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1)
2023(9854)
2022(8229)
2021(7525)
2020(5934)
2019(13613)
2018(13368)
2017(24975)
2016(13006)
2015(14894)
2014(14858)
2013(15102)
2012(14760)
2011(14032)
2010(14144)
2009(13173)
2008(12884)
2007(11368)
2006(10700)
2005(10277)
作者
(39252)
(32744)
(32642)
(31142)
(21248)
(15550)
(14681)
(12672)
(12643)
(11677)
(11602)
(10779)
(10739)
(10685)
(10444)
(10147)
(9772)
(9484)
(9346)
(8873)
(8611)
(7953)
(7892)
(7669)
(7450)
(7446)
(7110)
(6955)
(6638)
(6508)
学科
(85506)
经济(85438)
管理(31805)
(29543)
中国(26475)
方法(25025)
地方(24366)
数学(22225)
数学方法(22142)
(20543)
企业(20543)
(18786)
业经(16276)
地方经济(15535)
(15235)
贸易(15221)
(14707)
(13640)
(13067)
(13027)
金融(13027)
农业(12894)
(12661)
银行(12653)
(12600)
(12495)
环境(12095)
(11539)
发展(9715)
(9690)
机构
大学(202211)
学院(201623)
(104083)
经济(102417)
研究(83378)
管理(70225)
中国(64991)
理学(58286)
理学院(57518)
管理学(56894)
管理学院(56492)
科学(45159)
(44864)
(44282)
(42556)
研究所(38110)
中心(35285)
经济学(34687)
财经(34458)
(31370)
经济学院(30921)
(30419)
(30162)
北京(30099)
(29395)
(28067)
师范(27858)
科学院(25846)
财经大学(25329)
(24326)
基金
项目(122029)
科学(97159)
研究(93019)
基金(89703)
(77546)
国家(76931)
科学基金(64844)
社会(63494)
社会科(60418)
社会科学(60409)
基金项目(45725)
(44754)
教育(40943)
(38101)
资助(37417)
自然(36877)
自然科(35993)
自然科学(35984)
自然科学基金(35370)
编号(35221)
(33773)
成果(29706)
发展(28527)
(28515)
重点(28131)
(28075)
国家社会(27911)
中国(26692)
课题(26176)
教育部(24873)
期刊
(128682)
经济(128682)
研究(74339)
中国(47136)
(31167)
(29711)
管理(29451)
科学(27484)
学报(26612)
(24201)
金融(24201)
经济研究(22547)
教育(21375)
大学(21011)
农业(20645)
学学(19556)
财经(18873)
业经(18387)
技术(17938)
问题(16943)
(16593)
(15549)
世界(15034)
国际(14563)
技术经济(12164)
(11552)
经济问题(10657)
统计(10093)
经济管理(9657)
商业(9454)
共检索到338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希魁  李志刚  
试论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经济发展道路任希魁李志刚如何处理军事经济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江泽民明确指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诸大建  钱斌华  
本文通过对中国到2020年发展的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同时指出,实现C模式的发展,要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现代化三方面来进行,这其中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缪建平  
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缪建平思索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走什么样道路,首先要看清跨入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大背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跨入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将出现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和对外经济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波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建立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绿色生态链条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由于循环经济的建设必然会深刻影响和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与价值观念,因而应根据中国国情,动员全民自觉参与,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以保证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忠成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中国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量少、基础设施不足等原因 ,决定了中国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运作模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边发展边治理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互动的确立是这一运作模式的关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忠成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对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且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作了全面的剖析,在总结和提炼国家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运作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尤逸萍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许多特殊困难。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产、低碳排放的战略目标,应该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和产品环保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准入机制与优惠政策;改革创新银行金融政策,向低碳经济技术投资倾斜;利用信托合同解决众多乡镇小企业节能减排难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萍  康世瀛  
在对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与有限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之间的矛盾进行描述后,文章对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解决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时勤  张晋锐  
本文认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耕地占用过多,资源浪费严重;(2)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较差;(3)政府职能不清,城市规划不落实。作者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的原则,一是要转变城镇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其规划、协调与服务功能;二是要建立严格的耕地占用审批制度,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三是建立合理高效的小城镇投资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文  
1978年开始的改革,使我国农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世界各国的农村发展,都有一些共性,如都由自然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单一的农业逐步发展为和加工、流通相结合的综合经营;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在社会经济中占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福忠  单永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文革  孙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显示出中国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性,其结构演化与创新需要系统地进行研究,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模式相比呈现明显的差异,值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借鉴。在系统评述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阐明了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本质和演化逻辑,并围绕构成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维度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的混合经济模式、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模式、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模式、多元要素供给与综合优势模式和渐进式全方位开放经济模式,以此清晰勾勒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鲜明特色和独特竞争力,澄清了一些西方学者及各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误判与否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季任钧  范磊  
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试论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季任钧,范磊年复一年的"民工潮",潮来潮往。在经历了1995年春节再次巨大的潮涌之后,留下的不仅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思考,更有对中国城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未来城镇化是以农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柳思维  
一、确立新的市场经济观念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现实表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一回事。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而是一种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交换过程为特征的一种社会化生产形式,是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生产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是否搞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经济制度社会属性的标志,更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正如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指出的: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