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5)
- 2023(10014)
- 2022(8266)
- 2021(7797)
- 2020(6329)
- 2019(14028)
- 2018(14175)
- 2017(26462)
- 2016(14564)
- 2015(16473)
- 2014(16489)
- 2013(16153)
- 2012(15129)
- 2011(13707)
- 2010(14071)
- 2009(13480)
- 2008(13756)
- 2007(12991)
- 2006(11896)
- 2005(11032)
- 学科
- 济(59701)
- 经济(59606)
- 业(51566)
- 农(49359)
- 管理(44935)
- 农业(32957)
- 企(31108)
- 企业(31108)
- 业经(22196)
- 制(18180)
- 方法(17840)
- 财(17638)
- 中国(16885)
- 数学(14475)
- 数学方法(14233)
- 体(13143)
- 地方(13056)
- 农业经济(12476)
- 发(11991)
- 学(11339)
- 银(10362)
- 银行(10349)
- 务(10265)
- 财务(10224)
- 策(10210)
- 财务管理(10198)
- 行(9862)
- 发展(9823)
- 展(9810)
- 体制(9738)
- 机构
- 学院(212866)
- 大学(209369)
- 济(84807)
- 经济(82823)
- 管理(80622)
- 研究(71604)
- 理学(67867)
- 理学院(67199)
- 管理学(66081)
- 管理学院(65696)
- 中国(57866)
- 农(54440)
- 京(44792)
- 科学(42265)
- 财(42085)
- 农业(41105)
- 业大(36879)
- 所(35913)
- 江(35663)
- 中心(35414)
- 研究所(31663)
- 财经(31348)
- 范(28270)
- 经(28189)
- 州(28048)
- 师范(28020)
- 北京(27600)
- 省(26644)
- 农业大学(25584)
- 院(24617)
- 基金
- 项目(134103)
- 科学(105169)
- 研究(104317)
- 基金(95513)
- 家(82191)
- 国家(81322)
- 科学基金(69650)
- 社会(65921)
- 社会科(61792)
- 社会科学(61778)
- 省(54154)
- 基金项目(50492)
- 教育(46630)
- 编号(45804)
- 划(43408)
- 自然(42241)
- 自然科(41213)
- 自然科学(41205)
- 自然科学基金(40486)
- 成果(38900)
- 资助(37350)
- 制(31395)
- 农(30838)
- 课题(30488)
- 部(29987)
- 重点(29638)
- 发(29391)
- 创(27370)
- 性(27195)
- 国家社会(27081)
- 期刊
- 济(109904)
- 经济(109904)
- 研究(63060)
- 农(60961)
- 中国(54293)
- 农业(41109)
- 学报(34717)
- 财(34272)
- 科学(30784)
- 大学(27672)
- 管理(27237)
- 教育(26264)
- 学学(25677)
- 融(23889)
- 金融(23889)
- 业经(23721)
- 技术(19216)
- 业(18788)
- 财经(15974)
- 问题(15138)
- 农村(15008)
- 村(15008)
- 农业经济(14951)
- 图书(14783)
- 版(13944)
- 经(13649)
- 经济研究(13189)
- 世界(11997)
- 经济问题(10900)
- 书馆(10669)
共检索到345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肖远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农民为本位,依托以建制乡镇或建制村为单位的农村社区这一重要平台,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利益输送机制;农村各阶层和谐相处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合作为导向的利益整合机制;与现代文明相一致的文化利益发展机制;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利益调节机制,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村改革发展 新农村建设 利益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日新 王广深 万俊毅
该文从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机制入手,引出新农村建设的市场要素配置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素配置的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要素配置 市场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明海 张晓路
新农村建设中充分保障农民发展权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神圣条款内容的必然延伸;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现实要求。因此,要营造发展权正面直接地载入宪法机制、政府责任机制、法制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司法救济机制,充分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发展权。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发展权 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仍然较为明显,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旧存在,其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现存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容德
正确分析把握新农村建设中的矛盾关系,减少认识上的偏差,规避实践上的盲目性,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要求。在资金投入与建设主体的关系上,资金投入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物质基础,而人更为关键,多策并举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上,要把握全面性,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民主为重点,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在典型引路与普及推广的关系上,要科学对待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经验,新农村建设要做到"神"的一元性与"形"的多元性的统一;在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党委政府追求为民谋利政绩与农民追求实惠二者的统一。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矛盾关系 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稳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带动下,尽管我国的农村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农民工法律援助方面问题重重,直接制约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本文在阐释农民工法律援助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当前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有效推进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民工 法律援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的新机制。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实施城乡联动发展的意义,阐述了"城乡联动"的内涵主要包括城乡发展规划、市场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五大联动机制,提出以小城镇作为城乡联动的载体、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城乡联动的纽带、以长效利益机制作为城乡联动的保障、以政府作为城乡联动的牵引力、以制度创新作为城乡联动的推动力等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 城乡联动 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美玉
党群干群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描述与论证新农村中干群关系良性循环的过程与机制:实现农村干群关系良性循环的关键是处理好利益关系,要处理好利益关系必须预防腐败,扶持农村社会团体是预防腐败,实现共赢的新生力量,有效预防腐败产生干群信任,干群信任是干群关系良性循环的起点和归宿。
关键词:
苏南新农村建设 干群关系 良性循环 机制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田庚 杨依凡 刘旭霞
农村社区作为志愿服务文化的时空载体,承载着志愿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的未来走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志愿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以农村社区为依托,从社区发展的角度进行政府推动、志愿主体协调、社区诱导,实现志愿文化主体、志愿文化客体、志愿文化载体的互动共进,从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春林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根据公共选择经济学派的理论,通过设计一种偏好显示机制,反映农村社会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是解决农村公共物品最优供给问题的有效途径。现有的相对多数票、序数投票法、二二比较法等机制存在着信号显示不全、结果的发散性等问题。根据现有机制的分析,设计的多阶段集体否决投票法,有着较好的激励机制、信号显示完整、收敛性等特点,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农村公共物品偏好显示机制。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偏好显示 供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庞明川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对创新投融资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一定的发展战略是与一定的投融资体制相联系的:一方面,投融资体制是实现一定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发展战略的调整又要求投融资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本文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投融资改革的实际情况,探讨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体制保障机制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投融资体制 保障机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嵘
信息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对中国农村信息资源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明信息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资源 新农村 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喜成
信息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手段,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途径、贡献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现状,针对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化 问题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