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8)
- 2023(7994)
- 2022(6730)
- 2021(6128)
- 2020(5058)
- 2019(11587)
- 2018(11957)
- 2017(21741)
- 2016(11978)
- 2015(13333)
- 2014(13739)
- 2013(12822)
- 2012(11757)
- 2011(10692)
- 2010(10966)
- 2009(10504)
- 2008(10616)
- 2007(9535)
- 2006(8711)
- 2005(8204)
- 学科
- 济(41359)
- 经济(41277)
- 管理(37458)
- 业(30450)
- 企(27189)
- 企业(27189)
- 贸(18451)
- 贸易(18441)
- 易(17895)
- 制(16962)
- 财(14847)
- 方法(14219)
- 体(13211)
- 中国(12925)
- 农(11876)
- 业经(11076)
- 数学(11067)
- 数学方法(10917)
- 体制(10327)
- 银(9769)
- 银行(9752)
- 理论(9389)
- 行(9386)
- 融(9313)
- 金融(9306)
- 学(8886)
- 务(8339)
- 财务(8308)
- 财务管理(8281)
- 地方(8026)
- 机构
- 学院(167115)
- 大学(166788)
- 济(70798)
- 经济(69237)
- 研究(59607)
- 管理(58142)
- 理学(48473)
- 理学院(47946)
- 管理学(47184)
- 管理学院(46860)
- 中国(45514)
- 财(37777)
- 京(35557)
- 科学(32905)
- 所(29858)
- 财经(27981)
- 江(27794)
- 研究所(26404)
- 中心(26358)
- 农(26344)
- 经(25099)
- 北京(22390)
- 经济学(22201)
- 院(22151)
- 业大(22112)
- 范(21858)
- 师范(21606)
- 州(21314)
- 农业(20444)
- 财经大学(20381)
- 基金
- 项目(104041)
- 科学(81087)
- 研究(80922)
- 基金(73573)
- 家(63535)
- 国家(63003)
- 科学基金(53012)
- 社会(50819)
- 社会科(48097)
- 社会科学(48090)
- 省(40956)
- 教育(38281)
- 基金项目(37763)
- 划(34133)
- 编号(33794)
- 自然(31608)
- 自然科(30829)
- 自然科学(30819)
- 自然科学基金(30258)
- 资助(29787)
- 成果(29667)
- 制(25553)
- 课题(25024)
- 重点(24058)
- 部(23882)
- 发(22509)
- 性(22020)
- 创(21958)
- 国家社会(21143)
- 教育部(20799)
共检索到274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培金
十几年来,在扩散进出口经营权、下放企业领导权等方面逐步深化的外贸体制改革,对进出口贸易量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两年,又及时地把外贸体制改革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加强宏观管理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反映了外贸体制改革由量向质的进一步发展,必定触及观念转化和社会利益再分配,而出现新的升华。外贸体制改革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转化,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转变观念,健全机制,提高素质,积极培养和发展大型外贸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立新
今年是我国在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推出以外汇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措施,加快建立与世界经济相接轨的更加开放经济体系的重要一年.从对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情况看,外汇新体制平稳过渡,新一轮的外贸体制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海关统计,1994年前三季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5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1%;其中,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立新
在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当前应注重解决汇率风险和购汇风险向企业转移问题;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组建综合商社,必须以外贸企业制度创新为前提,全力推进股份公司等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建立进出口商会需大“官扶民助”的路子,并尽快纳入按国际惯例运作的轨道,以增强商会的协调指导自律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成鋆 梅清豪 郑庆堂
当前,在上海股份制改革试点的热潮中,工业、内贸、文化、科技、高校、乡镇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都在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试点,作为我国对外经贸业务主力军的专业外经贸公司如何顺应改革潮流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外贸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出路在于,打破传统的外贸企业体制和组织形式,向以外贸为主、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实业化、集团化和国际化全方位方向发展,优化组合,联合组建东方模式的上海外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才是快速形成我国“大外贸”、“大海外”格局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汪尧田 束金中
我国的外贸体制已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改革,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迅速发展。1991年1月,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又出现了新的突破,即在下调人民币汇率的基础上,全面取消出口补贴,建立了外贸经营企业自负盈亏的新体制。外贸新体制相对过去的体制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由于它是在维持地方原有切块承包制基本框架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 1、要外汇与要人民币的矛盾使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向东
中国的外贸体制,当初是在产品经济和单一计划经济基础上,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经过这些年的改革,中国的外贸体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是高度集中经营的状况根本改变,形成了各种类型外贸企业、多渠道经营的局面。原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口岸只有沿海的广州、上海、青岛、天津、大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关贸总协定")是关于战后国际贸易准则的一项多边协定.也是当前就国际贸易问题作出有约束力决定的唯一国际组织,该组织自1948年成立以来,先后通过七轮多边谈判,对国际贸易规划的确定奠定了原则框架.而乌拉圭回合对这些原则框架的完善和适用范围的扩张正进行着新的努力.目前,我国为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在这种情况下,深入了解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向东
我国的对外贸易体制,当初是在产品经济和单一计划经济基础上,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只能以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为主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由国家外贸管理部门直属的外贸总公司统一经营,统负盈亏。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到1978年,是同当时的经济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的,在粉碎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中月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贸事业蓬勃发展,成就辉煌,但离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促使外贸再跃新台阶,作者在本文提出了6点意见:即贯彻以质取胜战略;调整、优化商品结构;开拓市场多元化;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转换经营机制;搞好外贸、外经、外资结合,培养人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柏水
一、挑战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极为深刻和重大的变化,开始了一个全面调整的转折时期。与此相适应,国际贸易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具有趋势性的转折。 1、国际贸易增长放慢 1980年至1986年,世界出口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仅为3%,大大落后于七十年代的5.5%和六十年代的8.5%。国际贸易增长放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七十年代初期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程杭生
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副总裁兼该行亚太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程杭生先生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他最近发表的《中国对外贸易改革》一文中,从外贸体制、外贸计划与限制、外汇管理和外汇市场三个方面对我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现整理如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传厚 龚剑华
1991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应该说是集前几次改革之后,完成了一次新的飞跃.一年多的实践已充分证明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改革,使外贸企业逐步走上统一政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的发展道路.从今年开始,国家宏观范围内的外贸体改,重点是加快进口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德连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于实现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外贸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外贸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建立,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有浓厚的传统体制色彩。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国际规范及我国特色的外贸体制,必须塑造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外贸宏观调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野青
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他提出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并不象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那样是无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总和。随着出卖这类信息的专门人员的出现,这种成本有可能减少,但不可能消除。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了企业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树德
经过近18年分4个阶段的改革,我国外贸体制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大体符合国际规则。但外贸体制转变的任务并未完成,尚未真正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制度,在微观经济、宏观调控、工贸结合、中介机构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应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引导和鼓励工农技贸结合,并强调行业协会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实现外贸经营、管理、服务三方面配套协调运行,从体制上更好地促进和保证我国对外贸易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