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5)
2023(13803)
2022(11968)
2021(11226)
2020(9244)
2019(21201)
2018(21218)
2017(40415)
2016(21989)
2015(24832)
2014(25075)
2013(24913)
2012(23150)
2011(21071)
2010(21257)
2009(19428)
2008(18870)
2007(16630)
2006(14936)
2005(13403)
作者
(65421)
(54038)
(53626)
(50938)
(34549)
(25934)
(24461)
(21344)
(20775)
(19428)
(18493)
(18311)
(17228)
(17209)
(16678)
(16605)
(16067)
(15967)
(15513)
(15483)
(13533)
(13468)
(12985)
(12543)
(12171)
(12092)
(12077)
(12022)
(10940)
(10698)
学科
(94615)
经济(94515)
管理(60727)
(58661)
(46947)
企业(46947)
方法(39069)
数学(33003)
数学方法(32520)
中国(28576)
(25518)
地方(24266)
(22932)
业经(21341)
(20116)
农业(17700)
理论(16236)
(15869)
贸易(15854)
(15534)
(15406)
(15230)
环境(15053)
(14661)
银行(14619)
技术(14515)
(14296)
金融(14295)
(14100)
(13671)
机构
大学(318716)
学院(316599)
(124390)
管理(124306)
经济(121532)
研究(110572)
理学(106640)
理学院(105370)
管理学(103440)
管理学院(102867)
中国(82007)
(69964)
科学(69397)
(56668)
(56349)
研究所(51395)
(51192)
中心(49219)
(47145)
业大(46773)
(45261)
北京(45236)
师范(44863)
财经(44782)
(40506)
农业(39864)
(39849)
(39010)
经济学(36390)
师范大学(36321)
基金
项目(212069)
科学(166176)
研究(156318)
基金(151624)
(131706)
国家(130522)
科学基金(111810)
社会(96804)
社会科(91560)
社会科学(91536)
(83371)
基金项目(80173)
自然(72496)
教育(71703)
自然科(70774)
自然科学(70761)
(70137)
自然科学基金(69450)
编号(64902)
资助(63129)
成果(53224)
(48446)
重点(47089)
(46018)
课题(45190)
(43414)
创新(40396)
科研(40117)
项目编号(39593)
教育部(39256)
期刊
(144601)
经济(144601)
研究(99151)
中国(64577)
学报(49738)
科学(46865)
(46823)
管理(46616)
教育(40989)
(40159)
大学(37319)
学学(34547)
农业(32945)
技术(28080)
(27665)
金融(27665)
业经(24930)
经济研究(22887)
财经(21099)
图书(19989)
问题(18210)
(17897)
(16669)
理论(15901)
技术经济(15680)
科技(15387)
商业(15169)
实践(14676)
(14676)
现代(14467)
共检索到479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彭希哲,钱焱  
本文认为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传统的人口研究方法和概念存在局限性, 应树立综合考虑人口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广义人口观。本文尝试构建对环境的消费 压力人口模型,对人口的消费活动及其环境压力之间的联系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了中国 各省区消费压力人口的现状和变动。我们认为在研究人口与环境关系时要充分考虑消费 的影响,并有必要界定“适度”的消费,在人口学研究中引进新概念与新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陶乘  
中国文化以其强有力的辐射功能对东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具体到人口的发展,她又起到什么作用呢?1991年新年伊始(1月5~7日)。来自美国、法国、葡萄牙、日本、中国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50余名专家学者,聚首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澳门,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次题为“中国文化与人口发展的国际(亚太地区)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王谦,郑真真,郭志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雅玲  
在联合国人口基金、国家经贸部、国家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口学培训中心于1994—12—19~29举办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讲习班。此讲习班邀请美国米德罗伯利学院的David E.Horlacher教授主讲。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人口研究、经济研究的新兴问题和热点问题,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开罗世界人口大会后为越来越多的政府与学者接受。David E.Horlacher教授在联合国人口司人口与发展部工作几十年,是联合国绝大多数关于“可持续发展”文件的主要起草人和有关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身及创立、发展和最后形成极为熟悉。讲习班概括地讲授了人口、环境与发展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少龙  
中国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都是与人口多这一基本国情特征息息相关的;市场经济是消费至上经济,重视消费、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林  徐效坡  
本文从人地关系的高度出发 ,论述了人口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目前,“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在国际社会已有广泛的认同。但人们也发现,“发展”(development)这一概念似乎是过于多义化了,涉及的方面太多,以致于显得有点儿难以把握。事实上,在现今所有试图阐明人口问题本质的最新人口理论中,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对“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展开充分的论证和诠释。在这个意义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提出或许应该认为是一件幸事,虽然对此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之间依然有不少歧见。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最初是针对环境资源问题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特别是,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及模式,“可持续发展”在1992—06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我国政府制订的《中国21世纪议程》则是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但作为一种优良的理论构架,“可持续发展”也在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样,所谓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要揭示的就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诸系统、各要素协同并进的整体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是可以持续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燮涛  
对省区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的有益尝试──介绍“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从书”最近,河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一套关于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论著─—“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丛书”。该丛书由我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原河南大学校长李润田教授任主编,马心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存德  
尽管"可持续发展"已被确立为人类未来新的发展模式,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仍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本文在给出"发展"和"可持续性"概念明确定义的基础上,从可持续性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对发展效应的限定出发,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明确的界定.并认为,可持续性在时空尺度上对发展负效应的限定实际上是对实践主体行为公平性、协同性和高效性的规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建华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哲学、伦理、生态学、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深刻背景,并从“天-人”、“人-地”和“人-人”关系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包庆德  董华  
适度人口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进一步考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不难发现人口特质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特别是其空间分布特征更具有现实意义。认定全方位适度人口的目标追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基本实现途径。而全方位适度人口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人口的合理生产 ,如何做到合理生产我们给出生态哲学维度 ,提出人口生态生产 ,即人口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在生物学与社会学层面上始终贯彻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生态化的原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毅  
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对于中国则更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阐释了贫困经济学的由来,运用其理论描述、分析与评价了贫困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玉娟  
农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一环,农村消费的可持续对于巩固和培育高质量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构建了评价我国省域范围内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综合考量了我国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发展现状,同时从人口流动和电子商务两个角度检验了农村消费可持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消费可持续水平参差不齐,农村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压力较大。人口流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农村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二者能够产生一定的正向联动作用。因此,需进一步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提高农村电商的覆盖广度和普及深度,为农村消费可持续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严虹  王英杰  余卓渊  
《中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集成了近几年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提供空间认知的可视化环境,对我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地表达和展示,直观、形象地表达和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客观地分析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所面临的人口与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同时图集还揭示了我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地域差异、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间的制约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华荣  
由于无法减轻把人类逼向困境的人口压力 ,适度人口 ,从“经济适度”到“环境适度”便被排除在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之外。“小人口”———一个节欲、小规模且“远离平衡态”的人口 ,既是物质世界有限性、平衡原理、生命平等的规定和对人类反自然本质、人类社会本质上不平等性质的回应 ,又是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生物与人类平等、代际平等、代内公平的必须 ,从而摆脱人类困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当有限性使生存和发展资源不能同时满足生物、人类的需求时 ,符合伦理道德的选择是用生命平等优先替代人类优先 ,用代际平等优先代替当代人优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