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0)
- 2023(5126)
- 2022(4345)
- 2021(4264)
- 2020(3599)
- 2019(7990)
- 2018(7877)
- 2017(14894)
- 2016(8533)
- 2015(9444)
- 2014(9617)
- 2013(9389)
- 2012(9181)
- 2011(8298)
- 2010(8615)
- 2009(7959)
- 2008(8632)
- 2007(7899)
- 2006(6938)
- 2005(6425)
- 学科
- 济(32642)
- 经济(32587)
- 管理(23813)
- 业(22556)
- 企(18902)
- 企业(18902)
- 方法(15346)
- 数学(12729)
- 数学方法(12431)
- 学(11044)
- 财(9288)
- 中国(8632)
- 农(8172)
- 制(7334)
- 理论(6810)
- 业经(6621)
- 银(6228)
- 银行(6203)
- 务(6143)
- 财务(6128)
- 财务管理(6111)
- 融(6065)
- 金融(6064)
- 行(5903)
- 企业财务(5798)
- 贸(5625)
- 贸易(5621)
- 易(5441)
- 农业(5279)
- 技术(5104)
- 机构
- 大学(133277)
- 学院(129425)
- 研究(48010)
- 济(46105)
- 经济(44950)
- 管理(43246)
- 理学(36904)
- 理学院(36314)
- 中国(35392)
- 管理学(35230)
- 管理学院(34976)
- 科学(32754)
- 京(29300)
- 农(26908)
- 所(26596)
- 研究所(24296)
- 财(23894)
- 农业(21533)
- 业大(21528)
- 中心(21217)
- 江(20812)
- 范(19274)
- 师范(19008)
- 财经(18974)
- 北京(18345)
- 经(17174)
- 院(16886)
- 州(16496)
- 师范大学(15496)
- 省(15269)
- 基金
- 项目(83955)
- 科学(64974)
- 基金(61517)
- 研究(56351)
- 家(56004)
- 国家(55550)
- 科学基金(45707)
- 社会(34906)
- 社会科(32939)
- 社会科学(32927)
- 基金项目(31925)
- 省(31645)
- 自然(31406)
- 自然科(30738)
- 自然科学(30722)
- 自然科学基金(30171)
- 划(27950)
- 教育(26682)
- 资助(26098)
- 编号(21239)
- 重点(19586)
- 成果(19165)
- 部(18741)
- 发(16881)
- 计划(16802)
- 创(16714)
- 科研(16610)
- 性(16303)
- 创新(15765)
- 课题(15620)
共检索到197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骆扬
传统的观点认为春秋笔法是孔子设立褒贬的标准,是一种历史书写主观意识的体现。然而《春秋》的书写中本就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反映客观历史的,即曾经发生过的史事;二是反映主观意识的,即书写者的主观判断。历史文本是主体(书写者)与所记录客观对象(史事)结合的产物,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春秋》对史事的记录是经过判断的结果。而史官(孔子)的判断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史实的认定,即客观史事首先要经过史官主观的分析与决断,是书写者所认定的客观真实,但其认定的事实受礼法传统的影响,要理解他们对客观真实的认识不应超越那个时代的意义体系;二是史官的书写规则,即把经过分析认定的事实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这也在长期的历史传统中客体化为春秋笔法,是那个时代历史观念的一种客观体现,在史官传统及主体间的相互认同中不断得以固化和加强,是历史真实赖以存在的条件。在《春秋》的书写中,史官并非不注重历史记录的客观真实性,但他们试图通过凸显自身主体性的方式更好地展示心中的历史之真。这种主观意识来源并受限于客观存在的历史传统,其背后体现了时代的客观合理性。所以,春秋笔法是一种书写客观历史之真的特殊总结。
关键词:
《春秋》 春秋笔法 历史书写 客观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志远
中国古代戏曲批评中具有浓郁的"春秋笔法"思维特征。首先表现在"春秋笔法"对戏曲创作批评观的深层影响,即戏曲作家进行创作时抱持意欲效仿《春秋》创作戏曲作品,且把戏曲作品视为"信史"。其次表现在对戏曲批评实践和批评语汇的影响,即在戏曲批评中大量采用"春秋"字眼和在戏曲批评中"春秋笔法"语汇的化用。同时,古代戏曲批评家也认识到了这种戏曲批评思维的局限性。
关键词:
戏曲批评 春秋笔法 批评形态 思维特征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庆云
自虞舜而至西周,古诗作为讽语的载体存续千余年。春秋时期,周王权衰落而至礼崩乐坏,孔子笔削鲁国旧史作《春秋》,创建春秋笔法寓存微言大义而成为教化新文本,将弦歌讽喻之声的古诗讽语功能,演化为"属辞比事"之文章修辞。"属辞"强调以辞意统领事件记述的视角、情节与详略的取舍;"比事"重在事件类情之比,以及连类生情之比。在聘问歌咏衰亡之后,春秋笔法成为讽语的载体,开启文章修辞学之滥觞。
关键词:
春秋笔法 讽语 属辞比事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育荣 沈昭林
道南学派是程朱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朱熹编纂《二程外书》率先使用“吾道南矣”对杨时进行刻画,在程朱理学权威确立后,形成杨时传罗从彦,再传李侗,终传朱熹的典范叙事。道南话语最初作为朱熹对学术师承的追溯,是其建构出的道统之传;程朱后学秉持朱子学立场,以认可道南学派对道统的传承为前提,将学术师承转化为道统谱系,赋予其卫道护统意义。伴随士人民间化的扩展与儒学道统之争的激化,道南学派也被学者缔造为地域文化的代表,从承洛启闽的学术桥梁演变为闽学开山。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邵毅平
所谓“《春秋》笔法”(也说“春秋笔法”),是指一种“寓褒贬于记事”的写作手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回避了明确的褒贬之词,而在“微言”之中流露出“大义”,让人们自己去揣摩、体会作者的倾向性。这种写作手法据说一开始主要用于历史著作《春秋》,后来广泛地用于一切需要表达作者倾向性的文史作品,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有很深远的渊源和影响。
关键词:
《春秋》 《春秋》笔法 孔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琴 张维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小龙
科举是《明实录》书写的重要内容之一。实录文本中的科举呈现出多样史相,比如皇帝是科举运行的主角、一些重要科举史事的缺失、科举是历史人物书写不厌其烦的素材。这些史相与史实之间存在着某些距离与关联,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实录实际编修群体的科举出身构成情况使然。实录实际编修群体出身科举者超过84.38%,科举的洗礼促使他们在修史过程中努力凸显"吾皇"的英明伟大,践行了儒家伦理思想、尤其是忠君思想;魂牵梦萦的科举情结则是他们笔下科举荣耀图景的重要驱动力。此外,政治态势也影响着史官们对科举的历史书写。要之,《明实录》书写的
关键词:
《明实录》 科举情结 历史书写 撰述意图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江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财政状况,许多国家都存在着财政不平衡,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财政不平衡性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我们国家,人们对财政不平衡,特别是财政赤字,仍然有些谈虎色变.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澄清财政不平衡的客观性.认清了财政的客观不平衡性,有利于政府制订出正确的财政政策和相关的经济政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朋
历史解释不仅是史学理论的中心问题,也是课程史书写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澄清历史哲学中关于历史解释的争论,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史中的历史解释问题。为了能够具体分析课程史中的历史解释问题,本文选取了两本经典的课程史著作为分析案例,以此为基础,探讨课程史研究是如何运用假设与解释框架、如何处理历史的真实与逻辑一致性的关系以及在历史事件的关联中如何进行历史解释等问题,以期对怎样通过历史解释呈现课程史的意义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关键词:
课程史 历史解释 坦纳 克利巴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罗福凯
事实上,早在2007年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实施之前,已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废除《通则》的见解,主要理由在于:(1)《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关税法、《公司法》等法规内容重复较多;(2)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与计划经济制度下"财政管理财务、财务管理会计"的体制相适应;(3)《通则》的宗旨有悖市场经济,国家统一的财务规则将限制企业资本保全的灵活性,违背市场化原则;(4)《通则》缺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庆石,马怡宁
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统计指标的两种基本属性。从统计指标的生成过程看,一方面,统计指标是由具有不同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以及各种不同思想风格的经济统计理论工作者经抽象思维和逻辑概括而形成的;另一方面,统计指标不是人们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对客观现实过程的概括和抽象,是对现实的逼近。因此统计指标一生成就具有两种特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一、统计指标的主观性统计指标的主观性是指统计指标生成和测量过程中因渗入人的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长健
作为国内抽水蓄能最大的专业化公司,自成立以来,新源公司快速发展,成为了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支撑。在蓄能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门户网站新闻为主体的新源新闻事业同步发展,新闻受众涵盖了7000余新源系统员工以及国网系统员工与社会公众。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在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展示广大员工奋发有为精神风貌、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发挥出较好作用,向社会公众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以荣
会计准则的主要作用是统一会计人员的行动,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统一性、公认性、客观性,普遍性和超前性。这里客观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会计准则作为一种标准,它告诉人们(会计人员及相关的人员)如何工作,并为评价会计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即既是指导和制约会计工作的标准,又是对会计工作进行评价的标准。作为一种管理机制,会计准则应当是保障和促进会计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制约力量,推进会计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这里,会计准则的客观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它是使会计准则起到以上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