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6)
2023(3903)
2022(2927)
2021(3142)
2020(2433)
2019(5597)
2018(5763)
2017(8777)
2016(6327)
2015(7427)
2014(7778)
2013(6621)
2012(6423)
2011(5971)
2010(6451)
2009(5587)
2008(5830)
2007(5699)
2006(5281)
2005(5040)
作者
(16116)
(13403)
(13185)
(12677)
(8602)
(6510)
(6235)
(5391)
(5132)
(5119)
(4699)
(4375)
(4320)
(4302)
(4266)
(4223)
(4204)
(4098)
(3967)
(3925)
(3767)
(3420)
(3345)
(3243)
(3102)
(3067)
(3028)
(2884)
(2821)
(2796)
学科
教育(19546)
(14256)
经济(14230)
管理(12299)
中国(12122)
(10202)
理论(8364)
(8203)
企业(8203)
(7075)
教学(7070)
(5517)
方法(5424)
(4741)
发展(4383)
(4348)
(4260)
数学(3993)
数学方法(3800)
(3754)
(3705)
研究(3680)
业经(3641)
学校(3583)
农业(3567)
思想(3529)
学法(3445)
教学法(3445)
技术(3432)
政治(3395)
机构
大学(86300)
学院(80304)
研究(32578)
教育(29662)
(23808)
师范(23697)
(21408)
(20904)
管理(20828)
经济(19994)
科学(19730)
师范大学(19642)
中国(17826)
理学(16995)
(16844)
理学院(16610)
管理学(15935)
管理学院(15727)
(15357)
研究所(15117)
北京(14748)
技术(14362)
职业(13912)
中心(13493)
(11881)
(11663)
(11615)
(11455)
教育学(11341)
业大(9912)
基金
项目(44332)
研究(40183)
科学(35715)
教育(28357)
基金(27305)
(22922)
国家(22505)
社会(21428)
成果(20028)
社会科(19795)
社会科学(19790)
编号(19720)
(18845)
(18277)
科学基金(17987)
课题(17871)
(15599)
基金项目(12732)
规划(12546)
重点(11849)
项目编号(11682)
(11636)
资助(11608)
(11288)
(11286)
研究成果(10725)
教育部(10630)
(10483)
(10093)
(10054)
期刊
教育(50847)
研究(37852)
中国(29648)
(28486)
经济(28486)
学报(13022)
技术(12683)
职业(12456)
(11309)
大学(11286)
科学(10803)
(9551)
学学(8565)
管理(8565)
技术教育(8306)
职业技术(8306)
职业技术教育(8306)
农业(7850)
(6354)
论坛(6354)
高等(5813)
图书(5608)
(5603)
成人(5179)
成人教育(5179)
高等教育(5156)
财经(4940)
(4907)
金融(4907)
发展(4671)
共检索到144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宗锦莲  
现代学校教育中充满了傲慢与偏见,这些傲慢与偏见大多通过教师表达出来。教师关于"成功与优秀"、"尊贵与高级"以及"对自身与对学生"的偏见是较为典型的三种类型,这些类型彰显着现代教育尊崇单一标准与完全竞争的意味。傲慢与偏见的根源在于教师"作为教师"本身所蕴含的权力。傲慢与偏见要得以祛除与矫正需要一场来自于教师的自我革命,进行发自内心的内省与反思,主动地对日渐蔓延的权力野性加以克制,既要认清时代的基本实质与教育的终极旨归,更要认清教师的纯粹有限与儿童的多样可能。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琳  
以勒菲维尔改写理论为支撑,以王科一《傲慢与偏见》中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20世纪50年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如何操控翻译。研究发现,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处于文化系统中的中心地位,控制赞助人、文艺政策、诗学,对王科一中译本文本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词汇层面的翻译产生了巨大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瑛  龚慧剑  
爱情类型理论是从"迈布氏个性类型"职业倾向理论演化而来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对爱情进行分类。"迈布氏个性类型"理论是对荣格的"思想/情感、感觉/直觉"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发展成十六种性格类型的组合:外向或内向型、理性或直觉型、思考或感受型、判断或意识型。后来,它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用来分析人的各种爱情表现行为,即所谓的"爱情类型理论"。这一理论将爱情的类型分为六种形式,分别称为"伴侣式爱情"、"奉献式爱情"、"浪漫式爱情"、"游戏式爱情"、"占有式爱情"和"现实式爱情"。由于各种爱情所建立的基础不同,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海荣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阳美  张东娇  
节奏管理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它是一种多元生长、多元协同的管理思想,也是一种周期循环、主次兼顾的管理形式。它以目标管理为核心,根据人体和心理周期运动规律,以一学年为一循环周期,借助于多元逻辑思维方式,兼用量化、模糊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的多种管理方法,使其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节奏鲜明、层面清晰,形成管理过程中特有的美。它把学校作为一种自组织,即在任何条件下和任何环境中,学校都能根据本组织的目标去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具有自我激励与约束,自我发展与调控的功能。节奏管理以此为前提,战略上目标定向控制,战术上计划层层落实,总体设计线条流畅,起伏有致,极富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振元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其使命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普遍提升国民素质,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长远价值追求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持续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后援和智力支持。在此前提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应秉承5项原则着重处理好相应关系:一是现代高于传统、创新高于传承的原则;二是整体高于局部、"成人"高于"成才"的原则;三是全面高于重点、系统高于要素的原则;四是素质教育高于"应试"教育、教育考试制度服从现代学校体系设计的原则;五是开放性高于封闭性,"立交桥"高于"独木桥"的原则。与此相应,职业学校教育在价值追求方面,应当重视受教育者的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邹维  
学校教育时间是学校整个生活中时间安排的总和,是一种社会时间,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变化中的学校教育时间,不同的时期对其产生了不同影响,提出了不同要求。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应该试图摆脱工业社会的工业模式对学校教育时间的影响,根据时代要求和学校时间的特点,分析出基本价值取向,从而指导学校教育时间的合理重构,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红霞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而社会公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认识如何,对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公众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重塑职业教育的新理念,以满足经济发展快速转型期,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培养创新型高技术人才提供保障的具体意见与建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佑镁   王旦   王海洁   柳晨晨  
算法公平被视作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伦理问题。教育人工智能同样面临算法偏见、算法歧视等伦理风险。通过系统性回顾2013—2023年教育人工智能算法偏见的57篇文献,本研究发现,从总体架构看,教育人工智能算法偏见研究主要分概念性理论研究、教育场景应用研究与算法检测设计研究三类;从以算法偏见为核心厘清算法伦理风险、算法歧视、教育公平三层概念的逻辑层次看,研究样本在算法偏见的种类、成因和治理原则与方法方面存在共性和明确的指向。本研究最后以种类和成因为基础,提出未来教育算法偏见研究的五个方向,以期促进教育的算法公平,优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环境,推动教育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臧志军  
猴年春节之前,各大门户网站上曾经出现过一条消息:"浙江一中学发通知:不要与职高生混",大意是说浙江一所普通高中在给家长们所发的寒假注意事项中写了上面的这句话,引起了许多职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不满,认为这所学校使用了歧视性语言,对职业学校和职校生不公平,在发现引起争议后学校随即做出了道歉。这则消息引发了很多评论,在台面上人们一般认为这一事件代表了中国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应该引起教育界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均兵  
评价偏见涉及考试的公平性,是由经济、教育、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评价偏见的类型包括平均分差异、题目功能差异、错误解释成绩、性别或种族内容、内容和经历不同、选拔决策采用的统计模型、错误的标准测量工具等造成的评价偏见。评价偏见不仅影响考生个人发展机会,而且危害社会公平。鉴别评价偏见可用审判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对美国评价偏见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考试,促进考试公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杰  
本文对当前学校教育的三个方面提出了疑问:1.教育对象;2.教育评价;3.教育手段。首先,教师身份的最终确定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身份的认识,如果将学生视为人,而不是资源和工具,那么,教师该如何寻找到自己的新身份?其次,如果学生有权评价教师,那么教师将不仅要提高考分、掌控纪律,而更应令学生满意。再次,教育中使用的"政治"和"行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平  
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较为明显的偏见,这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从社会偏见的表征来看,社会公众认为职业教育在层次上“低人一等”、出路上“矮人一头”、声誉上“逊人一截”、心理上“弱人一度”。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这种偏见的成因加以分析,一是通过认知习得初步确立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二是通过个体间的信息交互实现对偏见的确认和强化,三是通过情感反应固化了偏见,四是以行为选择的方式实现这种偏见的外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社会印象的再建构和偏见的消除提供了绝佳契机,接下来要通过发展高水平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要通过优质职业本科院校和专业建设带动职业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要多部门合力推动法律法规和规划的全面准确落实,还要以职教本科品牌建设为重点全面实现职业教育的印象重塑和声誉治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班建武  李凡卓  
当前,学校教育开始有意识地主动观照并有选择地吸收部分大众文化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学校教育的这种做法,反映了教育关注日常生活,向生活世界回归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民主化发展在教育中的体现,有利于教育创新。同时,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观照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教育的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认识与价值引导。但是,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将会削弱学校教育的传统价值根基,同时,大众文化的当下性和感官刺激性则容易导致学校教育丧失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涵养与提升功能,而大众文化的犬儒性也不利于学校教育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人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新兰  
如果你是保险公司管理层,会在飓风季节取消房主保单吗?如果你是航班管理者,会如何作出取消航班的决定?如果你是航空公司总裁,又将如何应对天气导致的乘客滞留问题呢?荣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泰勒在《"错误"的行为》一书中指出,人们常会作出基于知觉的决策,即使是最优秀的企业中最明智的管理者所制定的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也会存在决策偏见,只有厘清和克服这些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