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3)
- 2023(4882)
- 2022(4106)
- 2021(3769)
- 2020(3201)
- 2019(7185)
- 2018(6912)
- 2017(13439)
- 2016(7363)
- 2015(8064)
- 2014(7985)
- 2013(8068)
- 2012(7929)
- 2011(7164)
- 2010(7366)
- 2009(6614)
- 2008(6780)
- 2007(6135)
- 2006(5471)
- 2005(4937)
- 学科
- 济(36711)
- 经济(36677)
- 业(19489)
- 管理(17279)
- 企(16002)
- 企业(16002)
- 方法(13646)
- 数学(11388)
- 数学方法(11251)
- 学(9730)
- 地方(9641)
- 农(9271)
- 业经(8868)
- 产业(8805)
- 中国(8779)
- 财(7267)
- 制(6846)
- 结构(6751)
- 农业(6039)
- 技术(5737)
- 地方经济(5689)
- 体(5508)
- 贸(5226)
- 贸易(5223)
- 融(5010)
- 金融(5009)
- 和(4997)
- 理论(4981)
- 易(4910)
- 银(4755)
- 机构
- 大学(115171)
- 学院(114105)
- 济(47806)
- 经济(46934)
- 研究(44347)
- 管理(40764)
- 理学(35288)
- 理学院(34757)
- 管理学(34036)
- 管理学院(33813)
- 中国(31241)
- 科学(28798)
- 京(24706)
- 所(23482)
- 研究所(21791)
- 农(21155)
- 财(20989)
- 中心(18840)
- 江(18026)
- 业大(17541)
- 财经(16940)
- 农业(16783)
- 范(16733)
- 师范(16533)
- 院(16092)
- 北京(15363)
- 经(15310)
- 经济学(15213)
- 州(14059)
- 经济学院(13813)
- 基金
- 项目(78349)
- 科学(62508)
- 基金(57815)
- 研究(54783)
- 家(51910)
- 国家(51556)
- 科学基金(43170)
- 社会(35530)
- 社会科(33852)
- 社会科学(33843)
- 基金项目(30836)
- 省(30448)
- 自然(28164)
- 自然科(27471)
- 自然科学(27461)
- 自然科学基金(26995)
- 划(26490)
- 教育(24077)
- 资助(22982)
- 编号(20417)
- 重点(18870)
- 发(18804)
- 部(17301)
- 成果(16936)
- 创(16473)
- 创新(15512)
- 计划(15314)
- 国家社会(15132)
- 科研(15010)
- 课题(14982)
共检索到167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毋庸置疑,过去20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沪港两地的产业结构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不仅促进了各自经济的发展,而且积极推动了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不可否认的是沪港两地产业结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并逐渐成为两地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为此,本文将结合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压力,并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使人们对这些问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关键词:
香港经济 上海经济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近20年来 ,沪港两地产业结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既得到提升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并逐渐成为两地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因此 ,为适应内外经济发展的需要 ,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提高各自的竞争力 ,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自然就成为沪港两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90年代中期以来 ,沪港两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方向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 ,对人们了解两地经济未来发展目标不无裨益。
关键词:
沪港 产业结构 调整前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航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崇伯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缺陷 战后香港产业结构的变化经历了五十年代由转口贸易向加工贸易的转变,六十年代制造业的异军突起和七十年代以来金融、通讯、地产等部门迅速发展等几个基本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部门日趋衰落,第二产业部门在经过七十年代的大发展以后,在香港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迅速上升。具体说来,香港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光进 区和坚 刘兴政
本文首先对香港经济增长阶段进行了划分,细分为5个阶段;其次,对以制造业、批发零售酒店餐饮业、交通仓储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等四个行业及其内部部门结构演变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演变的特征;第三,揭示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及其对香港城市竞争力发展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战略规划角度给出简要结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动因 城市竞争力 战略规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东 黎平 杨友宁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1995~2009年投入产出数据,运用网络分析方法,从产业结构中心度视角,研究了G7和BRIC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演进特征 网络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煜 刘志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元驱动向二元驱动、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从内向向外向、从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的演进,其驱动因素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需求转换、外向发展及信息化等。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外向发展层次低、区域发展差异明显、重化工业化的结构和质量问题突出、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向外向型产业升级、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方向演进。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产业结构 工业化 演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申茹 赵春艳
对1978~2008年间我国各地产业结构演进的水平、速度及随机性趋势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越快;各地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差异逐渐减小,而第三产业的差异却在逐渐增大,这可能是导致各地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结构原因;经济发达的东部与落后的西部产业结构演进序列基本是平稳的,而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迁的起伏性大、差异性大,这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速度 水平 随机性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静 盖志毅
为探讨内蒙古33个典型牧业旗县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对近70年的内蒙古典型牧业旗县产业结构演进阶段及总体特征进行分析。采用产业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指标,重点对1993—2015年内蒙古典型牧业旗县产业结构演进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只是演进相对滞后,牧区产业政策是影响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力量。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特征表现为:第一产业结构素质较低,第二产业原有竞争优势减弱,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第一产业超出了产业所需的劳动力,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很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鉴于独一无二的草原生态经济价值和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演进特征,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从"二三一"模式调整为"三一二"模式。政府作为牧区政策的强力引导者,需要制定符合草原牧区特殊性和草原生态系统特点的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纯元
一 人口产业结构及其发展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分布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所构成的比例关系。这里说的人口,不是指全体人口,仅指经济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建双 周琳 虞晓芬
基于1997—2015年中国内地除上海、西藏以外的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产业结构演进、城镇化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结果表明:(1)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东部地区结构效应略优于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而竞争效应变化不大且各地区间差异并不明显。(2)产业结构、城镇化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部差异,且东部地区区域内部差异最大。(3)土地集约利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质量是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全国样本中,产业结构演进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显著;分区域样本中,东部地区构成效应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效应均不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惠武
通过对香港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分析发现香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出现了更大幅度的变动,但产业结构的变动相对于金融危机之前对香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变小了,其主要原因是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进出口贸易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下降,流出的劳动力更多地流向公共行政、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和行政及支援服务等低劳动生产率的服务业,而不能流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金融保险业和资讯通信业,这说明香港目前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不能很好适应。为提升香港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劳动力的行业适应性,提高产业多样化程度,适当探索再工业化,充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
香港产业结构 劳动生产率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南 梁洋洋
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形成与变化并非偶然,主导动力机制的不断更替,推动着生命周期的演进。临港产业共生系统演进的机制包括双适应机制、协同竞争机制、正负反馈机制、知识转移和扩散机制。临港产业共生系统演进的生命周期分为4个阶段:集聚阶段:基于外部经济效应的动力机制;组网阶段:基于互信关系的动力机制;创新阶段:基于社会经济网络创新的动力机制;衰退阶段:创新机制的衰退和市场变化。
关键词:
临港产业 产业共生 演进机制 生命周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玉鸿 李强
30年来粤港产业合作一直是决策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粤港双方在合作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互动是如何演进的仍没有清晰的答案。本文在系统梳理30年来粤港产业合作关系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利用1979—2008年粤港经济发展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粤港经济互动关系及两地在合作中相对地位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广东第二产业与香港服务业的关系,经历了"关系不显著→互为因果→单向相关"的三阶段变动过程,而粤港服务业的关系则经历了"关系不显著→单向相关"的两阶段演变过程。同时,在此演变过程中,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