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2)
- 2023(11249)
- 2022(9425)
- 2021(8534)
- 2020(6761)
- 2019(15224)
- 2018(14784)
- 2017(28213)
- 2016(15169)
- 2015(16788)
- 2014(17010)
- 2013(16989)
- 2012(16413)
- 2011(15403)
- 2010(16115)
- 2009(14959)
- 2008(14625)
- 2007(13286)
- 2006(12485)
- 2005(11755)
- 学科
- 济(87478)
- 经济(87413)
- 管理(40215)
- 业(36920)
- 地方(28672)
- 企(26624)
- 企业(26624)
- 中国(25411)
- 方法(23336)
- 农(22236)
- 数学(20269)
- 数学方法(20046)
- 业经(17871)
- 地方经济(17100)
- 学(16794)
- 农业(15376)
- 财(14031)
- 融(13888)
- 金融(13887)
- 制(13791)
- 环境(13393)
- 银(13338)
- 银行(13327)
- 发(13166)
- 行(13084)
- 贸(12726)
- 贸易(12714)
- 易(12146)
- 策(11768)
- 和(10456)
- 机构
- 学院(227523)
- 大学(223556)
- 济(105679)
- 经济(103471)
- 研究(89673)
- 管理(81391)
- 中国(68936)
- 理学(67512)
- 理学院(66621)
- 管理学(65591)
- 管理学院(65130)
- 科学(52110)
- 京(49116)
- 财(47473)
- 所(46444)
- 江(42206)
- 研究所(41553)
- 中心(39645)
- 农(36417)
- 财经(35701)
- 范(33132)
- 经济学(32849)
- 师范(32844)
- 院(32268)
- 经(32017)
- 北京(31281)
- 州(30395)
- 经济学院(28996)
- 业大(28964)
- 省(28771)
- 基金
- 项目(139339)
- 科学(110401)
- 研究(106374)
- 基金(98669)
- 家(84812)
- 国家(84058)
- 科学基金(71483)
- 社会(68733)
- 社会科(65165)
- 社会科学(65153)
- 省(56553)
- 基金项目(50564)
- 教育(47315)
- 划(46346)
- 编号(43277)
- 自然(42761)
- 自然科(41630)
- 自然科学(41621)
- 自然科学基金(40857)
- 资助(40791)
- 发(37630)
- 成果(36326)
- 重点(32382)
- 课题(32185)
- 发展(31200)
- 展(30682)
- 部(30339)
- 创(28386)
- 国家社会(28088)
- 性(26850)
- 期刊
- 济(137490)
- 经济(137490)
- 研究(79169)
- 中国(53421)
- 农(34708)
- 财(33910)
- 管理(33244)
- 科学(30238)
- 学报(29851)
- 融(28667)
- 金融(28667)
- 教育(27383)
- 农业(23412)
- 大学(22827)
- 经济研究(22327)
- 业经(21787)
- 学学(21364)
- 技术(21291)
- 财经(18542)
- 问题(17205)
- 经(16158)
- 贸(13780)
- 技术经济(13007)
- 国际(12666)
- 世界(12652)
- 资源(11878)
- 业(11692)
- 商业(11340)
- 经济问题(11233)
- 统计(11175)
共检索到382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群
一、序言湘江是湖南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水系重要支流之一。纵观我省地域经济,目前发达和较发达的经济重心,几乎都分布在湘江沿岸。湘江犹如“一根银线穿珍珠”,把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五大工商业城市紧密地串联在湘江沿岸经济带。湘江流域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全省的主要农业区和工业中心,使其成为湖南乃至长江大流域范围内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社科联桂林地区行署课题组
一、资源概要资源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农业是通过人们劳动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来生产各种食物的部门,其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相互交织,其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三大类。湘江流域广西段的农业资源,通过纵横向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社科联·桂林地区行署课题组
6、流通梗塞,产销脱节,积压严重。(1) 种类、品种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能力低。我区在全国来说,农业最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是水热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发展早晚熟品种的条件。柑桔作为典型的亚热带水果,全国已迅猛发展,我区中熟品种,无论是果品质量还是运输距离都赶不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中亚热带大省。晚熟品种,由于保鲜技术的普及化,我区的优势也已逐步失去,现在唯有早熟品种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苏斌
湘江作为天然的纽带,将永州、衡阳、长沙、岳阳等历史文化名城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湘江流域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存在着建设性破坏、场所特性消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而实现名城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经营、公众参与、区域合作、差别定位、旅游兴城等为湘江流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湘江流域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开发 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桂发
近年来,在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对外投资增多等作用下,在各国经济日益趋向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竞争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许多学者提出建立包括日本、朝鲜南北双方、中国东北及北部沿海地区、苏联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在内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区”的构想。 一、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1.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推动东北亚经济圈的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珊 颜智勇
针对长沙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搞好湘江流域长沙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湘江 长沙 水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志贤 李佳喜
本文以湘江水质和水文数据为基础,首次结合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引入补偿标准系数,以湘江流域所在区域为例进行生态补偿资金测算,提出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初步设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湘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提供指导,最终实现湘江流域区域共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志贤 李元钊 李佳喜
充分考虑生态补偿主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科学、公平、合理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是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湘江流域内各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进行界定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补偿系数,对统一的补偿标准进行修正,实现补偿标准的科学、客观、公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希 王克林 祁向坤 李洪斌
以湘江流域地区为例,通过景观指数和生态服务价值当量估算的方法,运用Arc GIS9.0软件与Fragstats3.3软件,提取出湘江流域地区1980、2000、2010年景观类型图,定量分析了湘江流域30年间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通过定量化得出的湘江流域景观类型单位面积生态价值表,计算出1980—2010年湘江流域不同类型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30年里,受人类活动影响,水田与林地景观面积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30年间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下降趋势。2水田与林地斑块数目增加,破碎度增大。旱地景观破碎度下降。其中,水域变化最显著。湘江流域景观整体破碎度增加,优势斑块的连通性下降,景观优势类别对景观整体的控制作用减弱。3湘江流域总体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下降趋势;2000年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较前20年衰退更快,这将给湘江流域地区带来一定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研究认为,需加强规划布局管理,合理配置景观资源,实现湘江流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晓华 赵运林
流域生态补偿是河流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湘江流域水权交接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行政外部性"矛盾,生态补偿可以解决水资源"经济外部性"问题,两者的有机结合的水权交接补偿机制是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设计湘江流域水权交接生态补偿机制,还需要针对湘江流域特点,在界定交接点的基础上找准水权交接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与方式,才能有效运作。
关键词:
湘江流域 水权交接 生态补偿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吴荆 蔡宏宇
基于2011-2018年湖南湘江、资水、沅江和醴水流域数据,运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湘江流域“河长制”的生态环境治理效应。结果显示:河长制对湘江流域内水污染的质量改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河长制政策对于河水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动态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河长制除直接影响河水质量外,还通过推动流域内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能源结构调整间接降低了河水的污染程度,改善了水体质量。
关键词:
河长制 湘江流域 政策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章润,俞明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是我国开发较早、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经济起飞的重要依托。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长江的联合开发,首先必须进一步认识本流域的基本特征,探索联合开发的基本思路。有了正确的基本思路,我们才有可能科学地确立总目标、总格局、总模式,才有可能抓住最关键的环节,不致被眼前的、局部的利益所牵动而失去章法。本文从鸟瞰全流域的角度,谈一些意见,以求教于识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林远 许莹莹 高红贵
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估,能够研判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而有效改善生态补偿机制。文章构建多层次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岳阳市、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与永州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熵权法定量评价水源地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效益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随着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进,2015—2018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逐年上升,仅在2018—2019年略有下降,其中社会效益得分与经济效益得分均高于综合效益得分,而生态效益得分则低于综合效益得分。(2)长沙市综合效益得分最高,永州市次之,湘潭市与岳阳市最低,长沙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3)2015—2019年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态势。(4)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政府企业与公众参与以及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是提升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云波 张勇 袁开国 赵会丽
从经济、产业、社会和资源四个方面,构建湘江流域县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选取1991和2008年为研究截面,对湘江流域县域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县域发展动态类型,分析其变化特征,揭示其格局变化的影响机制。依据2008年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和1991—2008年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变化,将湘江流域县域划分为高水平增长、高水平下降、一般水平增长、低水平增长、低水平下降等15个基本类型。1991—2008年,湘江流域县域发展水平变化各异,随时间变化,县域发展水平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空间分布趋向集中。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基础、特色产业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是影响县域发展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湘江流域不同类型县域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县域 发展水平 类型 湘江流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