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5)
- 2023(3073)
- 2022(2753)
- 2021(2546)
- 2020(2232)
- 2019(5180)
- 2018(5018)
- 2017(10582)
- 2016(5731)
- 2015(6349)
- 2014(6554)
- 2013(6747)
- 2012(6562)
- 2011(5801)
- 2010(6028)
- 2009(5647)
- 2008(5792)
- 2007(5446)
- 2006(5018)
- 2005(4854)
- 学科
- 济(31301)
- 经济(31270)
- 业(18665)
- 管理(16537)
- 企(15436)
- 企业(15436)
- 方法(10299)
- 地方(9026)
- 农(8724)
- 数学(8517)
- 数学方法(8381)
- 产业(8340)
- 中国(8216)
- 业经(8025)
- 财(7700)
- 制(7557)
- 结构(6689)
- 体(5671)
- 农业(5516)
- 学(5365)
- 地方经济(5293)
- 技术(5099)
- 贸(4914)
- 贸易(4911)
- 体制(4852)
- 银(4834)
- 银行(4828)
- 务(4751)
- 财务(4737)
- 财务管理(4723)
- 机构
- 学院(88122)
- 大学(86608)
- 济(40942)
- 经济(40161)
- 管理(33210)
- 研究(31180)
- 理学(27594)
- 理学院(27270)
- 管理学(26890)
- 管理学院(26709)
- 中国(24409)
- 财(19300)
- 京(18566)
- 科学(17601)
- 所(16202)
- 江(14879)
- 财经(14675)
- 研究所(14130)
- 中心(14005)
- 经(12989)
- 农(12802)
- 经济学(12701)
- 北京(12271)
- 州(12090)
- 范(11569)
- 师范(11472)
- 经济学院(11412)
- 院(11009)
- 业大(10830)
- 财经大学(10613)
- 基金
- 项目(51603)
- 科学(41050)
- 研究(39654)
- 基金(36582)
- 家(30836)
- 国家(30593)
- 科学基金(26352)
- 社会(25776)
- 社会科(24620)
- 社会科学(24614)
- 省(21284)
- 基金项目(19259)
- 教育(17202)
- 划(17056)
- 编号(15724)
- 自然(15601)
- 资助(15487)
- 自然科(15200)
- 自然科学(15197)
- 自然科学基金(14953)
- 成果(13303)
- 发(13082)
- 重点(11929)
- 课题(11594)
- 部(11323)
- 发展(11114)
- 展(10965)
- 创(10893)
- 国家社会(10304)
- 性(10284)
共检索到143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毋庸置疑,过去20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沪港两地的产业结构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不仅促进了各自经济的发展,而且积极推动了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不可否认的是沪港两地产业结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并逐渐成为两地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为此,本文将结合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压力,并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使人们对这些问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关键词:
香港经济 上海经济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近20年来 ,沪港两地产业结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既得到提升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并逐渐成为两地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因此 ,为适应内外经济发展的需要 ,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提高各自的竞争力 ,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自然就成为沪港两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90年代中期以来 ,沪港两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方向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 ,对人们了解两地经济未来发展目标不无裨益。
关键词:
沪港 产业结构 调整前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航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崇伯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缺陷 战后香港产业结构的变化经历了五十年代由转口贸易向加工贸易的转变,六十年代制造业的异军突起和七十年代以来金融、通讯、地产等部门迅速发展等几个基本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部门日趋衰落,第二产业部门在经过七十年代的大发展以后,在香港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迅速上升。具体说来,香港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光进 区和坚 刘兴政
本文首先对香港经济增长阶段进行了划分,细分为5个阶段;其次,对以制造业、批发零售酒店餐饮业、交通仓储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等四个行业及其内部部门结构演变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演变的特征;第三,揭示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及其对香港城市竞争力发展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战略规划角度给出简要结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动因 城市竞争力 战略规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惠武
通过对香港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分析发现香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出现了更大幅度的变动,但产业结构的变动相对于金融危机之前对香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变小了,其主要原因是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进出口贸易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下降,流出的劳动力更多地流向公共行政、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和行政及支援服务等低劳动生产率的服务业,而不能流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金融保险业和资讯通信业,这说明香港目前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不能很好适应。为提升香港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劳动力的行业适应性,提高产业多样化程度,适当探索再工业化,充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
香港产业结构 劳动生产率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后明
地区产业演变有着一定的规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针对这些因素来分析一个具体地区的产业变化规律。本文对连云港产业演变和今后的定位提出了看法,并对结构调整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连云港 地区 产业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辰 王诺 佟士祺 刘忠波
港口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临港产业的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问题,从临港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出发,以大连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提取城市空间利用地理信息,结合分形几何、空间重心等理论,综合考虑临港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城市社会人口、产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探讨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现象,归纳总结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该研究可分别从城市空间增长速率、结构形态、分型演变与重心转移角度揭示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规律,可为提高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仙荣
一、山西产业结构的现状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之间的兴衰能否进行正常的转换和调整。每一个产业的新陈代谢过程,不一定都构成产业结构整体的质的变化。然而,当一些产业如电力、计算机等产业的形成和扩张,却可能打破原有的产业排列和布局,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从而使所有产业跃入一个新的层次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的概念中,单个产业的各阶段的更替变化构成产业内部的“升级”,而新旧产业的更替则构成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样,从一个省的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指单个产业内部的升级,同时包括产业结构中的淘汰、重组与换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圣亮
深港产业合作的现状及前景·卢圣亮·一、深港产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和珠海经济特区开始的。深圳因为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并且在中央和广东省的支持下,对外资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而香港受到劳动力短缺、工资及土地成本上涨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南 梁洋洋
共生方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而临港产业则是实践产业共生理念的理想载体。首先对全球范围内的临港产业共生进行了概览,然后从利益相关方视角着重分析了最具代表性的鹿特丹临港产业共生实践经验。最后得出了针对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多项启示,包括集体行动机制、科学的对接流程、综合应对不确定前景以及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
关键词:
临港产业 产业共生 鹿特丹 集体行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南 梁洋洋
共生方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而临港产业则是实践产业共生理念的理想载体。首先对全球范围内的临港产业共生进行了概览,然后从利益相关方视角着重分析了最具代表性的鹿特丹临港产业共生实践经验。最后得出了针对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多项启示,包括集体行动机制、科学的对接流程、综合应对不确定前景以及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
关键词:
临港产业 产业共生 鹿特丹 集体行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绒
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产能过剩和供需错配、产业结构调整中创新驱动不足及产业结构调整软环境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在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 供给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冉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发展不协调、效能差、结构失衡等问题。未来,产业结构优化将抓住"调比例、转方式、增效能"等重点,突出解决"资源限制、成本上升、就业压力"等难点,从制度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予以应对,使之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优化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