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
- 2023(974)
- 2022(906)
- 2021(938)
- 2020(782)
- 2019(1502)
- 2018(1356)
- 2017(2236)
- 2016(1086)
- 2015(1344)
- 2014(1321)
- 2013(1309)
- 2012(1259)
- 2011(1215)
- 2010(1285)
- 2009(1104)
- 2008(1191)
- 2007(1090)
- 2006(1101)
- 2005(1148)
- 学科
- 业(4768)
- 济(4433)
- 经济(4420)
- 管理(4008)
- 技术(3431)
- 企(3410)
- 企业(3410)
- 中国(3059)
- 农(2131)
- 农业(1710)
- 银(1540)
- 银行(1540)
- 行(1498)
- 财(1458)
- 融(1401)
- 金融(1401)
- 制(1394)
- 地方(1352)
- 工作(1346)
- 新技术(1221)
- 高新(1220)
- 高新技术(1220)
- 科学(1194)
- 家(1125)
- 教育(1123)
- 技术管理(1120)
- 国家(1105)
- 方法(1094)
- 研究(1060)
- 学(1040)
- 机构
- 大学(18150)
- 学院(17786)
- 研究(7876)
- 济(6824)
- 管理(6677)
- 经济(6609)
- 中国(5974)
- 理学(5261)
- 科学(5252)
- 理学院(5182)
- 管理学(5110)
- 管理学院(5057)
- 所(4477)
- 京(4469)
- 研究所(3901)
- 财(3775)
- 江(3733)
- 农(3637)
- 省(3626)
- 中心(3573)
- 科技(3166)
- 北京(3086)
- 州(3007)
- 院(2866)
- 技术(2815)
- 农业(2650)
- 范(2575)
- 师范(2555)
- 业大(2504)
- 科学院(2468)
共检索到36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艳萍
民国时期近代科学思维体系渐为中国学界接受,一群西学学者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引入到治蝗中。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引进经验,到设置治蝗研究机构进行实地调查,开展农事试验,再到开创本土化的化学除蝗方法,模拟研发自己的治蝗器具,逐步将传统的经验性、描述性的治蝗转向科学的、分析性的治蝗,为现代科学治蝗事业打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近代科技 科学治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艳萍 倪根金
民国时期,治蝗技术革新是中国治蝗技术史上最大的变革,其中最关键的成就在于药械治蝗技术的引入与研发,治蝗效率因此有了质的提升,并直接影响了建国以后的治蝗模式。其引入及本土化进程包括:一是引入国外蝗虫生理学知识及化学除蝗技术及器械;二是国内设置治蝗研究机构开展蝗灾调查和试验、培养治蝗专业人才;三是利用本土植物性毒物和原料,研发便宜实用的除蝗土药及除蝗器具。
关键词:
民国 除蝗土药 除蝗器械 本土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智 李森
民国初年,教育与职业不沟通成为职业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职业指导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方式被职业教育界寄予厚望而引入我国,这一时期的职业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注重建立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注重调查职业状况和学生个性,采用多种实施方法,对民国时期的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民国 职业指导 职业教育 人职匹配 职业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张书美
民众图书馆作为民众教育的重要机构,摒弃旧式图书馆"被动、等待"的惰性,实施积极主动的服务方略,将图书流通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其推行的小学巡回文库、茶园文库、流动书车、乡村巡回文库等亲民服务,不仅为底层民众创造了平等的阅读机会,而且也促进了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倡导了社会阅读之风,功莫大焉。民众图书馆办理图书巡回流通事业的经验,对我国当今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颇具借鉴价值。
关键词:
民众图书馆 巡回流通 民国时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旎
指出从辛亥革命至1937年8月抗战全面爆发的30余年,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也是江苏省图书馆事业的第一个发展时期。以省立图书馆、特别市公共图书馆、县立图书馆为脉络,全面总结民国时期江苏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概况。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张孙彪 郑洪
在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潮流下,中医界逐渐意识到图书馆在保存中医古典文献、推动中医学术研究和助力中医教育等方面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医界和图书馆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各类中医图书馆应运而生,不断充实丰富。主持此事者,借鉴西方图书馆观念和方法,克服经费、人才、管理等困难,在图书劝募、图书编目、图书流通、推广社会阅读、辅助学界研究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为后世中医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医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娜
民国时期的海关图书馆是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的文献收藏机构,是近代海关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作为图书馆,海关图书馆以丰富的经贸类馆藏为特色,向大众开放服务;作为档案馆,海关图书馆集中保存近代海关诸口岸1901年12月31日前的档案,以确保档案安全为要旨。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考证,明晰海关图书馆馆藏图书、档案的基本内容,促进相关研究。
关键词:
海关图书馆 图书 档案 信息资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方健
民国时期的经济研究刘方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中国向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变中旧伦理秩序的失范,大量的西学被先进的中国人介绍到了中国,形成一场新的文化运动。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人们逐渐开始了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探讨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本文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范铁权 梁莎莎
作为第一个全国性的统计学社团,中国统计学社于1930年成立。学社社员以任职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计工作者为主,同时也大量吸纳了政、学、商界人士。自成立以来,中国统计学社通过出版书刊、召开年会、审定名词、创建研究机构、培训统计学人才等途径,积极致力于统计学的知识传播和体制化建设。在大数命名分节标准、人口调查办法、经济指数等方面,中国统计学社开展了扎实的学术研究,其研究成果直接贡献给社会,也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开展统计学的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中国统计学社 统计 知识传播 学术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庆军
民国时期,人们为了探求中国“积弱”的病因和救国良策,对人口问题曾予以关注。曾在西方社会产生轰动效应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也引起了反响,并对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思想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影响。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的人口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刚
1930年中英两国达成协议,将英国退还的庚款为基金投资兴办实业,再以其所得利息资助教育事业。举办九届留英考试,培养193名各学科的专业人才;资助高等教育基础建设,安顿战时流亡的教授及毕业生;配合国家政策致力于西北教育开发。中英庚款对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中英庚款 民国教育 公费留英 西北教育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灵通
民国时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既学习西方又结合国情"的审计理念、"独立、诚信、廉洁、勤奋"的审计职业道德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审计职业精神。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民国审计精神文化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但它对当代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培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审计理念;敢于摸老虎屁股,实现审计实质独立;以培育诚信为基础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文化;勇于参与制度博弈,践行创新文化。
关键词:
民国 审计 精神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