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01)
- 2023(3243)
- 2022(2680)
- 2021(2696)
- 2020(2229)
- 2019(5149)
- 2018(4932)
- 2017(9025)
- 2016(5521)
- 2015(6301)
- 2014(6275)
- 2013(6377)
- 2012(6208)
- 2011(5247)
- 2010(5596)
- 2009(5152)
- 2008(5684)
- 2007(4905)
- 2006(4407)
- 2005(3928)
- 学科
- 财(20638)
- 济(18917)
- 经济(18891)
- 管理(18653)
- 业(15750)
- 企(13445)
- 企业(13445)
- 财政(11855)
- 出(10137)
- 贸(9788)
- 贸易(9786)
- 易(9663)
- 政(9541)
- 方法(8357)
- 务(8309)
- 财务(8306)
- 财务管理(8266)
- 企业财务(7835)
- 口(7264)
- 出口(7253)
- 出口贸易(7253)
- 数学(7049)
- 数学方法(6941)
- 中国(6691)
- 农(6338)
- 制(6255)
- 学(5804)
- 地方(5442)
- 体(4524)
- 度(4524)
- 机构
- 大学(78955)
- 学院(77530)
- 济(30692)
- 经济(30101)
- 研究(28850)
- 管理(25412)
- 财(24610)
- 理学(21639)
- 中国(21474)
- 理学院(21314)
- 管理学(20842)
- 管理学院(20700)
- 科学(18588)
- 京(16714)
- 所(16377)
- 财经(15250)
- 研究所(14481)
- 农(14440)
- 经(13746)
- 江(13350)
- 中心(11909)
- 农业(11406)
- 范(11092)
- 业大(11010)
- 财经大学(10989)
- 师范(10973)
- 省(10862)
- 北京(10457)
- 经济学(10271)
- 院(9963)
- 基金
- 项目(47846)
- 科学(36625)
- 研究(34568)
- 基金(34493)
- 家(30539)
- 国家(30300)
- 科学基金(24817)
- 社会(21231)
- 社会科(20108)
- 社会科学(20102)
- 省(18387)
- 基金项目(17895)
- 教育(16170)
- 自然(15956)
- 自然科(15588)
- 自然科学(15579)
- 划(15538)
- 自然科学基金(15288)
- 资助(14639)
- 编号(13561)
- 成果(12816)
- 重点(11395)
- 部(11044)
- 课题(9991)
- 性(9976)
- 发(9858)
- 科研(9545)
- 创(9466)
- 教育部(9313)
- 大学(9068)
共检索到129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炜
中国海外贸易源远流长,海陆两条丝绸之路闻名遐迩,创造了许多的辉煌。清代前期由闭关到开关,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本文就对清代开放海禁,四口通商的背景及其在财政方面的特点作一分析。
关键词:
清前期 四口通商 成因 特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张金林
清华大学历史系倪玉平教授《清代财政史四种》已于2017年陆续由科学出版社出版。~①其中《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原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且于2007年荣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初版于2007年,此次为修订再版;《清朝嘉道关税研究》初版于2010年,此次亦为修订再版;《清代关税:1644-1911年》是作者2016年由荷兰Brill出版社出版的Customs
关键词:
财政史研究 嘉道年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瑞军 谢秀丽
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在清前期发展到最高峰,民间商业信用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清代前期民间商业信用有五个特点:商业信用的广泛性与多样性;牙行在商业信用中的突出作用;对产品的预买与定买;商业信用与高利贷信用开始有机结合;商业信用出现票据化趋势。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商业信用 特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全厚 张立承 封北麟
"土地财政"最初是对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较高现象的一种形象说法。在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和市场性拍卖机制下,土地出让收入归属于政府管理和支配是必然的,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目前,社会各界关于土地财政的争议实质上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地方政府在缺乏科学合理土地规划利用情况下单纯为满足其他方面的支出需求而"卖地敛财"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倪玉平
清前期的财政收入包括田赋、盐课、关税、杂赋、捐纳和报效等,支出则分为皇室经费、俸禄、兵饷、驿站、科场学校、河工塘工经费等。道光时期,地丁银始终是最重要而稳定的财政收入,其他各项收入有一定的波动,但意义有限;支出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从总体上说,财政收支尚未走到崩溃的边缘。咸同时期,清廷内外交困,军务倥偬,战火持续,对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财政制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奏销制度而言,咸丰以前的钱粮奏销、京饷协饷基本失效,户部无法有效地掌握全国财政大权;就税收征收与分配主体而言,以厘金为代表的地方财政兴起,中央财政基本不能染指这一重要税收,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并立成型;就租税结构而言,财政收入的主体由农业税转变为以厘金和海关为主体的工商税;就指导思想而言,清廷在事实上抛弃了"量入为出"的理念而步入"量出为入"的阶段。可以说,咸同时期财政体系的近代转型,基本是内生性的,既受时局的重大影响,也是道光以来财政实践的自然结果,西方的影响反在其次。
关键词:
清代 咸同 财政 近代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云旗
一、乡镇财政赤字的现状及危害 乡镇财政赤字,是指乡镇本年度内财政收入不够支出的亏空部分,其中包括挂账和负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财政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财政赤字问题还十分严重,有赤字的乡镇占有一定的比例。据统计,1995年,全国共有乡镇财政所45964个,赤字乡镇达13000个,占乡镇总数的28%。乡镇财政赤字问题不仅存在,而且在某些地区呈现越来越多的态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曦
在历史时期荆江地区的经济开发与江湖关系的演变历程中,分流诸口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宋至清的志书为主要资料,立足于历史学的实证方法,以今荆江南岸存在的4个分流穴口,即虎渡口、调弦口、藕池口和松滋口为主要对象,考察四口在宋元明清时期的分塞情况,并对今人存在的一些认识进行了辨析。其中,虎渡河的形成时间说法不一,南宋以后,虎渡口逐渐形成稳定分流。调弦口自元代大德年间开浚后时开时塞,直至清朝才基本保持分流,1958年调关设置后此口渐废。藕池口早在五代时即已存在,北宋以后湮塞,直至1852年藕池堤溃不筑,藕池河再次形成。松滋河则在1869年以前由于黄家埠堤溃决而形成。研究表明,宋代以降,四口的分塞情况较...
关键词:
荆江南岸 四口 演变 宋至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一花 刘蓓蓓 乔敏
本文立足于市级层面,对土地财政成因说中的"财政分权"与"引资竞争"两种观点进行检验,本文的研究发现,土地财政的形成是以我国独特的土地制度为基础的"财政分权"与"政绩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对土地财政影响预算内支出结构的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并没有减轻预算内投资建设的激励,这表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建立民生财政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道富
审计机关对地方财政收支实施审计(或检查),已经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本文结合几年来的财政审计工作实践,以一个局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例证,试对我国地方财政收支中的违纪违规及其主要成因与解决对策等,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我国国家财政处于长期困难境地的同时,并存着因地方政府违纪违规导致财政资金大量流失的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傅道忠
我国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长期推行城乡有别的二元财政政策和制度有关。歧视性农业财税政策的客观存在 ,给我国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并使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固定化。必须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对现行财政政策进行调整 ,使之向一元财政转化 ,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二元财政 一元财政 财政政策 城乡差距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兴华
21世纪以来,日本财政处于赤字状态,债务不断膨胀,出现"赤字下滑、债务趋稳"和"赤字攀升、债务剧增"的两个发展阶段。"强财政、弱货币"组合使宏观经济调控更依赖于财政手段,政府面对周期波动时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内债、本币债、长期债占比较高舒缓了日本公共财政面临的压力;政府在短视利益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赤字财政动机。在可预见的未来,政策组合、经济周期、债务结构和政局更迭等因素难以改变,日本赤字和债务趋于改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日本 公共财政 赤字率 债务率 赤字动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全厚 马洪范 张立承 封北麟 陈新平 刘薇
"土地财政"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从土地财政规模效应来看,土地出让收入不断扩张,土地税费收入与时俱进,土地抵押融资规模也日益成长。从土地财政成因来看,是土地管理体制、土地所有权益地方化、不完善的征地补偿和土地批租制度、单一行政考核机制、地方财政能力相对不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土地财政的规范治理提出了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等七条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规模效应 成因分析 制度规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葛云轩 周洪生 葛悦新
纵观我国十多年来的财政状况,不难发现财政泄漏现象十分突出。它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使国家的财政职能严重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本文试对财政泄漏的表现和成因作些分析,并提出综合治理对策,以供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文博
绿色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比较时尚的名词,诸如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绿色政治、绿色运动、绿色产业、绿色食品等等。尽管理论界至今没能对与这些名词相对应的“绿色”分别给出统一的定义,但都有过相应的描述,无外乎环保、文明、健康、安全、持续等意义。其深层次的本质涵义便是可持续发展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