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8)
- 2023(2572)
- 2022(2061)
- 2021(2263)
- 2020(1682)
- 2019(4148)
- 2018(4303)
- 2017(6177)
- 2016(4812)
- 2015(5572)
- 2014(5880)
- 2013(4964)
- 2012(4695)
- 2011(4424)
- 2010(4697)
- 2009(3864)
- 2008(3986)
- 2007(3690)
- 2006(3394)
- 2005(3289)
- 学科
- 教育(19039)
- 中国(9414)
- 济(8032)
- 经济(8014)
- 理论(6321)
- 管理(6027)
- 教学(5487)
- 学(5154)
- 业(4990)
- 企(3909)
- 企业(3909)
- 思想(3831)
- 发(3616)
- 政治(3584)
- 发展(3442)
- 思想政治(3368)
- 政治教育(3368)
- 治教(3368)
- 德育(3338)
- 革(3337)
- 方法(3331)
- 展(3320)
- 财(3289)
- 研究(3261)
- 改革(3153)
- 高等(3065)
- 教育改革(2784)
- 数学(2608)
- 技术(2606)
- 学校(2570)
- 机构
- 大学(62599)
- 学院(56613)
- 教育(26365)
- 研究(23901)
- 范(19653)
- 师范(19579)
- 师范大学(16423)
- 京(15400)
- 济(14160)
- 经济(13547)
- 管理(13447)
- 科学(13381)
- 所(11999)
- 理学(11181)
- 职业(11134)
- 北京(11009)
- 理学院(10906)
- 研究所(10878)
- 中国(10771)
- 江(10668)
- 管理学(10524)
- 技术(10502)
- 管理学院(10376)
- 教育学(10141)
- 中心(9350)
- 院(8472)
- 州(8254)
- 财(8140)
- 职业技术(7596)
- 教育学院(7459)
共检索到99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祝怀新
试论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思想祝怀新十九世纪初,法国的马克·安托万·朱利安(Marc─AntoineJullien)在他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以下简称《计划》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比较教育这一术语,并就比较教育理论阐述了鲜明的观点。二次大战以来,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施雨丹
朱勃先生是新中国比较教育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毕生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为我国比较教育恢复重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合作主编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教科书;撰写新中国比较教育史学研究填补空白之作;编译出版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史学、方法论译著;立足中国比较教育,参与创建学术组织和研究平台。朱勃先生的比较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比较教育学科观、目的观和史学观。他提出了完整的比较教育学科体系,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借鉴外国教育经验满足本国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具体到改革开放的中国,核心是教育现代化。他在比较教育史学领域,以比较教育为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论断为基础,将比较教育划分为四个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比较教育史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朱勃 中国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思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艾文迪 钟周
安萨里和朱熹分别是11~12世纪伊斯兰和儒家文化的"复兴者"和"集大成者"。他们的思想遗产从根本上影响了各自文明的发展进程。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两位先哲的核心理念和使命是什么?将他们联系起来的线索是什么?他们教育思想所反映的共同价值观是什么?本研究是受到中国明清时代形成的"回儒"传统启示的一项研究,力图为促进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对话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安萨里 朱熹 教育思想 伊斯兰 中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雨丹
朱勃是新中国比较教育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回顾朱勃先生的百年人生,就是一幅教育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中国知识分子求真为学的时代画卷。朱勃先生比较教育思想丰厚,在朱勃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择其对比较教育的认识、促进比较教育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服务、发展比较教育史学研究等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领域的思想精粹进行解读,以期回顾与反思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朱勃 比较教育思想 比较教育学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启和
朱九思的教育思想的实践特征姚启和 朱九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从1953年起领导和主持华中工学院工作30多年,工作中颇多建树,在我国高教界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笔者曾概略地作过介绍,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面提高质量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启和 许晓东
朱九思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姚启和,许晓东建国以来的几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大变革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几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曲折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同时也造就了一批著名的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杰
李安宅在学术研究和工作过程中,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思考,形成了关于教育原理、科学教育、宗教教育、教育改革等思想观点,表现出明确的功能取向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梳理总结他关于教育的思想观点,对于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李安宅 教育思想 特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宁波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费希特(Fichte 1762—1814)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他曾对德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反思旧大学的利弊,提出了新大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思想的新型的建设人才。他构想的新大学的办学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小江
延安时期,徐特立不仅在边区的职业教育理论方面辛勤耕耘,也亲自投身于边区的职业教育实践。他从新中国今后将要建成一个工业国家的需要出发,提出教育、科研和生产三结合及学用结合等职业教育思想,并在鲁迅师范学校和延安自然研究院得到成功实践。
关键词:
徐特立 延安时期 职业教育 思想 实践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思嘉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延安时期,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即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增强爱国主义理想教育,发挥劳动育人功能,重视典型示范教育。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这对当代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圆 王瑶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承担国家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而言,延安精神可以继续发挥其思想的价值。文章旨在通过思考延安精神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延安精神在当代对于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探索出延安精神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
延安精神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建德 杜红荣
延安时期,延安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期间,孕育形成了既要学生成才,又要学生成人的高校思想教育目标;既有统一的标准,又有很强的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教育要求;既重视内容的安排,又重视形式的选择的高校思想教育方法;既注重理论教育,又注重社会实践的高校思想教育途径,以及既重视言传,又重视身教的高校思想教育的原则等。这些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不仅对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品质、过硬的业务技术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影响深远,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本文从词源学、哲学、学科和方法等维度去认识"比较",认为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依据一定的参照点或框架,遵循基本法则,展开对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事物进行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是具有确证身份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在遵照教育的比较研究的共性下,对民族国家边界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的教育进行跨国性、跨文化性、跨学科性的学科逻辑的研究。
关键词:
教育的比较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晓琴
比较教育研究的学科活力和合法性都基于现实世界不同国家的教育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事实。然而由于现实世界的繁复变幻,这种事实常被表象掩盖。比较教育的影响研究就是要除去历史的尘埃和空间的障碍,还其本来的面目,明晰其源流和实际语境,使比较教育在为教育决策和实际教育活动服务中更好地发挥切实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本文尝试分析了比较教育的影响研究的含义、对象和途径,并提出了当今深化影响研究的两种趋势:影响的接受学研究和影响的发生学研究。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影响研究 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