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3)
- 2023(5223)
- 2022(4336)
- 2021(4000)
- 2020(3225)
- 2019(7438)
- 2018(7485)
- 2017(13116)
- 2016(7618)
- 2015(8728)
- 2014(9072)
- 2013(8639)
- 2012(8239)
- 2011(7460)
- 2010(7620)
- 2009(6901)
- 2008(6770)
- 2007(6512)
- 2006(5801)
- 2005(4951)
- 学科
- 济(28078)
- 经济(28043)
- 管理(17679)
- 业(12997)
- 地方(11719)
- 贸(10573)
- 贸易(10570)
- 中国(10393)
- 易(10268)
- 农(9896)
- 企(9211)
- 企业(9211)
- 方法(8011)
- 出(7995)
- 学(7830)
- 口(7264)
- 出口(7254)
- 出口贸易(7254)
- 制(6910)
- 数学(6614)
- 数学方法(6509)
- 农业(6189)
- 业经(6123)
- 财(5942)
- 体(5864)
- 地方经济(5644)
- 教育(5485)
- 理论(5470)
- 融(5190)
- 金融(5182)
- 机构
- 学院(104192)
- 大学(102824)
- 研究(41764)
- 济(37240)
- 经济(36196)
- 管理(32715)
- 中国(30547)
- 科学(27335)
- 理学(26618)
- 理学院(26156)
- 管理学(25428)
- 管理学院(25213)
- 京(23861)
- 农(22578)
- 所(22562)
- 研究所(20504)
- 中心(18730)
- 江(18600)
- 财(18026)
- 农业(17726)
- 业大(17274)
- 范(16267)
- 师范(16033)
- 院(15935)
- 省(15617)
- 北京(15026)
- 州(14976)
- 技术(14827)
- 财经(13212)
- 师范大学(12557)
- 基金
- 项目(69538)
- 科学(52272)
- 研究(51741)
- 基金(46242)
- 家(42161)
- 国家(41779)
- 科学基金(33422)
- 社会(29669)
- 省(28561)
- 社会科(27809)
- 社会科学(27804)
- 划(24368)
- 教育(24218)
- 基金项目(23998)
- 编号(22079)
- 自然(21281)
- 自然科(20710)
- 自然科学(20699)
- 自然科学基金(20280)
- 成果(19221)
- 资助(19175)
- 课题(17295)
- 重点(16577)
- 发(16291)
- 部(14583)
- 年(14098)
- 创(13764)
- 计划(13372)
- 科研(13325)
- 创新(12979)
共检索到176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我国九十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和生产力布局的热点地区,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地区港口运输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速环渤海地区港口运输体系建设与布局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港口运输体系,问题,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华欣 常继莹
港口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环渤海地区港口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也对其定位与布局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港口竞争力的核心评价指标,用引力模型测度了环渤海主要港口的引力,结果显示港口综合引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天津港、唐山港、青岛港、烟台港、大连港、秦皇岛港、日照港和营口港,然后根据引力测度结果,借鉴国外知名港口群的发展经验,明确它们各自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提出以天津港为核心港口,辽宁、山东及河北省港口为两翼,形成环渤海港口群新布局,各港口发挥自身优势并分工协作,有效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总体增强各港口的国际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环渤海地区 天津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华欣 常继莹
港口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环渤海地区港口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也对其定位与布局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港口竞争力的核心评价指标,用引力模型测度了环渤海主要港口的引力,结果显示港口综合引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天津港、唐山港、青岛港、烟台港、大连港、秦皇岛港、日照港和营口港,然后根据引力测度结果,借鉴国外知名港口群的发展经验,明确它们各自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提出以天津港为核心港口,辽宁、山东及河北省港口为两翼,形成环渤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环渤海地区 天津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伟 王成金
煤炭供销与调拨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关键问题,其中,港口是煤炭运输中最为重要的中转节点,尤其是作为"北煤南运"和煤炭出口的主要下水地区,环渤海港口在煤炭运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论文以环渤海港口作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40 a为时间尺度,分析了该地区港口煤炭运输的格局演变,归纳总结了主要特征和演变规律,并探讨了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首先,将环渤海港口作为一个整体,分析总体区域的演变特征;然后,着眼于各个港口,分析煤炭进出港格局和进出口格局的演变特征;最后,从煤炭基地分布与消费市场空间错位、铁海联运的组织模式、进出口政策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格局演变的...
关键词:
环渤海港口 煤炭运输 格局演变 动力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金生 郁威
沿海港口是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港口运输经济具有成本低、污染小、可持续性强等优势,但也存在投入拥挤、产出不足、规模与投入产出不匹配等低效率现象。提高效率成为港口经济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文章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算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实证分析港口综合效率的受制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并给出了如何提高港口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三阶段DEA 主要沿海港口 经济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鲍健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都市经济圈,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但从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继红 路瑶
环渤海港口群在其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港口定位和布局是港口群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港口群发展评价,分析了环渤海主要港口布局和现状,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环渤海主要港口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对大连港、营口港、青岛港、烟台港、天津港和秦皇岛港等主要港口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应用研究。基于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在区域港口发展评价中十分有效,评价最终得分的大小反映了港口发展水平情况,对促进环渤海区域港口群合理、有序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港口 布局 评价 环渤海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昭 段伟 王绍博 周玉涛
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测度2001—2019年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水平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港口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增长放缓或下滑的城市港口发展水平往往也较低,且港口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马太效应”。(2)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水平对城市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对本地和邻近城市经济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省域港口群港口发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性,津冀港口群和山东港口群港口发展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辽宁港口群对城市经济增长则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4)在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多维要素中,劳动力和城市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较大,人力资本要素的作用较弱。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金成
环渤海地区有三大城市群,十几个重要的港口,港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也给该区域港口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经济全球化和港口集群式分布必然使港口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环渤海地区港口应整合资源,联手发展,发挥优势,合作共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涛 张广兴 霍静娟
将DEA方法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相结合,测度了2007—2010年我国环渤海地区9大港口的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总体的技术效率不佳,但庞大内需使其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规模效率过低是导致其技术效率不佳的主要原因,港口的投入-产出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与港口规模有关;从动态效率来看,9大港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其增长率为正,但个别港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省份港口的Mal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国伍
一、开发和建设福建港口的重要意义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了经济开放政策,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海上运输相当繁忙。但我国现有的几个大港和疏港铁路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海港压船压货现象严重。这不仅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而且对外造成不良影响,此种被动局面必须扭转。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荣林
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的经济低谷区。9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为这一区域发挥多种优势,争取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加大开放政策力度,以大港口、大交通、大经济、大中城市作为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的基本战略。从核心到组团,从轴线到区域,分层次推进,城镇体系格局将为之一新。
关键词:
沿海地区,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玉鸣 刘鲁艳
基于2012年全国288个地级市截面数据,构建我国城市工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地级市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进行了熵值评价,根据熵值得分重点对环渤海地区和西部能源"金三角"地区80个城市进行聚类分类和空间计量分析,并计算了全国288个地级市、环渤海和西部能源"金三角"9个省域城市工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水平的几何平均得分。结果表明:(1)在工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四个子系统中社会子系统发展较为滞后;(2)环渤海与西部能源"金三角"地区的绝大多数城市仍处于低层次的协调发展水平,西部能源"金三角"地区综合水平最高的为中卫市,其次为酒泉市,环渤海地区综合水平最高的城市缺席,次高城市是邢台市、石家庄市;(3)省域差异比较分析中环渤海地区各子系统水平和综合水平得分均高于西部能源"金三角"地区,但两个地区都存在工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4)80个城市形成了京津鲁核心区—蒙辽冀过渡区—宁陕甘外围区的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足鼎立"的格局,在京津冀辐射带动作用下,西部能源"金三角"的宁夏、内蒙古自治区依托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发展较快,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依据自身特色构建了一定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姚昕
能源运输体系是目前中国经济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国传统的能源运输体系包括铁路、公路和海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运输要求。构建包含输电网络在内的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地域辽阔,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能源综合运输体系除了承担基本能源输送功能之外,还可肩负能源和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本文分析能源运输系统现状后发现,目前以铁路为主、以运煤为主的能源运输系统并非最优。通过构建模糊多目标多指数运输模型,综合考虑能源外部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损耗和投资等各个因素,本文得出最优的能源运输体系。实现这一最优体系,需要改变现有电力就地平衡的布局原则,提高区域间输电比例和输电效率。
关键词:
能源综合运输系统 社会成本 电力输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林
基于产业组织与布局理论,首先提出物联网产业组织与布局开放系统模型,然后结合面向智慧港口的物联网技术框架,提出智慧港口驱动的物联网产业布局钻石模型,最后给出基于该模型的河北沿海地区物联网产业布局策略。
关键词:
港口 物联网 产业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