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4)
2023(8155)
2022(6766)
2021(6244)
2020(4853)
2019(11008)
2018(10784)
2017(18851)
2016(10404)
2015(11510)
2014(11571)
2013(11343)
2012(11262)
2011(10746)
2010(11155)
2009(10130)
2008(10221)
2007(9337)
2006(8765)
2005(8383)
作者
(33212)
(27876)
(27814)
(26099)
(17965)
(13286)
(12411)
(10855)
(10785)
(10065)
(9815)
(9424)
(9305)
(9087)
(8909)
(8475)
(8299)
(8129)
(8102)
(8101)
(7452)
(7093)
(6749)
(6590)
(6336)
(6270)
(6251)
(6242)
(5815)
(5618)
学科
(50392)
经济(50338)
管理(25100)
(25015)
(18123)
企业(18123)
中国(18052)
地方(17700)
(14934)
(14770)
业经(12779)
方法(12253)
农业(10539)
(10069)
地方经济(10058)
(9790)
金融(9789)
(9417)
银行(9393)
数学(9354)
(9276)
数学方法(9212)
(8419)
理论(8299)
(8269)
贸易(8257)
环境(8172)
(7944)
(7847)
(7834)
机构
大学(160334)
学院(159589)
研究(65212)
(63107)
经济(61680)
管理(53085)
中国(48040)
理学(43839)
理学院(43087)
管理学(42175)
管理学院(41854)
科学(41084)
(36580)
(35065)
研究所(31748)
(30757)
(29311)
中心(27550)
(26804)
(26732)
师范(26536)
北京(23996)
农业(23949)
(23163)
业大(23132)
财经(22067)
(21763)
师范大学(21482)
(20479)
(19842)
基金
项目(97846)
科学(76141)
研究(72952)
基金(67982)
(59945)
国家(59342)
科学基金(48946)
社会(45349)
社会科(42676)
社会科学(42666)
(39581)
基金项目(35152)
(33481)
教育(33365)
自然(30052)
编号(29660)
自然科(29316)
自然科学(29306)
自然科学基金(28767)
(27825)
资助(27048)
成果(26158)
重点(23112)
课题(22639)
发展(22337)
(21928)
(20840)
(20368)
创新(19049)
(18299)
期刊
(85279)
经济(85279)
研究(54483)
中国(39950)
(30420)
学报(27978)
科学(25768)
教育(25460)
管理(21669)
农业(21064)
大学(20665)
(20563)
学学(18888)
(17656)
金融(17656)
业经(14847)
技术(13482)
经济研究(13044)
财经(11225)
(10824)
问题(10586)
图书(10402)
(9722)
世界(8754)
(8490)
论坛(8490)
(8336)
现代(8185)
(8046)
科技(7893)
共检索到267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武玉环  
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经过早期传播、中期发展、后期日本儒学形成这三个阶段,使封建时代的日本儒学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日本统治阶级治国的基本思想并逐渐被日本社会各阶层人们所接受,成为日本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儒学还对日本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及日本国民的道德观念、民族性格形成方面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儒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日本历史上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巩固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成为尊王攘夷论的先声和日本民族精神的重要思想来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家宾  
马列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 ,使中国人民觉醒团结起来 ,在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变化 ;我党的基本理论发展成为毛泽东思想 ,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党的基本理论发展成为邓小平理论 ,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在中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标志着我党的基本理论发展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后 ,又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将使中国更加强大起来 ,将在我国发生改天换地的变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大鸣  
从历史脉络来看,云南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区域社会。历史上,尤其是元明清时期,大量的移民来到云南,渐形成今天的“云南人”。云南移民脉络背后,与之并行的是儒学发展脉络,云南的移民史,即一部云南的儒学发展史。元代的规模性移民,使得云南儒学整体性生长;明代持续的移民,云南“汉多夷少”的格局得以形成,云南儒学得以扎根;清代移民规模最大,云南儒学呈现枝繁叶茂的势头。厘清云南移民与儒学发展的关系,也即可以解开云南各民族如何融入中华民族的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认为日本在经济近代化之前,民消费需求总体上呈现缓慢增长的变动趋势,费水平和消费层次有轻微上升,费结构有所改善,达到日本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最高水平。种状况源于18 世纪以来日本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际工资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江户时代日本知识分子与古代不同,他们对儒学既虚心学习吸收,又采取理性的态度进行批判与改造。他们并不是全面否定中国儒学,对孔子、孟子学说基本上是持尊崇态度,对宋明理学则大力加以批判,而这种批判,既不限于宋儒,亦非儒学本身,而是儒学中的"臆度之见"和"支离破碎、细末无用之事"。日本知识分子注重实践,趋于实用,也即是他们所说的"益"是否有无,成为判断一种学说的标准和价值取向。他们吸取中国儒学之精华,却除其糟粕,最终使中国儒学日本化。他们自身亦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国亮  卢展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禹新荣  陈湘舸  
从文化经济、未来社会、人本世纪及"环境"时代诸经济和非经济方面探讨和阐述文化产业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性,并对文化产业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做出新的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天保  
"东亚儒学圈"已是国际儒学研究的焦点。受其影响,寻求儒学文化力的比较优势,已是中国华南及中东部地区调整发展战略的新主题。西南民族地区的儒学建构及其文化力功能相对滞后,亟待深入。就广西而言,重新考察"南传儒学",既是提升区域文化力的必然内容,更是"朝向东亚"、增进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乔好勤  
秦汉以来,岭南成为一统中国的组成部分,设教立学,邦俗从化,儒学渐启。两汉之交,出现了儒学名家陈钦陈元父子,成书《陈氏春秋》及其《训诂》两书。至汉末三国间,岭南儒学一时繁荣,不但出现了以士燮和虞翻为代表的儒学研究者群体,而且出现了诸多儒学著作,为岭南学术研究和文献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基于儒学智慧理解课程意味着走出德性与创造性的二元对立,把课程的本质理解为"道德创造性"。儒学不仅是一种价值观,还是一种方法论。至宋明理学发展到极致的"体验形上学"既可成为一种课程研究的方法论,也可成为一种课程开发与教学的方法论。这意味着"课程即分享"的中国传统课程观可以在21世纪显露生机。而儒学精神的寻找与重建需要走向日常生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焕  
儒学是二千多年前出现在中国的一种学问。这种学问不仅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成为社会思潮,而且影响到后来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成为统治阶级的“官学”。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跨出古老的万里长城的故乡,在日本、朝鲜、新加坡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儒家思想的印迹。二千多年来,崇儒的朝代很多,批儒的也不乏其人,但褒它也好,贬它也好,儒学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当今世界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景林  云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日本早期的教育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深受中国儒学的影响。以圣德太子、中江藤树和贝原益轩为代表的教育改革的倡导者、教育理论的实践者和教育思想的探索者通过宣传、解读和应用中国的儒家经典,并按照中国儒家思想修正、完善自己的教育学说,成为日本早期的儒学教育家。他们不仅代表了日本早期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也为日本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成琦  
论日本国有企业体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吉林大学日本所白成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体制,对其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和相对稳定,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局限性和弊端也日益突出,甚至对其体制本身的存在价值,也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敬胜  胡戎飞  
儒家经典中的"人与天"、"义与利"、"修己与安人"、"经与权"、"文与武"等思想,都体现了对称思维的观点,其对称思维方式对现代企业管理能提供积极的启示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