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3)
- 2023(1987)
- 2022(1619)
- 2021(1347)
- 2020(1180)
- 2019(2643)
- 2018(2562)
- 2017(5525)
- 2016(2448)
- 2015(2779)
- 2014(2900)
- 2013(3093)
- 2012(2949)
- 2011(2725)
- 2010(2711)
- 2009(2358)
- 2008(2375)
- 2007(2200)
- 2006(1974)
- 2005(1752)
- 学科
- 济(17991)
- 经济(17981)
- 业(8382)
- 产业(7799)
- 企(6432)
- 企业(6432)
- 管理(6130)
- 业经(5663)
- 方法(5499)
- 地方(5492)
- 结构(4959)
- 农(4844)
- 数学(4347)
- 数学方法(4341)
- 地方经济(3866)
- 技术(3857)
- 产业结构(3667)
- 中国(3461)
- 和(3324)
- 农业(2828)
- 学(2547)
- 制(2423)
- 体(2313)
- 新技术(2236)
- 高新(2235)
- 高新技术(2235)
- 贸(2177)
- 贸易(2176)
- 信息(2077)
- 发(2076)
- 机构
- 学院(42637)
- 大学(40391)
- 济(21326)
- 经济(21064)
- 管理(17192)
- 理学(14753)
- 理学院(14632)
- 管理学(14505)
- 管理学院(14421)
- 研究(13546)
- 中国(9569)
- 京(8426)
- 财(7927)
- 科学(7483)
- 经济学(6802)
- 江(6651)
- 财经(6446)
- 所(6407)
- 经济学院(6210)
- 中心(6040)
- 研究所(5749)
- 经(5653)
- 州(5550)
- 农(5340)
- 北京(5315)
- 业大(5215)
- 范(5168)
- 师范(5144)
- 经济管理(5081)
- 商学(4839)
共检索到63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宜苗
本文分别从GDP或GNP、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形成和发展等维度,分析了流通产业的贡献及相关测度方法;并结合中外流通产业发展的实践,对流通产业在某些方面的贡献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及促进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 流通产业 贡献 批发与零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东 谢莉娟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须重视流通业在促进就业增长中的特殊贡献。对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对比分析表明,流通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就业吸纳作用凸显,而在中部地区其就业贡献相对于产值贡献却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结构偏离。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中部地区2003-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及城镇化未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的情况下,流通业发展是促进中部地区就业增长的有效产业因素,但依然面临弹性不足的问题。推动中部地区流通业就业效应的发挥,应将流通产业的结构调整视为关键环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芳琼 刘陈丽
商贸流通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核心产业,更是连接三次产业发展的桥梁产业,在梳理产业结构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商贸流通业对于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贡献水平及具体渠道有所不同。本文利用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水平的理论机理分析,分别得到了三种具体的贡献渠道:区位集中渠道、技术推广渠道和市场价值渠道,并采用了我国2000-2017年31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进行了三个渠道效应的实证分析,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贡献作用,集中于流通基础产业较差的西北部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有助于梳理我国已有的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形产业发展结构,实现区域间的动态均衡。
[期刊] 改革
[作者]
侯云春 欧晓理 张广文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以流通产业化为中心内容的流通革命。借鉴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完成流通革命、加快流通产业发展步伐,使流通成为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流通在整个经济运行中的组织、调节和引导作用,发挥流通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功能,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华平
荀勖的《中经新簿》一改汉刘歆《七略》的分类体系,从当时学术、典籍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所著录的图书分为四类,特别是设立史类和佛学类,适应了东汉以来学术思想发展和研究重点的变化,以及各类文献增减的实际情况,是其创新所在,成为四部分类法的奠基者。
关键词:
目录学史 四部分类法 荀勖 中经新簿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张盼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涌现出了致力于档案学研究的档案学术共同体,观其历史贡献主要表现为档案保存提供了思想动力,为档案科学管理提供思想基础,为近代档案学发展提供思想资源,为国家档案事业建设开启了先声等四个方面。溯本思源,旨在丰富近代档案思想史研究。
关键词:
档案思想 档案科学管理 国家档案事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则 赵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鲁朝云
本文以广东省商贸流通业为研究样本,选取2002-2016年统计数据,构建和运用贡献率指标体系,剖析15年来广东省商贸流通业内部构成对第三产业发展贡献,并结合第三产业结构演变,提出经济发达区商贸流通业及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区域第三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越
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产业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流通产业集群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适应"新常态",向着更加协调、健康方向发展。进行流通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发展的研究不仅可以给集群管理者提供发展政策参考建议,从而促进集群健康发展,更是对促进流通产业发展、就业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健康、科学、持续、快速增长大有裨益。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群 发展阶段 形成类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越
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产业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流通产业集群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适应"新常态",向着更加协调、健康方向发展。进行流通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发展的研究不仅可以给集群管理者提供发展政策参考建议,从而促进集群健康发展,更是对促进流通产业发展、就业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健康、科学、持续、快速增长大有裨益。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群 发展阶段 形成类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宗颖
利用1978—2010年的数据,通过分段处理,探讨了江苏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分析了流通业与其他产业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在1978—1991年间,流通业贡献并不显著;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显著增加,已超过第一产业。而在流通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中,流通业对第三产业中非流通业的增长弹性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由此,探讨了促进江苏流通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区位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完善的政策体系等原因。
关键词:
流通业贡献 经济增长 产业关联 比较优势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爽
民国流通图书馆在普遍资金匮乏的前提下,以普及国民基础教育为己任,通过降低或减免借阅费用保证民众阅读权利、引导民众阅读倾向;同时,通过巡回借书、通信借书、车送借书、代理图书等方式实现图书主动推送;并提供书籍常识、书目信息、读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辅助民众阅读。当前学习型社会建设将阅读推广的社会责任再次推向图书馆,使其通过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功能的拓展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平台;基于先进科技支持的图书馆大流通实现了无障碍到馆借阅服务;开放存取作为全新的学术传播机制突破了价格与权限障碍,这均是图书馆开放、平等、免费精神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论邓小平对流通经济理论的贡献本刊特约评论员邓小平流通经济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他的流通管理思想、技术流通与服务流通思想、资本流通思想、国际流通思想等在我国参与国际流通体系、吸引国际资本、发展进出口贸易和对外劳务交流、实施流通管理等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靖烨 丁周香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先导作用日益凸显,研究其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率,有助于了解技术进步对该行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对我国传统流通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2004年2015年技术进步对我国传统流通业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劳动的贡献率较低,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为之,提出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要提高资本利用率,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传统流通业 索洛余值法 技术进步贡献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乔 席卫群 汪柱旺 张仲芳
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承上启下的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本文运用税收增长率、宏观税负、边际税负、税收增额贡献率、资产税收贡献率、税收协调系数等税收贡献指标,对中国流通业的税收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流通业中,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税收贡献过度,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仓储业的税收贡献不足;中西部地区流通业税收贡献总体高于东部地区。因此建议,采取适当降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将物流业的营业税率统一调整为3%、运用企业所得税政策扶持流通行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的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的税收扶持力度等措施鼓励流通业的发展,提高消费信心,促进内需。
关键词:
流通业 税收贡献 税负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