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6)
2023(2221)
2022(1988)
2021(1735)
2020(1424)
2019(3579)
2018(3576)
2017(6971)
2016(3305)
2015(3866)
2014(3896)
2013(3969)
2012(3704)
2011(3366)
2010(3469)
2009(3150)
2008(3178)
2007(2626)
2006(2444)
2005(2261)
作者
(8999)
(7680)
(7648)
(6976)
(4965)
(3597)
(3472)
(2959)
(2810)
(2763)
(2549)
(2540)
(2490)
(2489)
(2380)
(2269)
(2265)
(2247)
(2212)
(2194)
(1932)
(1823)
(1802)
(1722)
(1697)
(1691)
(1644)
(1583)
(1516)
(1501)
学科
(15911)
贸易(15902)
(15442)
(12154)
经济(12146)
(9894)
管理(7764)
服务(5979)
方法(5852)
(5636)
出口(5055)
出口贸易(5055)
(5055)
工作(4878)
关系(4833)
服务业(4779)
(4720)
企业(4720)
数学(4374)
数学方法(4344)
中国(4079)
读者(3492)
贸易关系(3477)
国际(3399)
(3314)
地方(3289)
概况(3219)
进出(3158)
进出口(3158)
进出口贸易(3158)
机构
大学(48337)
学院(47799)
(23511)
经济(22958)
管理(17687)
研究(15825)
理学(14713)
理学院(14562)
管理学(14407)
管理学院(14309)
中国(11649)
(10089)
(9383)
(9191)
科学(7869)
(7856)
(7543)
财经(7299)
经济学(7209)
中心(7110)
经济学院(6618)
研究所(6585)
(6538)
师范(6506)
(6504)
(6375)
北京(6373)
图书(6066)
国际(6020)
(6005)
基金
项目(29771)
研究(24543)
科学(22711)
基金(20760)
(17464)
国家(17325)
社会(15817)
社会科(15024)
社会科学(15020)
科学基金(14374)
编号(11294)
(10971)
基金项目(10621)
教育(10403)
成果(9692)
(8927)
资助(8338)
自然(7542)
自然科(7368)
自然科学(7368)
自然科学基金(7231)
项目编号(7203)
(7083)
课题(6860)
(6696)
国家社会(6676)
(6611)
重点(6545)
社科(6288)
(6219)
期刊
(25785)
经济(25785)
研究(15837)
(10299)
中国(9806)
国际(8952)
图书(8149)
(6279)
书馆(6142)
图书馆(6142)
管理(5894)
学报(5685)
经济研究(5618)
(5402)
贸易(5402)
教育(5073)
问题(4917)
业经(4769)
国际贸易(4659)
大学(4656)
(4392)
科学(4214)
(4081)
金融(4081)
商业(4051)
学学(3881)
经贸(3852)
世界(3696)
技术(3556)
财经(3349)
共检索到81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军敏  
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的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部长级会议,决定发动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服务贸易同时成为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的新议题。服务贸易谈判“应旨在制订处理服务贸易的多边原则和规则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贸易的谈判过程就是根据服务贸易的性质检验关贸总协定原则、制度是否适用及如何适用的过程,其中服务贸易的概念是整个服务贸易谈判的关键,也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石。本文着重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探讨服务贸易的概念、特征及其对《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建中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特别是自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签订以来,国际服务贸易更是广为人们所重视。我国国内关于此方面的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军明  
本文论述了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的概念、特点及FTA中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的效应及其选择,并进一步分析了北美和东亚地区FTA的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根龙  冯宗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娟  李兴绪  
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扩展了贸易的方式,衍生出了数字贸易,也对传统的贸易统计提出了挑战。原有的统计核算体系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体现了数字化的特征,但是却无法反映数字贸易的全貌。测度数字贸易就要清晰界定其概念内涵,采用科学规范的测度方法以及可行适用的数据获取手段,OECD-WTO-IMF的《数字贸易测度手册》提供了很好的国际可比的做法。文章通过文献归纳,比较了国际国内对数字贸易内涵理解的异同点,阐述了测度数据的来源问题,重点总结了数字贸易测度的难点以及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裘索  
国内已有的出版物对“自由贸易政策”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允许商品自由输出输入,在市场上自由竞争。”(《世界经济百科全书》,第898页)2.“自由贸易政策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涉,对本国进出口商不给予特权和优遇,对外国进口商不加歧视,由竞争机制进行调节,任国内外商品在市场上自由竞争。”(《国际经济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刘健琦  贺歌  
"贸易强国战略"是中国"十三五"以来的重要国家战略。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必要研究贸易强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评价标准。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数字贸易强国的定义,建立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59个主要国家进行评价。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是潜在的数字贸易强国。美国是"全能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中国是"高潜力型数字贸易强国",日本和德国是"制造业数字化驱动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英国是"服务业数字化驱动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中国的数字化市场指数在5个国家中排名第一,贸易潜力指数表现相对良好,然而数字贸易结构还有待优化,数字贸易环境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贾怀勤  
本文首先厘清数字贸易的定义,因为概念覆盖的宽窄直接影响对各国数字贸易营商环境的评估和各国参与国际规则制订的博弈。然后对评估数字贸易营商环境的中外3份报告给予介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17年《全球数字贸易1:市场机会与外国贸易限制》和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提出的《全球数字贸易限制指数》力推"数字自由流动",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责难;而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报告》(2018)则从促进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的目标出发,在研究的设计和执行上严格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所编制的指数和所做分析更能客观地描述发展中国家数字贸易的发展状况。文章最后对中国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订博弈提出4条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夏明  张红霞  
增加值贸易的测算是当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十分关注的话题,但是对于测算方法本身的讨论,在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重点对增加值贸易测算中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对测算方法的演化路径进行理论剖析。研究显示,目前国内外理论界通常采用的计算全部出口中所包含增加值的"贸易增加值"测算方法存在理论缺陷。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一个中间产品进出口内生化的模型中,却要把中间产品出口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把全球经济作为一个单一生产系统的分析框架中,中间产品贸易是被最终需求所驱动的,并成为衔接需求和收入之间的桥梁,而贸易本身并非最终驱动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  
张幼文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贸易大国转型发展的目标升级与战略创新"最终以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的形式结题,专著名为《要素收益与贸易强国道路》。封底的六个关键词(要素流动、要素引进、要素聚集、要素收益、要素升级、要素培养)概括了著作的主要内容和贸易强国道路的内涵。本书研究主题宏大,覆盖内容广博,关涉贸易领域的各个层次和维度。从研究意义看,张老师领衔的本项研究有大量的理论创新和政策指向含义。囿于篇幅,本人拣选三点述之。目的是阐述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南楠  程中海  
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倒逼顶层设计上对部分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宏观经济思路进行反思,引发了学界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关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国内贸易繁荣是实现国内市场统一的重要途径。本文首次对国内贸易的本质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系统诠释,甄别国内贸易相似概念及其异同,开创性地对已有国内贸易的测算方法加以拓展,并比较不同测算方法的优劣和差异。当前,学术界对于国内贸易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同估算方法对中国国内贸易的衡量偏误较大。该研究为推动国内贸易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探索,对各地区的经济决策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小牧  李嘉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建喜  
一、网络贸易的成因所谓网络贸易,就是通过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电讯网络完成的商品生产、改进、订购、销售、分发和支付的贸易方式。简而言之,网络贸易就是通过计算机电讯网络进行的贸易。这种新型贸易方式的产生与计算机电讯网络的产生及大量普及和各厂商及消费者买卖行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青龙  
无论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所讨论的形成比较优势的成本主要为生产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比较优势理论的成本观有日益广义化、多元化的趋势,进而需要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分别纳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机会成本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四者有机耦合,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育琴  
本文从国际贸易理论出发,分析了优势产业形成的基础和概念界定,认为区域优势产业可以转换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较之同地区其他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产业发挥可持续性的领先优势。以此为背景,文章提出优势产业对区域的外生性比较优势依赖并间接的促进内生性比较优势的培养和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