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4)
2023(6720)
2022(5682)
2021(5015)
2020(3864)
2019(8710)
2018(8489)
2017(15903)
2016(8485)
2015(9389)
2014(9440)
2013(9355)
2012(9211)
2011(8623)
2010(8892)
2009(8192)
2008(8165)
2007(7379)
2006(7040)
2005(6724)
作者
(26457)
(21957)
(21914)
(20548)
(14133)
(10539)
(9800)
(8476)
(8463)
(7985)
(7558)
(7413)
(7270)
(7167)
(6877)
(6763)
(6533)
(6435)
(6372)
(6293)
(5702)
(5500)
(5252)
(5112)
(5024)
(4984)
(4937)
(4909)
(4518)
(4367)
学科
(44165)
经济(44127)
管理(24754)
(21846)
地方(17710)
中国(15904)
(15686)
企业(15686)
环境(13716)
(12924)
业经(11312)
方法(10356)
地方经济(10190)
(10064)
农业(9039)
(8737)
数学(8306)
数学方法(8241)
(8158)
金融(8158)
(7850)
银行(7842)
(7756)
发展(7404)
(7378)
(7374)
(7326)
(7296)
贸易(7285)
技术(7011)
机构
学院(127951)
大学(124810)
(54979)
经济(53800)
研究(50562)
管理(44911)
中国(38463)
理学(36852)
理学院(36349)
管理学(35849)
管理学院(35602)
科学(30606)
(28591)
(26455)
(24318)
研究所(23662)
中心(22294)
(22011)
(21532)
(19691)
师范(19513)
北京(18843)
(18443)
财经(18273)
(17929)
业大(17208)
(16819)
经济学(16505)
农业(16497)
(16367)
基金
项目(79067)
科学(62205)
研究(60518)
基金(54684)
(47415)
国家(46961)
科学基金(39799)
社会(38932)
社会科(36900)
社会科学(36893)
(32922)
基金项目(28396)
(26751)
教育(26057)
编号(24688)
(24449)
自然(23575)
自然科(22730)
自然科学(22721)
自然科学基金(22276)
资助(21965)
成果(20256)
发展(20066)
(19704)
重点(18318)
课题(18308)
(16462)
(16381)
国家社会(16099)
创新(15356)
期刊
(73119)
经济(73119)
研究(43515)
中国(33306)
(21762)
管理(18381)
科学(18374)
学报(18348)
(17595)
教育(17383)
农业(14917)
(14836)
金融(14836)
大学(14060)
业经(13824)
学学(12980)
技术(11826)
经济研究(11242)
问题(9496)
财经(9196)
(8005)
(7629)
资源(7466)
图书(7456)
(6822)
(6728)
论坛(6728)
世界(6714)
技术经济(6660)
商业(6602)
共检索到216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曾玲  
一 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 自然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生存的各个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必然影响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速度和发展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他们所处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明确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过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福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部,西北依山,山地丘陵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5%,河谷平原仅占5%,素有“东南山国”之称;东南濒海,海岸线曲折度高于东南沿海各省,总长度占全国海岸线的20%左右,海岸各河流的入口处多呈三角或三角港,自北而南形成沙埕、三沙、罗源、马尾、福清、兴化...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曾玲  
明清福建的民营手工业,几乎遍及各行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和主导的地位。这一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外向型”生产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民营手工业的生产关系产生影响,并引起其不同程度的变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清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徐建青清前期手工业行业门类众多,各行业发展状况不同,有关的数字资料又相当有限,要求对清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作出精确估计,可能是不切实际的。但传统手工业到清代发展到成熟阶段,也是它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传统手工业因其吸收劳动力量大、服务面广的特点,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缺乏对手工业应有的重视,劳动就业部门轻视手工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教育部门也忽视对手工业职业人才的培养。鉴于此,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和促进手工业的发展,把手工业职业教育作为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重点,职业学校应将手工业领域作为学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并贴近市场积极开设手工业专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论明清福建会馆的多种形态王日根如果说宋元以前福建主要以人口移入为主,那么明清时期的福建则显示出人口大量流出的景象;如果说在人口流入中家族是人们建立新居地的纽带,那么在人口流出中会馆则成为人们开拓其事业的基地。正是通过会馆,福建人流向北方、流向内地、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明文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华夏神州沧桑巨变。但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占全国人口总量近七成的农民的收入增幅已连续6年下滑,“九五”(2.89%)比“八五”(8.92%) 降了6个百分点。这67万个行政村小康的实现无疑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着决定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已成重中之重。不仅要求税费征收、户籍管理、土地流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晓波  
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基础、民族文化等具有特殊性,在实现从传统农村向现代社区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呈现新时期特点。民族地区乡村通过发展特色手工业实现乡村社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成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式。以云南大理周城村为例,通过周城特色手工业(扎染)的分析,从促进社区发展的动力源、组织社会化、功能整合的维度对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特色手工业作发展社会学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文嫮  桂亚娜  
笔者借鉴经济社会学"关系嵌入"视角,分析人文环境如何作用于长沙影视企业间联系并由此影响企业发展的状况。基于企业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笔者研究了人文环境影响下企业联系特性与长沙影视企业发展水平的相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特有的人文环境作用下,长沙影视企业之间的联系具有持久度高、强度大、质量高,但多元性较弱的特点。前三个特征对长沙影视企业的发展有正向相关性,而关系多元性对长沙影视企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云红  周洪亮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环境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人文环境的概念作出界定,并着重以重庆为例,从重庆人的人格特征和文化特质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提出铸就良好的城市修养、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打造文化产业规模经济和繁荣城市文化建设的政策性建议,期望能为重庆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承明  
一、涵义和界限“工场手工业”一词译自马克思所称Die 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译为“工厂手工业”,1945年商务版《德华大词典》同。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译《资本论》作“手工制造业”。后马列著作编译局译作“工场手工业”。本文中,“工场手工业”指其经济性质,具体组织依习惯,如绸厂、布厂、磨坊、油坊、机房、铁作、木器作等;类称用“手工厂”。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但雇佣多少人始具资本主义性质,当因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民族历史条件而异。在研究资本主义萌芽时,当时史料多不能区分家属劳动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小溪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发表的吴承明的这篇文章,提出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工业化初期,资本主义家庭劳动或散工制(Putting-out system)颇为流行,就其组织生产来说与工场手工业无异。该文主旨在研究工场手工业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将商人雇主制与包买商作为散工制,并包括在工场手工业涵义之内。 西欧在工业革命前有个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它为西欧的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但只有英国是“自我”完成工业化的,稍晚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有个或长或短的机器大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志龙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家君  张卫星  
通过对河南省16个村的调查分析,指出: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结构、规模、文化素质等存在较强关联,与村域在年内耕地减少量呈现一定相关,尤其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面积有密切关系;河南省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较低,而农户兼业化随着时间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在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中,村域所在县(市)的影响程度大于较大范围的地(市)的影响程度,但地(市)影响程度正逐步加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文因子逐渐增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村域的历史基础也有一定关联。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丁晓红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现状的分析 ,着重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建设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搞好人文环境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