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9)
- 2023(15411)
- 2022(12692)
- 2021(11675)
- 2020(9772)
- 2019(22166)
- 2018(21756)
- 2017(42078)
- 2016(22247)
- 2015(24692)
- 2014(24449)
- 2013(24104)
- 2012(22231)
- 2011(19769)
- 2010(20158)
- 2009(19007)
- 2008(17905)
- 2007(15651)
- 2006(13813)
- 2005(12513)
- 学科
- 济(104432)
- 经济(104337)
- 业(93208)
- 企(84069)
- 企业(84069)
- 管理(82048)
- 方法(43195)
- 数学(34298)
- 数学方法(33910)
- 业经(32517)
- 财(31173)
- 农(31160)
- 中国(27064)
- 地方(23560)
- 务(23265)
- 财务(23220)
- 财务管理(23191)
- 农业(22287)
- 企业财务(21882)
- 技术(20411)
- 制(18970)
- 环境(18395)
- 和(18136)
- 划(17987)
- 贸(17339)
- 贸易(17326)
- 理论(16954)
- 易(16796)
- 策(16724)
- 融(15401)
- 机构
- 学院(318575)
- 大学(311645)
- 济(137867)
- 经济(135391)
- 管理(131180)
- 理学(112446)
- 理学院(111386)
- 管理学(109833)
- 管理学院(109215)
- 研究(101330)
- 中国(80419)
- 京(65029)
- 财(63976)
- 科学(57851)
- 财经(50579)
- 所(49191)
- 农(48906)
- 江(48649)
- 中心(47504)
- 经(45975)
- 研究所(44002)
- 业大(43103)
- 经济学(41268)
- 北京(40721)
- 范(39255)
- 师范(38906)
- 州(38640)
- 农业(37868)
- 财经大学(37329)
- 经济学院(37241)
- 基金
- 项目(208962)
- 科学(168222)
- 研究(156615)
- 基金(153415)
- 家(131241)
- 国家(130008)
- 科学基金(115188)
- 社会(102723)
- 社会科(97617)
- 社会科学(97593)
- 省(83032)
- 基金项目(81141)
- 自然(73157)
- 自然科(71521)
- 自然科学(71507)
- 教育(71374)
- 自然科学基金(70259)
- 划(68078)
- 编号(62812)
- 资助(61935)
- 发(49299)
- 成果(48525)
- 创(46601)
- 部(46521)
- 重点(46417)
- 创新(42751)
- 课题(42703)
- 国家社会(42617)
- 业(42228)
- 教育部(40704)
- 期刊
- 济(158748)
- 经济(158748)
- 研究(92737)
- 中国(62263)
- 管理(54669)
- 财(53472)
- 农(45517)
- 科学(41354)
- 学报(39657)
- 大学(32392)
- 技术(31968)
- 农业(31671)
- 教育(30967)
- 融(30956)
- 金融(30956)
- 学学(30683)
- 业经(28569)
- 财经(25288)
- 经济研究(24183)
- 经(21838)
- 问题(20530)
- 业(18916)
- 技术经济(18427)
- 现代(16505)
- 财会(16045)
- 商业(15815)
- 世界(15539)
- 贸(15443)
- 统计(14512)
- 资源(14107)
共检索到482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海霞
20世纪90年代,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企业社会责任浪潮开始席卷全球。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也日趋激烈。而我国处于转型时期的体制还不完善,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拟以日本核泄漏事件为例,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研究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后果,最后提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建议。一、相关理论依据(一)外部性理论——环境成本需内部化外部性的概念是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爱忠 何安康
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学者们多聚焦于宏观领域或资源环境问题明显的工业领域,而对资源环境问题较为隐性的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很少。十余年来,学者们界定了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了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初步探讨了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素及绩效评估等问题。但缺乏对中国情境下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因、结果,如何识别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强度,以及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者响应机理等重要问题的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依群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影响力和破坏力也越来越大。危机的产生原因错综复杂,对各种危机事件若处理不当,就会成为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绊脚石,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增强危机意识、熟悉危机特点、掌握危机管理的方法,是将危机转化为成功的机遇,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危机管理 企业持续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简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不仅考虑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更要关注和重视发展的代价,若从企业成本管理的角度分析,也可理解为对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本文以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
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企业应将环境成本计入资源价格,积极建立环境成本管理体系,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环境成本管理可在费用效果分析、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构建企业战略开发和产品绿色流程等方面得到应用。我国企业在环境成本管理的实施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建立相关的会计规范,转变观念,构建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和责任中心。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燕 翟浩杰
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一方面可看到我国经济动力发展十足,经济发展形势向好,另一方面也必须注意到GDP快速增长背后所付出的环境代价。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孟澌 林爱梅
本文提出了煤炭企业现行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在环境成本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下,结合煤炭生产的行业特点,探讨赋予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新的内涵,并对其构成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规范。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环境成本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佩华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对企业、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能否取得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能否赢得顾客资源,实现顾客价值。因此,企业必须通过生产自己、发展自己,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创新技术、创新产品、改善服务;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等来实现顾客价值。顾客价值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顾客的投票率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顾客价值 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学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新章
该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系统总结了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联合国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重要行动,对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差距进行了评述。认为,人类环境会议特别是环发大会以来,联合国为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许多领域推动形成了重要的共识和多边国际公约,促进了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加快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但是,从目前来看,所取得的进展远低于需要达到的水平,突出地体现在千年发展目标进展缓慢、环发领域谈判举步维艰、国际履约明显不足、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效果并不理想等。基于这一现实,本文认为"里约+20"大会应努力在如下四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重振里约精神...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1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讨论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引起全球社会的普遍关注是在90年代初。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率先发表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但当初只有提法,对“可持续发展”还没有定义上的讨论。直至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才被作为关键概念得到使用,并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但在该报告中,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性解说有多处,且各定义之间并不一致。这种现象既说明了一个新概念的不成熟性,也说明了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但不管怎样,“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范畴和命题已被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跨学科领域所共同接受,虽然在理论上依然是众说纷纭。特别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得到了确认。
[期刊] 会计之友(上)
[作者]
张亚连
笔者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演变入手,提出应面向生态环境建立一套企业环境业绩的评价体系,并分别对企业环境业绩的概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就环境业绩评价体系的指标和结构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张晓毅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有效需求大幅下降,包括出口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而同时竞争、信用和资本积累导致了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贸易依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