涨较强,消费品物价迅猛上涨,消费品市场疲软;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银行的储蓄存款大量增加;通货膨胀与某些地区经济停滞并行。基本建设投资导致通胀的机制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价格预期;融资成本。但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难以完全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去解释,它可以概括为收入扩张型的通货膨胀。这种膨胀是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平衡,实现人们心理的平衡,弄得不好会形成涨价——增加名义收入——再涨价的不良循环。现阶段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除了“常规”外,政府要管物价、要消除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乃芳  李宏瑾  
文章运用DSGE模型对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兴产业产出和总产出,但不同政策工具效果并不相同,价格型的再贷款利率政策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最好。与传统总量货币政策相比,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有限,仍存在着对传统产业的挤出效应、对总量政策的替代效应及对经济结构的扭曲效应等负面作用。文章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并积极研究其有序退出,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作用和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这对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卜振兴  
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成为央行重要的政策工具,各项政策工具层出不穷。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直达的优势能够对总量型货币政策形成有益的补充,充分发挥了政策调控的效果。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产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跟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实现资源耦合,把握投放力度,最终实现央行调控意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张艾莲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depends on the period of business cycle。By recognizing the monetary policy regime switching and testing for the money-output relationships,we find that in China's economy,tight monetary policy slow the economy in the boom more than easy monetary policy accelerates the economy in the recession.At current situations,the targets of robust monetary policy are to stimulus nominal economy and expand the effective demand.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应宜逊  
迄今为止,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信贷规模与现金(M_0),前者为主,后者为辅。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中间目标甚有必要更换。目前,一些专家学者倾向于选择货币供应量(M_1或M_2)。对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看法。作者认为,近几年我国还不宜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作者提出,近期内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应当选择信贷膨胀指数和M_0,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肖芬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它为市场体系相对不够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提供作用原理。笔者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发展的两个阶段以及现有模式中银行信贷的关键地位,并通过实证方法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存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茂生  柏冬秀  
货币政策是国家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和措施。在现代西方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一直是公认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再实践,西方已经有一套较定型的理论,而且在宏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由于重实物指标,轻价值形式的管理,虽然银行仍然有集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作用很有限。银行隶属于财政,信贷仅是资金"计划"供给的补充,货币发行则仅仅由信贷差额事后决定。因此,在那种情况下,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甚至很难说有货币政策。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著作中也难觅货币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伍戈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可以发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错出现。但总的看来,中国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的概率显著高于通货紧缩。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着与通胀与货币关系的背离、金融监管、金融危机应对、输入型通胀、刘易斯拐点、内外部失衡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若干挑战。货币与通胀之间的关系是影响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因素,其同步关系出现趋势性的背离给政策决策带来新的课题。随着国际社会普遍将宏观审慎管理以及更加严厉的金融监管措施引入宏观管理的范畴,这将对未来金融体系的运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