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0)
2023(7688)
2022(6178)
2021(5552)
2020(4702)
2019(10473)
2018(10324)
2017(19793)
2016(10243)
2015(11001)
2014(10765)
2013(10728)
2012(9543)
2011(8102)
2010(8445)
2009(8245)
2008(8537)
2007(7974)
2006(7011)
2005(6558)
作者
(27897)
(23506)
(23391)
(21596)
(14954)
(10882)
(10277)
(8941)
(8686)
(8536)
(7788)
(7774)
(7711)
(7357)
(7072)
(7047)
(6913)
(6714)
(6665)
(6593)
(5728)
(5625)
(5548)
(5382)
(5332)
(5187)
(5092)
(5035)
(4707)
(4431)
学科
(74185)
(72017)
企业(72017)
管理(56729)
(48485)
经济(48425)
业经(25028)
(20437)
方法(19764)
技术(18712)
(17957)
(17568)
财务(17564)
财务管理(17558)
企业财务(16638)
农业(13869)
技术管理(13317)
(12918)
(12418)
数学(12216)
数学方法(12177)
企业经济(12095)
经营(11734)
(11289)
理论(11060)
(10690)
中国(10509)
(9649)
人事(9503)
人事管理(9503)
机构
学院(152453)
大学(144258)
管理(70032)
(68056)
经济(67024)
理学(60040)
理学院(59600)
管理学(59191)
管理学院(58893)
研究(40237)
中国(35206)
(32488)
(28996)
财经(25417)
(24638)
(22963)
(22653)
科学(21585)
商学(21524)
商学院(21345)
业大(19415)
(19156)
经济学(19152)
经济管理(19056)
中心(18923)
(18775)
财经大学(18409)
北京(17664)
农业(17651)
经济学院(17295)
基金
项目(94655)
科学(78657)
研究(73204)
基金(70535)
(58872)
国家(58248)
科学基金(54080)
社会(49526)
社会科(47135)
社会科学(47125)
(39701)
基金项目(37906)
自然(34066)
自然科(33421)
自然科学(33416)
自然科学基金(32961)
教育(32091)
(30421)
(29464)
编号(28445)
(28005)
资助(26588)
创新(24832)
(21332)
成果(21045)
(20915)
(20665)
重点(20326)
国家社会(20261)
人文(19311)
期刊
(81726)
经济(81726)
研究(44209)
管理(34837)
中国(30546)
(30332)
(22333)
科学(18009)
技术(16900)
业经(16749)
农业(15520)
学报(14283)
(13848)
金融(13848)
财经(13462)
大学(12432)
经济研究(12039)
学学(11972)
教育(11912)
技术经济(11824)
(11716)
(11580)
财会(10286)
问题(9934)
现代(9472)
科技(9436)
商业(9081)
经济管理(8393)
会计(8366)
世界(7975)
共检索到231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坤  
知识经济是高度竞争化的经济,人的创新力是其发展的原动力。这要求企业更加突出激励管理,把人才开发放到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位置,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建立有利于人才发挥其创新力的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鲍步云  刘朝臣  
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为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而设计的,因而对激励员工创新精神的作用日渐衰弱。在企业日益强调创新精神的今天,需要进行激励的变革,即实现从工作激励到创新激励的转换。从人的行为理论出发,企业进行创新激励变革,包括组织环境激励、制度环境激励、员工群体激励和员工个体激励等四个方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红  张小有  杨华领  
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产品创新或成本节约,技术创新离不开管理层与核心技术员工的积极配合。采用沪深两市20082015年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数据,实证检验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心技术员工对公司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现为核心技术员工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越高,并且在国有企业中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张发  
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核心员工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本文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逐年倾向得分匹配后,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对创新企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能提高创新产出,其提高创新产出主要体现为提高了创新质量,而不是提高了创新数量。当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省份的创新意识强度越浓、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度越弱、所处省份的市场化指数越高,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的提高作用就越强;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授予对象的范围适度时,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才能提高创新产出;核心员工股权激励会提高创新效率、增加员工的稳定性、提高研发人员占比、提高硕士及以上人员占比、降低非高管层面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创新产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水洪  李艳波  杨斌  
IT企业是知识型企业的代表,知识型员工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许多关键技术人员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把握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在制度和管理层面上激励员工,使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潜力,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静杰  史娜  
现代企业的竞争究其根本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如何通过激励手段调动发挥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培养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领导者必须关心和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核心员工的特点和激励敏感因素的分析,研究了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军伟  于晓琳  万凯  
使用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政府创新补贴作为外部的激励机制,需要与科学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相配合,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创新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在有员工持股激励的企业中更加陡峭;股票期权提供的风险激励是弥补政府创新补贴不足的重要机制,从而对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员工持股激励在高学历员工比重高、搭便车问题小、研发强度大的企业实施,更能与政府创新补贴形成互补,促进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英兵  于雅萍  
高管和核心员工是企业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两类人力资源,同时也是股权激励方案的两大主要激励对象。现有研究多关注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忽视了同样作为股权激励对象的非高管层核心员工在创新产出环节起到的重要作用。创新成败的评价不能仅仅关注创新投入,还应该关注创新产出。作为创新产出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创新计划的执行者,核心员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会直接影响创新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本文考察了以核心员工为代表的非高管层员工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对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增加创新产出的"数量",提高创新产出的"质量"。进一步考察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强度和股权激励方式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发现,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强度与专利产出显著正相关,而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产出环节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相比于限制性股票,核心员工股票期权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更显著。此外,本文还发现,产权性质会影响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发挥,国有股权比例的增加会降低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英兵  于雅萍  
高管和核心员工是企业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两类人力资源,同时也是股权激励方案的两大主要激励对象。现有研究多关注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忽视了同样作为股权激励对象的非高管层核心员工在创新产出环节起到的重要作用。创新成败的评价不能仅仅关注创新投入,还应该关注创新产出。作为创新产出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创新计划的执行者,核心员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会直接影响创新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本文考察了以核心员工为代表的非高管层员工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对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增加创新产出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国家财政优惠政策和企业自身融资方式作为当前企业技术研发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激励效应。基于企业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2013—2017年922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激励和融资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阶段影响,结果表明:在研发创新的不同阶段,财政激励效应和融资激励效应存在差异。其中,财政补贴激励效应集中在研发投入阶段,并随着创新流程的推进呈现下降趋势;税收优惠激励效应则随着创新流程的推进不断上升,并在成果转化阶段集中凸显;股权激励和债权激励在研发投入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研发产出和成果转化阶段激励效应显著,并且股权激励效应大于债权激励效应。同时,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财政激励在各周期保持了正向激励效应,其中财政补贴效应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变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税收优惠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效果更显著;融资激励中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效应一致,但股权融资在企业衰退期各阶段展现了创新抑制作用,并且债权融资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激励作用略强于股权激励。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行琼  余倩  
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以破解关键领域技术难题,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内在需求。基于2014和2015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一外生政策冲击,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缓解企业现金流和融资约束、改变管理者预期和抑制企业金融化等多重路径正向激励企业创新;该政策不仅显著增加了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也有效改善了企业创新质量;但该激励效应在资本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得更明显。上述结论不仅从微观角度阐释了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企业创新行为的决定机理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也为现代财税体制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孔祥纬  许洪贵  
企业创新力是当今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许多学者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企业创新力的本质是什么?尤其是企业如何客观测评自己的创新力,从那些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创新力等方面,目前的研究多停留于理论探讨和定性研究,企业缺乏可操作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企业创新力的本质,然后对企业创新力测评提供可操作、客观的评价思路,为企业提升创新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丹  陆丰联  董志勇  
创新是提升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源动力,因此找到激励企业创新的因素是重中之重。本文采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产出数据,考察政府创新规划执行压力、政府补贴和企业高管持股计划三种不同类型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和企业高管持股计划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更显著的影响;企业产权性质、公司治理和高管创新精神对激励发挥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政府和企业激励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