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677)
- 2022(676)
- 2021(753)
- 2020(488)
- 2019(1102)
- 2018(1067)
- 2017(1805)
- 2016(1069)
- 2015(1352)
- 2014(1174)
- 2013(1044)
- 2012(921)
- 2011(964)
- 2010(1025)
- 2009(840)
- 2008(933)
- 2007(823)
- 2006(869)
- 2005(883)
- 2004(790)
- 学科
- 人口(4239)
- 中国(3549)
- 济(3261)
- 经济(3246)
- 教育(2904)
- 思想(2098)
- 国人(1987)
- 中国人(1940)
- 政治(1937)
- 思想政治(1791)
- 政治教育(1791)
- 治教(1791)
- 管理(1780)
- 德育(1776)
- 业(1743)
- 学(1490)
- 农(1331)
- 问题(1221)
- 研究(1169)
- 制(1068)
- 企(1032)
- 企业(1032)
- 农业(1011)
- 理论(893)
- 史(861)
- 策(825)
- 财(813)
- 人口问题(810)
- 方法(806)
- 地方(796)
- 机构
- 大学(16814)
- 学院(15798)
- 研究(6942)
- 济(5964)
- 经济(5812)
- 中国(4556)
- 所(4103)
- 管理(4076)
- 京(3879)
- 科学(3791)
- 研究所(3564)
- 范(3357)
- 师范(3348)
- 财(3338)
- 理学(3249)
- 理学院(3178)
- 管理学(3078)
- 管理学院(3034)
- 江(2819)
- 师范大学(2680)
- 北京(2679)
- 中心(2634)
- 财经(2632)
- 社会(2441)
- 经(2348)
- 州(2315)
- 经济学(2176)
- 院(2094)
- 科学院(1980)
- 教育(1952)
共检索到28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远
每个历史时期都存在人口问题,也有相应的人口思想。在丰富的人口思想中,哪一种思想是其主流思想,这种主流思想发生过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与影响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因为只有主流人口思想才能最真切地反映某个历史时期的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敏如
人口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对于人口问题都十分重视。如齐桓公除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并把大批“未尝御”的宫女遣散出宫嫁人,以广生殖外,还加强了人口的管理;越王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艾振 牛秀明 孙思宇
先秦时期的陆运以制度建设最为惊艳,水运则以运河的开凿为最大看点。上一期我们简单介绍了道路制度建设的内容,本期我们着眼于后者,与大家共同探讨开始于春秋时期的,我国第一波大规模人工运河的修建壮举。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伍子胥 人工运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钢 朱宏斌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 ,为土地市场的萌芽创造了诸种条件 :以铁器畜耕为标志的农业生产力革命以及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 ,为其产生提供了核心动力与经济前提 ;土地私有化的发展 ,则是土地市场萌芽的制度基础 ;七国变法运动 ,从法权角度开启了土地准许买卖之首端 ,又为土地市场之萌芽提供了法律保障。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土地市场 萌芽 历史前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秀智 高赫 吴铮子
研究目的:依托多源流理论和国家视角,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及其驱动因素,并依据现代性为当代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历史制度分析、定性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理论层面,铁制农具、灌溉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冲击既有的宗法分封与井田制,引致“礼崩乐坏”与诸侯纷争,以土地私有化和实物地租为核心的改革激活农业生产并提升国家能力,服务于战争导向并推动了大一统国家的建设。实证表明,“公族斗争—现实主义—经济主张—社会生产”是推动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4个核心动因,土地制度改革是生产矛盾推动意识形态变革实现经济目标的产物,核心作用是使生产关系重新与生产力相匹配,其驱动由春秋时期的合法性转向战国时期的自主性,以中央集权为极重要动力。研究结论:土地制度改革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结构改变的必然结果,源于国家主导的多源流驱动,必须有效发挥国家力量,识别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变迁逻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立华
春秋战国兵家经济思想论述李立华兵家渊源极古,班固谓其“盖出于古司马之职。”①然其名列《诸子略》“十家”之林,却晚在春秋战国之际。这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春秋以降,由于铁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成长以及封建性...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德富
战国时期,关于工商业者的税收主要有关市之赋和山泽之赋。本文利用各类古文字资料,并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对关市与山泽之赋的具体内容、关市与山泽之赋的纳税方式等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昌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诸侯并起,春秋五霸,中原争雄,东周衰微,社会演化。士农工商各有分业,井田制逐步瓦解。此时期推动税制变革的动力是诸侯之间的战争。天下土地由各诸侯国分给庶民,实行"履亩而税",即按亩征税。自此,劳役税变革为实物税。公元前685年,齐相管仲为振兴齐国,率先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根据土地肥瘠差异征收不同数量的赋税,肥地多征,瘠地减征。此乃历史上首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木茅
春秋战国之际,各国君主普遍呈现君位不稳、异常退位率高的特点,君权稳定性与政治结构以及权力集中程度之间的关系凸显出来。当时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制解体、以非血缘为特征的郡县制建立,在此过程中,君主权力受到极大挑战,出现结构性失权和功能性失权。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原有的多元利益共存的空间政治格局向单一的定于一尊的平面政治格局转变。战国时郡县制、官僚制逐渐建立,虽然君主控制力出现暂时性增强,但是由集权而带来的权力悖论(权力越集中越脆弱)却是君权无法摆脱的困境。
关键词:
结构性失权 功能性失权 权力悖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俞志慧
论文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分析落实了春秋战国之交越国会稽山诸城、石塘、槜李等四十多处军事地名的目前位置;勾画了允常时期、句践败亡时以及后者从吴国放还时越国的不同边界,认为句践灭吴以前,越国在不同时期的疆界大体稳定,特别是北边与吴国的交界线基本停留在大槜李区域;考察了吴越争霸时期吴越间三次标志性的战争:吴王阖闾战败的槜李之战、越国十年生聚之后的首战吴都南郊姑熊夷之战以及越国灭吴的关键之战笠泽之战;纠正了文献记载与传注的某些错误;落实了槜李之战与姑熊夷之战的地点;考释出《越绝书》中的"会夷"即现在的杭州湾。因此推断,公元前482年,越国的军队规模不少于四万九千人,到公元前473年灭吴时,其军力又有了较大增长。
关键词:
越国军事地名 疆界 军事规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德富
战国时期,国家的官营手工业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部分。地方的官营手工业主要包括三类:市所辖的手工业;县营的官手工业;地方的盐铁官。从战国时期的陶文、漆器文字等古文字资料看,这三类官营手工业除了为国家从事生产之外,还从事一些面向民间的商品生产。这类产品主要是陶器、漆器、盐铁等与一般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这部分职能到了西汉中期以后已经衰落。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地方官营手工业 商品生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守军
春秋时期的赋役思想东北财经大学张守军春秋时期(前770-前476)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奴隶制的井田制开始瓦解,出现了新的封建上地占有关系。一些占有大量土地(包括私田和井田)的贵族和平民开始把土地租给奴隶耕种,收取地租,从而出现了新的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平 孙瑜
翻转课堂、交互式教学模型的发展与应用对当今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重构与逐步完善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之《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为例,在阐述课程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从基于网络视频的课前自主学习、基于角色高频切换的课堂互动学习和基于知识沉淀的课后固化学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重庆理工大学ASDT课程基于春秋战国教学情景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最后从教学情景、教学知识、角色扮演和移动课堂方面描述了应用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价值。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平 赵化
文章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研究对象,在对课程中融入的Power Builder开发技术、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管理会计和春秋战国背景等主题的知识要点梳理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图谱,梳理了春秋战国翻转课堂的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并分析了可视化展现知识点、构建翻转课堂智能问答系统等应用,以期为知识图谱在新型教学模式下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翻转课堂 教学内容 会计信息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平 张敏济
云会计、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对会计信息化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之《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为例,在阐述春秋战国翻转课堂课程背景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设计了基于CDIO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课程模式。并从应试模式到探索模式、从单一知识到综合能力培养、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三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设计的价值,以期为会计信息化翻转课堂课程改革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战国秦汉时期学派的思想与教育价值研究——评《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问题研究》
基于SPOC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应用——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模式中的知识转移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基于人工智能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知识库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成效金字塔应用——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基于春秋战国翻转课堂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基于知识流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知识获取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大数据下春秋战国翻转课堂形成性教学反馈探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基于机器学习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基于项目管理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