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1)
2023(3890)
2022(3093)
2021(3025)
2020(2398)
2019(5497)
2018(5488)
2017(8726)
2016(5854)
2015(6698)
2014(6938)
2013(6068)
2012(5708)
2011(5176)
2010(5392)
2009(4803)
2008(4882)
2007(4499)
2006(3980)
2005(3854)
作者
(13413)
(10900)
(10793)
(10515)
(7092)
(5261)
(5092)
(4400)
(4225)
(4201)
(3819)
(3602)
(3569)
(3432)
(3425)
(3422)
(3363)
(3304)
(3263)
(3139)
(2986)
(2774)
(2646)
(2572)
(2553)
(2521)
(2501)
(2399)
(2241)
(2183)
学科
教育(19776)
(13704)
经济(13692)
管理(11260)
中国(11013)
(8871)
企业(8871)
(8722)
理论(8674)
(6159)
教学(5904)
方法(5689)
思想(4251)
(4238)
研究(4139)
(4130)
政治(4081)
业经(3959)
思想政治(3884)
政治教育(3884)
治教(3884)
德育(3839)
发展(3824)
文化(3748)
(3702)
(3447)
(3438)
数学(3304)
高等(3265)
数学方法(3220)
机构
大学(76833)
学院(72234)
研究(27989)
教育(27206)
(22427)
师范(22375)
管理(19929)
(19851)
经济(19104)
师范大学(18591)
(18484)
理学(16745)
理学院(16385)
管理学(15955)
管理学院(15747)
科学(15087)
中国(14042)
(13284)
北京(12840)
(12767)
职业(12575)
研究所(11963)
技术(11662)
中心(11116)
(10855)
教育学(10595)
(10057)
(9981)
职业技术(8606)
财经(8361)
基金
项目(42108)
研究(40278)
科学(34990)
教育(27540)
基金(26788)
社会(23089)
(21834)
社会科(21457)
社会科学(21454)
国家(21438)
编号(19473)
成果(19141)
科学基金(17842)
(17487)
(17133)
课题(17002)
(15162)
基金项目(12941)
规划(12712)
项目编号(11870)
(11315)
(11274)
重点(11208)
(10940)
教育部(10685)
资助(10442)
研究成果(10415)
(10252)
(9828)
(9818)
期刊
教育(47287)
研究(34631)
(24259)
经济(24259)
中国(24188)
职业(11343)
技术(9840)
(9304)
学报(8727)
大学(8287)
科学(7783)
管理(7727)
技术教育(7317)
职业技术(7317)
职业技术教育(7317)
(5908)
论坛(5908)
学学(5854)
高等(5665)
图书(5116)
(5095)
高等教育(5031)
成人(5028)
成人教育(5028)
(5018)
财经(4894)
(4269)
发展(4220)
(4220)
书馆(4116)
共检索到122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长利  王凌浩  
本文试图从文化价值取向的角度,对未来的教育目的观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博  汪作朋  朱俊杰  张健  
养生文化是对养育生命过程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其中孕育着祛病延寿的哲理。文章从病因、健康、中西传统思想与养生文化关系辨析、中西思想对养生文化思维方式的理解等几方面阐述了养生文化可以全方位地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养生文化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生活的全过程,借助传统医学养生理论,从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出发,找到维护健康的真谛。因此,应该继承和发展华夏文化的精神传统,在思想和文化上扬弃自我,永葆中国养生文化的活力与生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为正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其教育活动就反映着文化的本质和文化的使命。作为社会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源头性机构,它一方面掌握着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以自身精神承载着先进文化。从本质上说,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其对系统内、外部文化自觉形成的影响之上。因此,大学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以学术的繁荣来带动文化的创新;将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作为大学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并通过广阔的国际化平台,实现中外先进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谢宏宇  聂顺江  
会计文化是一种社会管理文化,主要反映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会计文化对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会计亚文化价值取向的表现形式,阐述企业建设会计文化的必要性,探讨会计文化构建的基本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振元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其使命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普遍提升国民素质,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长远价值追求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持续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后援和智力支持。在此前提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应秉承5项原则着重处理好相应关系:一是现代高于传统、创新高于传承的原则;二是整体高于局部、"成人"高于"成才"的原则;三是全面高于重点、系统高于要素的原则;四是素质教育高于"应试"教育、教育考试制度服从现代学校体系设计的原则;五是开放性高于封闭性,"立交桥"高于"独木桥"的原则。与此相应,职业学校教育在价值追求方面,应当重视受教育者的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柳新  
本文以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主要以美国为例,描述了大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手段及其所认同的文化,并且从文化生态与教育理念两个关键层面比较了中美两国大学的价值观教育,旨在理解其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与危机,从而使大学能够改善其价值观教育。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婷  晏国彬  习丽  
城市景观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体,它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有诗意的栖居"的理想境界,必须进行"原创性"的城市景观设计,实现景观价值的最大化,即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三元价值的设计追求,这也正是城市这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与社会的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一凡  
教育思想、价值与目的●刘一凡最近,有些高等学校正在开展教育思想的研究与讨论,涉及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场讨论,如果引导得好,无疑地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笔者也拟就其中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一什么是教育思想?最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德如  
价值取向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就是按照一定的课程和文化的价值标准,对课程文化进行价值选择的理性动态过程。主体性、多维性、结构性、生命性、超越性是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品质。保持必要的张力,追求主体性发展、科学人文性、生态课程观、和而不同、课程理解是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选择。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生成通过反思性尝试、规律性把握和创新性超越来实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兴敏  刘运祥  
本文认为未来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实践价值取向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改变教育技术人员观念和学生学习心理,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深层次持续发展,改良我国的教育文化生态,构建中华教育云网以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及优化配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熙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澳等西方国家开始以"国家工程"的思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策略地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进价值观教育。在全球化时代,这种做法对培育年轻一代的国族认同十分必要,也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不过,当价值观教育沿着这种自上而下、行政主导的路径走向极端时,就有可能被工具理性所绑架,将"价值引导"异化为"价值操控",成为贯彻国家意志的庞大机器。戒于多元主义者与后结构主义者的批判,英、澳等国在推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较为谨慎地拿捏国家化与工程化的火候,为非主流价值留出生存空间,也为自下而上的价值建构辟开道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本文通过对人本主义历史文化和以人为本价值的理论辨析,提出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确立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为此,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更新教育的指导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价值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云  
在我国近现代各种职业教育思想中,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是最为系统、最为完善的。其职业教育思想的社会化、人本化和和谐性的价值取向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辛志勇  金盛华  
通过对全国10省市13所高校2 65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个人性目标可根据重要性依次排序为工作成就、自身修为、荣誉地位、金钱物质;社会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合格公民、友谊爱情、婚姻家庭;超然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回归自然、贡献国家、人类福祉。手段价值依次排序为知识努力、人格品质、智慧机遇,规则价值依次排序为道德良心、法律规范、舆论从众。对81名大学生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结果。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根据其价值取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正江  
经验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意味着什么?在教育过程中,经验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围绕这一主题,论文从"经验与学生知识的习得"、"经验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经验与学生品格的形成"三个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经验的独特教育价值。论文认为,经验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形态,具有某些独特的优良品性;经验是学生求知的重要工具,某些类型知识的获取必须诉诸经验;根据智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学生应当有自主探究与发展的学习经验、与原始问题打交道的学习经验;根据品格形成的基本原理,学校应大力加强活动类、实践类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并致力于沟通学校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实施生活德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