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0)
- 2023(10963)
- 2022(9247)
- 2021(8512)
- 2020(7164)
- 2019(15910)
- 2018(15628)
- 2017(29906)
- 2016(16636)
- 2015(18621)
- 2014(18867)
- 2013(18302)
- 2012(16992)
- 2011(14888)
- 2010(15301)
- 2009(14634)
- 2008(14841)
- 2007(13482)
- 2006(12128)
- 2005(11276)
- 学科
- 管理(59325)
- 济(56241)
- 经济(56144)
- 业(50558)
- 企(43697)
- 企业(43697)
- 财(34915)
- 税(22020)
- 税收(20551)
- 收(20380)
- 制(20244)
- 方法(18930)
- 中国(18592)
- 农(17706)
- 务(17611)
- 财务(17568)
- 财务管理(17522)
- 企业财务(16650)
- 财政(15989)
- 数学(15893)
- 数学方法(15644)
- 体(14364)
- 业经(14000)
- 政(13129)
- 地方(13035)
- 银(12901)
- 银行(12884)
- 行(12194)
- 策(12044)
- 学(11463)
- 机构
- 学院(227770)
- 大学(225449)
- 济(92934)
- 经济(90745)
- 管理(84423)
- 研究(76999)
- 理学(70796)
- 理学院(70091)
- 管理学(69045)
- 管理学院(68595)
- 中国(61719)
- 财(60687)
- 京(47174)
- 科学(43222)
- 财经(41986)
- 所(38686)
- 江(38589)
- 经(37697)
- 中心(35258)
- 农(33552)
- 研究所(33539)
- 财经大学(30402)
- 北京(29910)
- 州(29451)
- 业大(28713)
- 经济学(28330)
- 院(28206)
- 范(28203)
- 师范(27920)
- 省(27409)
- 基金
- 项目(140364)
- 科学(110490)
- 研究(108890)
- 基金(100378)
- 家(85575)
- 国家(84831)
- 科学基金(73033)
- 社会(68789)
- 社会科(65212)
- 社会科学(65201)
- 省(55239)
- 基金项目(51365)
- 教育(50205)
- 划(45877)
- 编号(45767)
- 自然(44243)
- 自然科(43202)
- 自然科学(43191)
- 自然科学基金(42400)
- 资助(41329)
- 成果(40450)
- 课题(32914)
- 制(32833)
- 重点(31665)
- 部(31598)
- 性(30158)
- 发(29878)
- 创(29435)
- 项目编号(28782)
- 国家社会(28258)
共检索到375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邓建军
1957年罗马条约致力於建立共同市场和成员国经济政策协调一体化的目标,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四大要素的自由流动。论及共同市场内部税收障碍,首先必须从概念上将直接税与间接税区别开来,前者的课征对象主要是个人收入和企业的利润,涉及生产要素(如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后者的课征对象主要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与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动有关。由于各成员国的税制(包括税基、税率、税收结构等)不尽相同,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协调统一,势必将影响成员国之间的公平竞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朱彩婕 朱庆民
间接税协调是欧盟统一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协调的重点是增值税与消费税。在协调过程中,各成员国基于自身利益所发生的争议以及由此所采取的抵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间接税协调的进程。展望未来,欧盟间接税协调依然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协调的结果将主要取决于各成员国彼此之间能够做出多少妥协和让步。
关键词:
欧盟 统一市场 间接税 协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福建省国税局课题组
欧盟间接税协调的经验和教训表明:间接税的协调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渐由低级向高级阶段推进;在税制协调无法达成共识时,可以先在区域内推动征管的国际合作;理想的税收协调模式和目标往往受制于现实税收环境和技术环境,在很多时候,妥协的过渡方案就成为次优选择。
关键词:
欧盟 税收协调 间接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平
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已进入货币联盟阶段,正在向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过渡。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为保证市场一体化顺利运行的政策方面的协调。这种政策协调包括财政政策的协调、货币政策的协调等, 以便从根本上促使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顺利运行,从而减少各成员国因政策调整程度的不一致给市场一体化正常运行带来的干扰。可见,当欧盟已顺利完成统一的货币政策后,财政协调将会向更高层次推进。但是这种更高层次的协调度有多大,实现速度如何,最终还是取决于各成员国经济的趋同。下表列出了欧元区11国的某些重要的经济指标以显示欧元区经济趋同状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海军
一、超国家经济协调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主要是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进行调节。30年代初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暴露了市场机制内在的弊端,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运用国家干预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到第二次鹊界大战时,几乎所有的西欧国家都已实行了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结合的机制,国家的经济职能不断强化和完善。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的水平空前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扩大,国与国之间经济上的依存度大大增强,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国际化趋势。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出现,一方面与传统的以国家为利益主体和经济实体的经济结构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过去以国家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润水
在我国已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政策引起严重关注的现实情况,重新审视我国的税制结构,分析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关系,探讨两者的优化组合,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直接税 间接税 税制结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邓力平
对东亚国家税收协调的把握应建立在经济全球化下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辩证理解的基础上。税收协调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水平。东亚国家的间接税协调主要是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协调。
关键词:
东亚 间接税 协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彬 高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减税浪潮,逐步形成了双主体的复合税制格局。当前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并不算高,但企业微观税负偏高,减税的必要性和空间均比较大。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建议借鉴国际经验,通过正税清费来降低企业负担,同时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更好地发挥税收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作用,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法治和市场化的环境,助力完成当前稳定增长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成新轩
欧元启动后 ,欧元区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已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 ,各国仅拥有财政政策的制定权 ,这对传统经济学中一种货币政策与一种财政政策进行搭配实现经济目标的分析提出了挑战。目前 ,欧盟经济增长缓慢 ,《稳定与增长公约》涉及相关指标的可行性受到怀疑。究竟在欧洲经济货币联盟阶段 ,各成员国之间是否需要进行财政政策协调 ,以及财政政策协调的经济效应如何 ,本文运用理论和数理模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指出了财政政策协调有利于欧盟整体福利的提高 ,有利于欧盟经济的良好运行 ,有利于欧盟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再构造陕西财经学院江其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下简称"两大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我国现行体制缺乏"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因此,如何使"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起来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孔翠英 王仙花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各国之间加强合作,这为解决各国转让定价税制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国际重复征税问题提供了新契机。转让定价调整所引发的国际重复征税问题有事后调整和事前预防两种解决途径。事后调整通常包括单边协调、相互协商程序和国际税收仲裁;事前预防主要指预约定价协议。这些解决方式存在缺陷和不足,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各国之间转让定价税制的国际协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贺海涛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代社会中,税收制度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各国政府始终都把推行税制改革,优化税收制度作为实现税收职能的关键。如何优化税制,众多经济学家进行了深入探讨。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从消费者个人偏好出发,创立了“优化税制理论”①,认为在较为复杂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军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视角下讨论开放经济环境中的"财政协调政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通过构建基于中国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及采取数值模拟的方法,本文研究发现:当外部利率增加1%时,一国产出水平、债务余额和消费水平均受到了负向冲击。此时,增加预防拨备支出能够减轻利率冲击的影响,但也会降低总产出;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则会增加经济产出。对比而言,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刺激计划比提供"预防拨备支出"更能够稳定宏观经济。
关键词:
开放经济 利率冲击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