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4)
- 2023(2731)
- 2022(2230)
- 2021(2072)
- 2020(1779)
- 2019(3887)
- 2018(3721)
- 2017(7387)
- 2016(4051)
- 2015(4155)
- 2014(4252)
- 2013(4175)
- 2012(3857)
- 2011(3477)
- 2010(3448)
- 2009(3058)
- 2008(3207)
- 2007(2819)
- 2006(2355)
- 2005(2242)
- 学科
- 济(14712)
- 经济(14688)
- 业(12931)
- 管理(11376)
- 企(10874)
- 企业(10874)
- 方法(7726)
- 数学(6709)
- 数学方法(6630)
- 财(5299)
- 学(4491)
- 制(4408)
- 务(3842)
- 财务(3837)
- 财务管理(3830)
- 企业财务(3766)
- 中国(3659)
- 农(3381)
- 体(3264)
- 银(3250)
- 银行(3244)
- 行(3096)
- 融(3079)
- 金融(3079)
- 技术(3030)
- 业经(2950)
- 体制(2881)
- 理论(2653)
- 贸(2379)
- 贸易(2379)
- 机构
- 大学(58645)
- 学院(57777)
- 济(22360)
- 经济(21885)
- 管理(20659)
- 研究(20441)
- 理学(18057)
- 理学院(17808)
- 管理学(17451)
- 管理学院(17322)
- 中国(14613)
- 科学(13383)
- 京(11928)
- 财(11844)
- 农(11690)
- 所(10845)
- 研究所(10005)
- 财经(9637)
- 业大(9512)
- 农业(9339)
- 中心(9111)
- 经(8834)
- 江(8500)
- 财经大学(7420)
- 范(7380)
- 经济学(7306)
- 院(7268)
- 师范(7267)
- 北京(7196)
- 州(6922)
共检索到82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樊晓君 马佩林
爱德华·阿尔比对美国戏剧叙事传统的反叛和颠覆,表现在内容上,即将戏剧作为辩论的场所,以苛刻的态度嘲讽美国社会从上至下的"美国梦";表现在形式上,即以先锋性、实验性、革新性解构美国戏剧的叙事模式。阿尔比通过语言游戏、时空观的蒙太奇、情节叙事的不确定性,解构传统戏剧叙事模式,重构现代先锋剧的叙事模式。阿尔比戏剧通过形式与内容的解构,颠覆传统戏剧的审美观,挑战后现代背景下的人们普遍意义上的伦理观、价值观,其目的在于表达对恶的焦虑和反思。
关键词:
爱德华·阿尔比戏剧 叙事策略 解构性叙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刚
西方戏剧叙事范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与西方现代戏剧的生成息息相关。西方传统戏剧叙事之"摹仿说"和戏剧"情节整一"的戏剧叙事观念是贯穿整个西方传统戏剧叙事理论的一个美学原则。西方传统戏剧叙事理论正是抓住了舞台戏剧的最关键要素、戏剧中最活跃的要素——情节,并将其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者,凭借整一的戏剧情节以产生舞台幻觉和情感共鸣的戏剧性,从而产生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西方现代戏剧的叙事范式是伴随着整个西方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型开始形成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浓郁的哲理性、寓意性和主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俞娟
文章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剖析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爱德华·阿尔比早期戏剧作品中数位女性人物。通过分析主要女性角色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特殊会话含义,揭示阿尔比笔下青年女性以及老年女性的不同精神特征,探讨美国现代女性自我的分裂与异化变形,展现阿尔比对女性善恶分裂、人性扭曲的诗意塑造。阿尔比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其作品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身份建构的失败尝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格
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具身教学的概念在教学语境下被提出。研究者们更加确信身体与世界的互动结果会带来学习结果的改变。具体而言,身体与教学空间的关系、身体与心智的互动关系,以及身体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都会影响学习。戏剧性教学中的身体是超日常存在的身体,是诗性的身体。在此前提下,学习者能够解放身体,主动性卷裹至一系列戏剧叙事,体认被重构的生活世界。文化环境因此被有条理、有结构、有组织地呈现。此时,戏剧性教学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体认知识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戏剧性教学 具身教学 文化理解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双泉 马昱 朱光亚
巴别塔隐喻着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在神性的时代,人们将认知有限性的原因归之于上帝。然而,理性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挤压神性的空间,代表着人类对无限性领域的开拓。但是,由于人类认知有限性的存在,理性大厦始终未能找到自己稳固的根基,尤其是到了后现代,理性大厦逐渐崩塌,人类仿佛又回到了神性的时代。其实,人类不是回到了神性的时代,而是走向了诗性的时代,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由神话叙事转向了语言叙事。在语言叙事中,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发现,人类失去了对真的追求,那么所有的语言叙事就失去了“能指”,他们无可奈何的将哲学诉诸于“偶然性”去重建知识的大厦,哲学似乎不再需要根基而只需要“想象力”,而全部哲学的努力,也似乎只是为人类寻求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
神话叙事 语言叙事 神性 理性 诗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磊
《风声》在中国电影进入产业化、市场化和档期化的商业运营时代可谓顺人应势,票房与奖项的双丰收可见一斑。作为一个电影个案,它所展现的却是中国国产电影在全面商业化时代所能提供的成熟示范,从制片、编剧及改编、导演及演员表演、发行及放映,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可喜的质变。该电影在影片制作上所奉行的通俗的叙事美学,可谓经验中的精髓,是一种批判性的借鉴,是对主流价值和传统美学的"去的解构"。
关键词:
叙事研究 通俗美学 英雄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德云
本文在分析教育中叙事研究案例的基础上,论述了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叙事研究,做出结论:教育研究者对教师的叙事性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明根
文学名著成功地改编为电影经典的个案不在少数。在小说《十日淡》改编为影片《十日淡》时,两种文本之间存在"互证"、"互释"。导演帕索里尼以"一"当"十",在忠实于原著故事情节的同时,又在"序列"、"背景"、"主题"、"结构"等方面的叙事性转换过程中,进行了再创造,使小说对人性悖论的揭示转化为电影对宗教悖论的讽刺,以此达到了对宗教文化的一种解构性效果。
关键词:
叙事互文性 十日谈 电影改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常甜 马早明
在比较教育短暂的学科建设史上,对研究方法论的探索与争鸣始终是其发展的主要议题之一。秉承哲学范式的逻辑理路,切合学科发展的多空间转向,顺应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信念的新观点,比较教育研究的新使命呼吁叙事研究方法论的关涉。而其中,明确基于小样本的研究、对背景因素与叙事意义的深层建构、构筑开放多元的叙事结构或模型和对作为“文本”的比较教育问题持立体的诠释观是叙事研究方法论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的原则。叙事研究方法论在观照本土理论、扩展研究“部落”、丰富表征方式等方面为比较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比较教育研究者的审思。
关键词:
叙事研究 比较教育 方法论 质性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冀川
随着《扬名立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几部电影的出现,一个旧的电影类型又再一次被提及——室内剧电影,原指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它的特点便是几乎所有的发生的剧情均遵循“三一律”,这种复兴的潮流不仅重塑了室内剧电影的叙事空间,而且在固定空间的基础上拓展了原始的叙事空间。基于此,文章从室内剧电影的空间类型、空间叙事手法、空间叙事特征三部分对于室内剧电影的空间进行研究,探索室内剧空间中不同类型空间对于叙事的影响。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室内剧 空间类型 人物视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乔雪
歌剧《白毛女》作为延安文艺的代表作,是20世纪脍炙人口的作品。《白毛女》故事原型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几种具有影响力的形态,文章以40年代贺敬之和丁毅执笔的歌剧和"文革"时期出现的革命芭蕾舞剧《白毛女》作为研究对象,追溯其从民间流传到成为40年代延安文艺的代表作,又随着时代变迁走向革命样板戏的历程。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干扰其版本变化和叙事细节的具体原因。以两部作品内容和形态的异同为切入点,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文艺政策和作品产生的影响力,从政治权力话语干涉和民间话语两方面分析了叙事产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白毛女 叙事演变 权利话语 民间话语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训华
"教育生活叙事"是根据国内外叙事研究方法现状,融合质性研究、量化研究等手段,以建构具体实用的教育叙事方法为重要目标指向的方法理论体系。"呈现——分析——揭示"是教育生活叙事的核心架构。呈现即是真实、真情、有章法地"原生态"再现人类所经历的教育生活状态;分析是指通过时间、空间、心理、情感、图像等维度对叙事文本的有方法的深度解读;揭示是指通过动态编码、静态编码等方式来寻找叙事文本中的"言外之意"。教育生活叙事与传统教育叙事方法和理论形成了路径上的差异与转向。本文从叙事的对象、空间、着力点、目的、方法、效果等角度,比较了教育生活叙事与叙事探究的异同,并提出了现阶段教育生活叙事的相关研究领域。
关键词:
教育 生活 叙事 方法 写作 编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文 许蕊
叙事不仅是人们的生存方式、艺术方式和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教育形式。叙事的教育意涵表现在于,叙事教育在传统的"言传身教"教育过程中发挥基本的教育功能,也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叙事发挥教育功能具有明确的认知、动机和记忆等心理学理论基础,叙事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有赖于对深入人心的叙事加工心理机制的把握和对叙事传输影响因素的控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石亚兵
"情节"是叙事作品的核心,它内在地制约着作品的信度、效度和品质。因而,有必要对教育叙事"情节"做出如下发问:教育叙事"情节"是"真实"抑或"虚构"?是"好莱坞化"抑或"平淡无奇"?是"片段剪辑"抑或"全景呈现"?回答这三个疑问的关键在于辨别教育叙事与文学叙事、教育叙事与电影叙事之间的不同。可以说,回答教育叙事"情节"三问,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叙事者来说,建构科学的教育叙事"情节"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整体性"规划;对"典型性"事件的选择;"情节"对人物的服从。
关键词:
教育叙事 “情节” 写作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